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包公审石头     
从前有个小孩,爸爸死了,妈妈病了,他只得每天一早提着一篮子油条,一边跑,一边嚷:“卖油条啰,卖油条啰!”有一天,他卖完油条,坐在路边一块石头上,把篮子里的铜钱一个一个地数了一遍,正好一百个。他卖油条,把一双手弄得油腻腻的,用手数铜钱,把铜钱也弄得油腻腻的。他瞧着这些油腻腻、亮闪闪的铜钱,可高兴了,心想:今天卖一百个钱,可以给妈妈买药了。他想着、想着,靠在石头上,不知不觉睡着了。醒来一看,糟了,篮子里的铜钱一个也没有了。小孩又是着急,又是伤心,呜呜地哭起来。这时候,正好包公带了差役从这儿走过。包公是什么人呢?包公是位清官,…  相似文献   

2.
审问石头     
一天,包公访客途经一个小县城.忽然一个卖油条的男孩子在大街上拦住了包公,哭喊他的钱被偷了.男孩说他把油条卖完后,数了一数,一共100个铜钱.铜钱放在篮子里,他靠在路边的石头上睡着了.醒来后,铜钱被别人偷走了. 包公听完后,想了一想,对男孩子说:"一定是这块石头偷走了,我来审一审它."于是就命令跟随的差役重责石头40大板.差役们抡起大板,噼噼啪啪打得石头火星四溅,附近的人见状纷纷围拢过来.包公见人越来越多,便示意差役们住手.  相似文献   

3.
北宋时期,大将狄青带兵南征。为了克服士兵的畏敌情绪,狄青想了一个办法。他建起一座神坛,当着全体将士的面祷告:“我把手中的100枚铜钱扔到神坛上。如果上天保佑我们打胜仗,钱面(不铸文字的一面)一定会全部朝上。”说完,他把100枚铜钱掷在地上,结果100枚铜钱竟全部钱面朝上。全军欢呼,军心大振。狄青命侍卫用100颗大钉把铜钱钉在地上,并说:“待破敌凯旋之日,再来感谢神灵!”将士们都认定肯定有神灵保佑,所以在战役中以一当十,奋勇杀敌,连战连胜。为什么将士们认为100枚铜钱全部朝上就有神灵保佑呢?当我们扔下一枚铜钱时,钱面可能朝上,也可…  相似文献   

4.
包公审石头     
<正>从前有个小孩,爸爸死了,妈妈病了,日子很不好过。每天一早,小孩提着一篮油条,一边跑,一边嚷:"卖油条啰,卖油条啰!又香又脆的油条,两个铜钱一根。"一天,他把油条卖光了,坐在路边的石头上,把篮子里的铜钱数了一遍,正好一百个。他卖油条,把一双手弄得油乎乎的,用手数铜钱,把铜钱也弄得油乎乎的。他瞧着这些油乎乎亮闪闪的铜钱,可高兴了,心想:今天卖了一百个铜钱,可以给妈妈买药了。小孩跑了一上午,累坏了,便把头一歪,靠在石头上睡着了,睡了好一会儿才醒来。"哎呀,我得赶快给妈妈  相似文献   

5.
涂文长卖鸡     
一天,来了3位顾客,各拿着100个铜钱要向王大爷买100只鸡。公鸡5个铜钱一只,母鸡3个铜钱一只,小鸡1个铜钱可买3只。王大爷算来算去不知道这笔生意怎么做。这时,徐文长放学回家,从门口经过,王大爷一把将他拉进屋里,请他帮忙算一下,好把这笔生意做成。徐文长和3位客人走进鸡棚看了看,有24只公鸡。  相似文献   

6.
一书生赴京赶考,途经一个小镇,发现地上有一枚铜钱,看四周无人便捡起揣入怀中.此举恰被一老者看见.意想不到的是,考场上的主考官正是先前那位老者.他看到考生后,当即在其考卷上批日:"一枚铜钱尚动心,让他为官定害民.贪心从此须悔改,未做文章先做人."书生后悔莫及.  相似文献   

7.
高峰 《辽宁教育》2014,(10):82-84
正康熙年间,一个年轻人在京城的一家书铺看书。账台前,有位老先生正准备付款买书时,一枚铜钱从他口袋中滚落,掉到这个年轻人脚边。年轻人见老先生没发现,便悄悄挪动右脚踩住铜钱。等老先生离开后,年轻人迅速捡起铜钱装入口袋。然而,刚才的一幕恰巧被二楼的老翁看见了。他缓缓  相似文献   

8.
《幼儿教育》2014,(6):28-31
1.小熊最喜欢捉迷藏了,可他总是找不到地方把自己藏好,妈妈总是一找就把他给找到.2.春天,熊们从长长的冬眠中醒来。熊妈妈伸了伸懒腰,小熊也伸了伸懒腰。然后,小熊爬到洞的一个角落里躲了起来。“你找不到我啦!”他叫道.  相似文献   

9.
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出现了收藏、研究古钱币的热潮。著名钱币收藏家鲍康,有一次路过一家人的门前,见挂的竹帘用一个铜钱拴住。他一眼看出这个半露“娇容”的铜钱不同一般,就与主人商量换一个大钱拴竹帘,主人欣然同意了。  相似文献   

10.
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出现了收藏、研究古钱币的热潮.著名钱币收藏家鲍康,有一次路过一家人的门前,见挂的竹帘用一个铜钱拴住.他一眼看出这个半露"娇容"的铜钱不同一般,就与主人商量换一个大钱拴竹帘,主人欣然同意了.  相似文献   

11.
第四章 一大早起来,江亦兰就开始翻箱倒柜,把所有好看的衣服试了一遍,最后选了她觉得最淑女的一套.她出门之前,突然又回头,问我:“你怎么赖在寝室,不出去转转啊?” “我出门干吗?”我白了她一眼,继续埋首电脑,修改论文. “找你那位帅气的沈侨啊.”江亦兰说完,扬长而去. 我“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找沈侨?今后他不找我,我绝对不会主动找他.我都知道真相了,还眼巴巴地跑过去给他提鞋,我有受虐倾向啊!  相似文献   

12.
我总是回忆起20世纪80年代的课堂教学。那时候,武汉市有一位心灵手巧的历史老师,他为我们制作了一些实物教具,有仿制的石器时代的砍砸器、刮削器,有战国时期各国的钱币,等等。我们也都很注意收集实物教具,到外地开会出差,也会买一些课堂教学用得着的仿制文物,如洛阳的仿古“唐三彩”、西安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模型。相互之间也都毫无保留地交换或借用实物教具。在一次全市教研会议上,有一位老师就利用休息时间向各位同行一一询问“你有没有铜钱?”大家也都答应为他收集各种真假古铜钱。他要上“宋代经济”这一课(不是公开课,更不是作秀的公开课),为了让学生理解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货币的变迁,他收集了一千余枚铜钱,又自己用手推油印机印制了纸币“交子”。当时中学历史老师的典型形象就是:一手夹着大幅挂图,一手拎着唐三彩。  相似文献   

13.
正1901年春节,8岁的梁漱溟从长辈那里得到一串压岁铜钱。一日,他打算拿钱去买小人书时,却发现钱不翼而飞了,于是,就吵嚷着四处寻找,没有下落后又哭闹不休。对此,父亲梁济却一直在埋头读书,就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第二天,梁济无意间看到铜钱被吊于院中一棵桃树枝上,猜想是儿子因贪玩而遗忘于此,他就在一张纸上写下这样一段有趣的文字:“一  相似文献   

14.
《新作文》2006,(3)
这是禅宗里的一个故事:有一位智勇双全的将军率军对敌,但双方兵力悬殊,因此众部属对胜利没有信心。这位将军就到一座庙里问卜,然后他取出一枚铜钱,当着大家说:“胜负在天,如铜钱落地正面朝上,神灵将保佑我们战无不胜,如正面朝下,是神让  相似文献   

15.
闻与听     
刘然 《小学生》2005,(1):30-31
炸鱼店的老板足个贪婪成性的财迷精。竟有人占我的便宜,找他算账去!这事很快传到炸鱼店老板的耳朵里。快把你身上现有的铁交出来l好了,他闻了你鱼的香味,你听了他钱的响声。,现在你们已经两清,不得再生事端! 碰巧官老节是个机智 而有正义感的好官。官老爷让人用书生的铜钱在炸鱼老板的耳边相碰击。闻与听@刘然  相似文献   

16.
这一天,路边有个小孩,为了给妈妈买药治病,五更天就起来卖油条,卖完了油条,便坐在路边的石头上,把篮子里的铜钱一个一个地数了一遍,数完了一百个铜钱,便用油纸包起放在篮子里,然后不知不觉地便睡着了。他醒来后,却发现铜钱不见了,他又着急又伤心,便呜呜咽咽地哭了起来了。包公正巧路过,见小孩哭得如此伤心,便问他为何落泪,他于是把丢钱的事对包公说了一遍。包公:(想了一会)我知道了,一定是这块石头偷了你的钱。我来审问一下,定能叫它把钱还你。小孩:(还是呜呜的哭个不停)包公:(命衙役打那石头)你偷小孩的铜钱,招不招?石头不言不语。包公:(又…  相似文献   

17.
①傅作义将军少年时代在北京清河镇第一陆军中学卜学,因好交科:,讲义气,生活不注意节俭,欠r人家20两银子的债。②放寒假回山西老家时,傅作义以郊游为名向父亲傅庆泰要钱还债。父亲未责骂他,领着他向村外的河边走去。③来到河汉,傅庆泰让儿子随他脱去鞋袜站到冰冷的水.1‘指着远处的渡口说:“当初我在这里背人过河到渡口,一趟只挣两枚铜钱,只有天寒地冻的时节,找我背的人才多一此。儿啊,你算一算,20两银子我要背多少人过河呀‘2”(约合1330趟)傅作义惭愧地低卜头。④回到岸上,傅庆泰深情地对儿子说:“咱傅家祖卜世代务农,家境贫寒。现在富裕…  相似文献   

18.
水滴石穿     
宋朝初年,张乖崖担任崇阳县令。有一次,张乖崖看见一个小吏从钱库中偷了一枚铜钱,藏在头巾下,准备悄悄带走,便下令打他。小吏不服地说: “一枚铜钱有什么了不起,难道你还能为一个小钱杀了我么?”张乖崖一怒之下挥笔判道: “一日一钱,千日千钱,时间长了,绳子能锯断木头,水能滴穿石头!”写完,张乖崖挥剑将小吏斩首。成语  相似文献   

19.
一、羞愧的季礼 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礼外出游玩,发现路上有一串铜钱。季礼想把铜钱拾起来,又怕被人看见有失身份,便远远地站在一边观望,看谁拾起那串铜钱。一个打柴的老头从此经过,这个老头穿着十分奇怪.大夏天还穿着皮袄。季礼心想,这一定是个穷老头,便希望他拾起那串铜钱。  相似文献   

20.
白居易《卖炭翁》“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的“充炭直”,中学课本注解说:“假充炭价.直,通‘值’,价钱、代价.”“充”是一个多义词,除了作“充实”解以外,还可以作“充当”解,可以作“假充”解.但假充是以假冒真的意思,在这句诗里就不大说得通.当时交易用的一般是铜钱、银子,它使拿红绡、绫来“假冒”铜钱、银子显然是假冒不了的.再从“系向牛头”来看,显见得卖炭翁也不是受骗,他根本就没接受这样的炭价,而是白衫儿硬把“半匹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