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育者主体,其素质状况直接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问题的研究涉及很多方面的理论内容和实践课题,文章着力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目标,并从和谐角度对此问题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2.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教师作为教育的传播主体,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有必要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审视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的影响,对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进行探讨,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江洪明 《文教资料》2009,(21):225-227
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当今中国社会,从红色文化的视角来审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充分利用古今中外红色文化资源,实施红色教育,对于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大学生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切实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间性教学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等院校传授思想政治知识的主要形式和阵地,它在大学生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否取得实际的效果关键在教师.文章主要以教师主体素质为切入点,从内涵、教师因素和教师队伍建设三个方面,来浅析如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目前,"90后"大学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的教育对象。如何把握"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发挥政治理论课主体育人功能,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目前政治理论课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接受倦怠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接受的视角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出现大学生接受倦怠,原因在于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大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以及教学内容的生活性等三个方面的不足.接受理论启示我们,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大学生接受倦怠问题,需要和谐整个社会的信息接受环境,拓展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期待视野,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从传播学角度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教师作为教育的传播主体,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有必要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审视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的影响,对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进行探讨,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他们必须提高素质,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实效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力求做到以德育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行感人,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9.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具有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统一、正面引导与现实批判相统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10.
论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素质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课堂,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起关键作用.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支重要的力量,其整体的创新素质、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