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世秋 《广西教育》2007,(7B):40-40
学生怕写作文,这是困扰我们语文老师的一个棘手的问题。学生为完成任务,为写文章而写文章,结果是一些干瘪矫情的文章充斥着学生的作文本、考试卷。曾听同行们感慨“作文不是教出来的。改作文是一项徒劳的工作……”学生则抱怨自己的生活过于单调,每天吃饭、睡觉、上学、放学,找不到有意义的生活素材,没东西可写。其实,我们的学生并不是没有生活,而是没有发现而已。笔者认为,只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课内学习与课外学生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采撷生活浪花,从看似平淡的生活中去感悟体验生活,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干瘪矫情”的文章就会远离我们学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中,很多教师都颇感头痛,认为作文教学非常难,不仅学生没有兴趣,教师也教得十分吃力。学生的头脑中仿佛没有任何东西,他们写作文就像挤牙膏一样,一点点地凑字数。并且,学生的作文中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内容,言辞干瘪无味。长期以来,我们都将作文教学的关注点放在了教师的教上,没人去注意小学生的喜好,他们喜欢什么东西,喜欢写点什么,喜欢老师怎样上作文课,这些内容教师都没有去花时间探究和关注,我们都是按照原定的教学计划,以自己的方式来展开教学,这就使得学生对于作文学习的兴趣逐步丧失。新课标对于作文教学有明确的要求: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乐于表达,同时注重引导他们关注生活,在写作中表现出真情实感。由此可见,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做那个连接学生生活与教学的纽带,引导学生在作文中抒发自己的真情,做到"以我手写我心"。  相似文献   

3.
童学存 《青海教育》2008,(12):28-28
1.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 大千世界,丰富多彩,有着不尽的人、事。然而,学生作文往往无从下笔,这不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没有观察,而是不会去观察,没有掌握观察的正确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深入生活,指导学生观察、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去实践、去思考,提取有意义的素材,从而从生活的素材中获得平凡而有意义的美丽火花。  相似文献   

4.
许多学生反映,写到作文就头痛,自己生活面很窄,从家门到校门,从书房到课堂,没什么可写。是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常说:"不是没有动听的音乐,而是没有听得出音乐美的耳朵;不是没有绚丽的风景,而是没有看得出美景的眼睛。“我们的学生不是没有丰厚的“生活源泉”,而是我们教师没有开发出他们“摄取素材”、“积累素材”的潜能。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生活素材”摄取得好,写作就“自有源头活水来”,没有吸取或者吸收得不好,就必然“难为无米之炊”。关键是语文教师怎样在作文教学中帮助、指导学生发现、整理、搜集和提炼这些可贵的素材,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会学生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交流、更好地表现其个人生活积累和言语能力的一门课程。生活是作文的前提,离开生活的作文教学就像无源之水,注定会枯竭的。生活作文教学就是寻找沟通生活与写作的有效途径,既不是一般的生活指导,也不是泛泛而谈的写作形式,而是要学生在生活中学写作文,要求他们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熟悉的事物,写自己的所见所闻。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作文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是作文教学的关键。教语文的老师常常有这样的体会:费了很大的力气教孩子写作文,但他们写出来的文章往往不是空洞无力,犹如白水一般,就是一味的流水帐,没有新意。其实这就是老师没有很好的引导,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新的枟语文课程标准枠在作文教学这一部分明确指出:"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创新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写作文时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去发现和创造,做到说真话、诉真情,并在写作中发展和提高写作能力和思维水平。  相似文献   

7.
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老师,大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形:让学生在假期里写一篇作文,记叙假期里的一件事,可学生交上来的作文却没有几句话。责问学生不用心写,他们反向你大倒苦水:不是无事可写,而是脑子空空,不知如何去写。  相似文献   

8.
王辉  赵胜启 《现代语文》2004,(11):47-48
一、训练原则 1、写作教学要重视联系生活. 阅读教学,是让学生明白语文是生活的反映;写作教学,则是让学生懂得语文还能服务于生活.学生生活在家庭、学校、社会当中,美好的感情、痛苦的经历、执著的追求,都可以通过作文反映出来;学生走出家门,投入大自然,美丽的自然风光、可爱的动物植物、瞬间的心灵感受,也可以通过作文反映出来.以前学生作文往往抱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感受丰富多彩的美好生活."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因此,在写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生活,在日常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认识美,进而用自己的笔写下那些美的亮点.  相似文献   

9.
潘英 《青海教育》2004,(3):43-43
传统作文教学忽视了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学生没有生活感受,作文就缺乏源头活水、材料不足,以至写起来思路狭窄,内容匮乏,久之,学生便害怕作文,厌恶作文,自然作文水平就难以提高。契诃夫说:“谁要想描写人和生活,谁就得经常亲自熟悉生活,而不是从书本上去研究它。”艺术大师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学生作文材料单调“无米下锅”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对身边的生活缺少足够的感受,对许多有意义、有情趣的生活没有细细体味,或缺少体味的能力。改变“无米下锅”的主要途径就是要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  相似文献   

10.
石荣良 《小学生》2013,(9):109-109
小学作文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作文教学的难点其实在于学生无素材写。无素材可写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把作文教学植根于生活的土壤之中。生活是作文创作的源头活水。作文与生活是血肉相连的。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  相似文献   

11.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的限制,所以目前在作文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重要的不是要让学生写好作文,而是要教会学生怎么去写作文。培养学生写作策略知识可以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本文就此方面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每当要写作文时,学生就会有无从下笔之感。作文教学专家李白坚认为:小学生不是没有丰厚的生活源泉,而是我们教师没有开发他们摄取生活素材的五官!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充分调动人体的五员大将进行观察,着力培养学生从周围撷取习作素材的能力,把生活中有意义的、有趣的、感受深的事物及时  相似文献   

13.
在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笔者深切地感受到了作文对学生的重要性以及他们在作文基础方面的薄弱。作文成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以及制约他们整体成绩的关键因素。笔者每周都会给学生安排几篇小练笔,令人失望的是,他们所写的练笔没有什么内容,甚至是照着作文书上抄的。对于最熟悉的生活场景,他们视若无睹;对于每天都能见到的生活素材,他们也认为难以形成文字运用到作文中去。对生活不在意,他们的作文也缺乏情趣,极其干涩。同时,受应试教育影响,有的教师想走点"捷径",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淡化了作文的教学,而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作文书上的优秀范文。种种现象表明,在农村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将自己的生活通过文字描述出来。当我们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提高了,学生也就会逐步感受到写作的乐趣了。这对学生的写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不少小学语文教师认为 ,教学中最难教的是作文。在教学实践中 ,我认为影响小学作文教学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素 :生活要素。 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 ,离开了生活 ,创作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学生作文也是这样。目前我们的学生多数写的是“遵命作文” ,明明没有与作文题相关的生活 ,迫于无奈 ,却硬要去“挤”、去“榨”。难怪不少学生反映 :“头脑里空虚得很 ,没有什么可写。”如果以每学期练写十篇作文计算 ,在小学阶段 ,每个学生至少要练写六十篇作文 ,这需要多少生活积累啊 !因此 ,平时要多让学生收集素材 ,为孩子们创设必要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着与生活内容联系不紧密的问题,很多学生并没有较好地观察生活,缺乏从生活的角度进行作文创作的意识。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以生活为基础,选择适宜的作文题材;以兴趣为核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作文题材;以意识为目标,培养学生生活化创作思维,有助于学生留心生活、观察生活,从生活中获取作文素材,用真情实感进行创作。  相似文献   

16.
如何找准作文的源头江苏东海县实验小学许海荣不少小学生感到写作文很困难,究其根本原因,不是这部分学生表达能力差,而是因为:①他们的生活十分单调;②不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③语言积累太少。只要教师引导学生以小主人翁的态度去参与生活,在生活中多留心观察,注...  相似文献   

17.
一、片段作文训练能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有人说:"作文是哭泣时的泪珠,欢笑时的音符。"这个比喻让学生意识到作文无需刻意地去搬去套。在片段作文训练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启发学生调动各个感觉器官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去看、去听、去闻、去摸、去想象……让学生从看似普通的生活中发掘出情趣和意义,在看似平淡的生活中采撷朵朵生活浪花,从而获得丰富  相似文献   

18.
陈国胜 《广西教育》2013,(2):61-61,66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以为好的教学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尝试着放手让学生去互相修改作文、去点评作文、去展示作文,以赏识的目光支持学生开展各种写作活动,包容学生作文一些缺点,让学生通过活动逐渐克服掉这些缺点。当然老师的“教”一直没有停止过,只不过是重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是为了不教。  相似文献   

19.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双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新课程教学改革反复强调生活教育的重要意义,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贴近生活实际的课程,更应当实施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到现实的生活之中去体验、去感悟、去成长。分析了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并以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为例,研究了课堂教学活动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具体策略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能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改革工作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20.
理论网页天地之所贵者人也,圣人之所尚者义也,德义之所成者智也,明智之所求者学问也。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生活本源”的习作教学理念就是作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本源,这是作文教学返璞归真、正本清源的关键所在。过去,学生习作来源于教材或教师的预设,中心思想已被框定,作文教学就是指导学生围绕中心思想去寻找或编造素材。这种“立意本源”的作文教学使学生在作文中大话、假话、空话、套话连篇,他们逐渐练就了一套奉命作文与应试作文的本领,失去了生活的本真和儿童的情趣。我们摒弃“立意本源”并不是说学生习作不要立意,而是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