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凤凰山青水秀,民风淳朴,民族风情浓郁,凤凰苗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备多方面的有利条件,但是在旅游为主的现代化冲击下,封闭的苗寨正走向开放,加之无序开发、恶性竞争及有效管理缺失,这些问题将成为凤凰苗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分析了凤凰苗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并对之提出了解决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西江苗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现状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以来,西江苗寨旅游业在政府主导下蓬勃发展,如何使旅游业发展的势头得以延续,值得我们关注。从旅游增权视角出发,采用田野调查、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西江苗寨社区居民对旅游经济增权、旅游政治增权、旅游心理增权和旅游社会增权的感知进行调查分析,探寻不利于西江苗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因素,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实地问卷、访谈调查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南阳市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及其差异.结果表明:南阳市作为一个新兴旅游城市,南阳市区居民对旅游正面影响的感知明显高于对负面影响的感知,总体上对旅游业持较为理想的支持态度;不同性别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差异不很明显,男性略低于女性;年龄越大,对旅游经济和社会文化影响感知越强;文化层次越高,对旅游经济和环境影响感知越强,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感知越弱;个人收入越高,旅游感知越强.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6,(13):19-20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作为国内最大的千户苗寨吸引着国内外众多游客,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但深层次的民族民俗开发,旅游活动的可持续性一直是制约西江旅游发展的核心要素。基于现状,西江旅游应该朝怎样的方向发展,应采取何种措施加强游客旅游活动的重复性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贵州省西江千户苗寨旅游业发展迅猛,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扶贫效应。从旅游产品、旅游基础设施与旅游服务设施、居民参与旅游人数、居民收益等方面分析西江的旅游发展及扶贫现状。西江千户苗寨存在着旅游产品缺乏特色、社区参与力度小、利益分配冲突等主要问题。为使更多的贫困人口受益,政府应采取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积极引导居民参与旅游、健全利益分配机、重视居民的主体地位等措施,促进西江千户苗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同里镇旅游者旅游感知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同里古镇旅游者基本特征(年龄、常住地、家庭结构)、旅游特征(过夜情况、旅游次数、旅游方式、旅游目的、了解渠道)以及旅游者感知(交通、旅游目的、消费情况、旅游活动、旅游感受)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了性别、年龄、学历、职业等方面的差异,得出的结论对同里镇以及类似旅游地的旅游发展、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以及旅游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10,(1):F0003-F0003
偶里千户苗寨位于贵州锦屏县境中部,距县城15.5公里。偶里千户苗寨由寨欧、寨先、寨霞和皆阳4村组成,集中于偶里大坝及周围,统称“偶里”。偶里千户苗寨现有31个村民小组,计1480多户,6600多人,面积41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8.
《凯里学院学报》2010,28(1):F0003-F0003
偶里千户苗寨位于贵州锦屏县境中部,距县城15.5公里。偶里千户苗寨由寨欧、寨先、寨霞和皆阳4村组成,集中于偶里大坝及周围,统称“偶里”。偶里千户苗寨现有31个村民小组,计1480多户,6600多人,面积41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9.
德夯苗寨的个案表明,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难以操作主要是乡村旅游中各层面的文化冲突,通过更新传统观念、发展民族教育、寻找原生态文化与舞台展演的平衡点等文化调适的方式,有可能让乡村旅游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文化调适的方式入手,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有望从理论层面走向具体操作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西江苗寨旅游业在政府主导下蓬勃发展的同时对西江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对古歌的影响最为明显.追踪西江苗族古歌的变迁历史,剖析西江古歌在旅游开发中的变迁走向,有助于探究挽救苗族古歌的思路,为西江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及西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民族自我认同的方式多种多样,其语言、历史、宗教等都可以成为民族自我认同的文化要素,在湘西苗族社会中,苗歌也成为苗族自我认同的一种方式。本文通过对湖南湘西古丈县翁草村湘西苗歌的研究,力图揭示湘西苗族是如何通过苗歌来实现民族认同的。主要从民族意识,认知结构,民族群体人格,民族社会化特点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2.
湘西骂村建立在乡村熟人社会基础之上,村民们相互之间无论是经济作物还是家底或是性格爱好大都非常明晰。妇女们往往因为自家的农作物和家畜等被偷或是被别人家的牲畜吃掉而骂村。骂村,有一定的技巧和程式,诸如用什么样的语调,自己重视什么,警告什么以及骂村的词汇比较讲究等等。通过骂村,期望确保自己家家人和财产的平安,以及别人家的安分,从而构建邻里和谐。同时,村民们无意中通过骂村形成了一套村际监督、评价和批评的文化机制。  相似文献   

13.
湘西苗族地区普遍流传着多声部民歌,自20世纪50年代初发现后一直受人们关注。湘西多声部苗歌同其他民族的多声部民歌一样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又有很大的区别,在形成与流传、和声构成、织体形式、形态特征等问题方面有特殊性。  相似文献   

14.
用摄影语汇解读苗族服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族服饰作为苗族形象的标志之一,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独特风格,其纷繁复杂的头饰和服装的各种配件均蕴涵着深刻的含义,寄托着苗族人民美好的理想与追求,或颂扬勤劳勇敢,或表现五谷丰登,或反映历史传说,或象征幸福爱情,构成一幅幅情趣盎然的动人画卷.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末,农家乐旅游在国内外得到迅速的发展,保山坝子的农家乐旅游以其较快的速度发展起来,该区农家乐在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魅力,激活了保山旅游业,促进了保山相关产业经济的发展。但由于保山坝子农家乐旅游还处于起步阶段,在经营理念、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基础设施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有待改进,以期达到游客、商家及周边环境“三赢”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6.
三都县原“普安苗族自治区”一带的苗语调查相对薄弱.调查发现,属苗语黔东方言南部土语的甲揽大寨苗语,与苗语黔东方言北部土语相比,在语音和词汇上都具有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数字鸿沟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西部民族地区数字鸿沟的现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逾越数字鸿沟,并就在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怎样缩小“数字鸿沟”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具有苗族血统的沈从文,在其青少年成长和人格趋于成熟阶段,明显受到湘西苗族生活环境和苗族文化传统的多方影响.当后来的沈从文主动以文学方式反映他的故乡题材、以较理性的思维认知和评介本土文化时,湘西苗族文化作为他关照和反映的一个对象就显得十分自然.于是,沈从文通过自己的文章知识评介和文学作品建构,形成了对湘西苗族文化为主打的一种传播行为,尽管这种传播及其贡献在目的性、体系性、丰富性等方面同沈从文的整个文学世界创造与物质文化史研究成果相比较,显得不是特别突出,但对它作出必要的梳理和评价,就沈从文的研究视角而言,仍不失为一种积极的探讨.另外,对民族文化的一大传承前提就是传播,所以,沈从文对苗族文化的传播亦即是对苗族文化传承上的一种贡献,对于这种贡献人们不应忽视.  相似文献   

19.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是来源于生产生活实践,湘西苗族的接龙和接龙舞亦是如此。也是来源于生产劳动与生活习俗。文章首先介绍了接龙的传说、接龙仪式以及接龙舞。最后着重分析了接龙舞的艺术特色,并从舞蹈动作、伴奏乐器与音乐、道具和服饰三方面来进行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苗族服饰丰富多彩,保持着中国传统工艺的织、绣、挑、染等技法,且常在一种主要工艺手法的基础上,穿插其他的工艺手法,从而使这些服饰图案具有花团锦簇、流光溢彩的民族艺术特色。这些服饰图案反映出苗族对自然的原始认识。通过对贵州省罗甸县平岩社区高兰村苗族服饰的调查整理,初步探讨高兰村苗族服饰的工艺图案艺术及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心理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