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陋室铭》的开头两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已成为人们经常引用的名言,它阐明了必须重实质、轻形式的哲理。特别是本文所揭示的“德”与“室”的辩证关系,更给人以启迪.“德馨”而居“陋室”,虽陋无妨,更加受人尊敬;反之,德不馨而居华屋,也应受到鄙夷和谴责。这一道理,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仍有借鉴意义。《陋室铭》还表现了刘禹锡不慕荣利、自甘淡泊的高风亮节。难能可贵的是:他决非言行不一,而是身体力行。他在政治上确实是坚持革新,追求进步,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即使屡遭贬逐也不后悔。  相似文献   

2.
《陋室铭》是中唐文学家刘禹锡用来自述其志的名篇佳作。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表达了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一、开篇点题 ,主旨明确“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开篇四句用类比的写法 ,以山和水作类比 ,用山水起兴 ;以有仙之山 ,有龙之水比喻陋室 ;龙和仙 ,暗喻道德高尚之人 ,引出“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突出了道德的作用。“德馨”一语统领全篇。二、声色点染 ,安贫乐道接下来 ,先写环境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碧绿的青苔长到阶上 ,来往的人很稀少 ;芳草青葱可爱…  相似文献   

3.
《陋室铭》     
古文有“一字立骨”的章法。它的特点是,抓住含意深远。蕴涵主旨的某一个字,作为整篇文章的支柱,全文围绕这个字安排各个层次,叙事述志。这种立意谋篇的写法,既能突出文章的主旨,又能使文章条理井然.步步深入,耐人寻味。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写的《陌室铭》便是  相似文献   

4.
师:不知同学们有没有读过这样一本书,叫《古文观止》,这是清康熙年间编纂的供学塾用的文章读本,此处的“古文”指古代的散文,用“观止”作书名,表明编者的态度是:古文的精品都已选入了,你已经观赏到最好的了,不用再看其他的啦,这当然有点夸张。这本书选了从先秦到明末的222篇古代散文作品,其中有一篇仅仅81个字,这篇文章叫──《陋室铭》,为什么仅仅81个字的短文就占有古代散文精品的一席之地呢?让我们带着这种思考一起来学习唐代刘禹锡的散文小品——《陋室铭》。(师板书课题、作者。)师:我们学习古文应该反复诵读,以致…  相似文献   

5.
读刘禹锡的《陋室铭》,心里轻松自在,一派澄明。古人云: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这是很多人向往的境界。要做到这般洒脱、淡泊,委实不易,但刘禹锡做到了。刘禹锡原是朝中高官,因变法革新,被贬到和州。正是这场变故、这次贬谪,使他远离了红尘喧嚣,远离了名利场所。他寄情山水,静守陋室,与自然交谈,与心灵对话,写出了不少超凡脱俗的诗文,《陋室铭》便是其中的一篇。在生活中跌入低谷,在艺术上攀上高峰,这是他对自己的安慰,也是对自我的一种超越吧。  相似文献   

6.
吕睿 《语文知识》2005,(8):36-36
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在20世纪80年代初为自己的书斋写了一篇《新陋室铭》:山不在高,只要有葱郁的树林:水不在深,只要有洄游的鱼群;这是陋室,只有唯物主义的快乐可寻。房间阴暗,更显窗子明亮;书桌不平,要怪我伏案太勤。门槛破烂,偏多不速之客;地板跳舞,欢迎老友光临。卧室就是厨  相似文献   

7.
《陋室铭》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抒情短文。构思很新颖,通篇采取托物抒情的方法,借助赞美简陋的居室来表现作者高尚品德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这篇作品可能写于刘禹锡被贬谪朗州司马以后,文中对官场卑污和世俗尘嚣的鄙弃,反映出作者在政治上遭受挫折之后的心境。文章开头以山水起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那么房子呢?自然不在于宽敞华丽,只要有位杰出的人物居住就会受到人们的仰慕。本文就是用这种方法引题,从“山”、“水”引到“陋室”。“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直接点出了题旨。意思说:这虽然是个狭隘简陋的屋子,只因为我的品  相似文献   

8.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写陋室,不从陋室下笔,而从侧面着墨,给人以笔饱墨酣之感,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这是文章的第一层,说明衡量事物必须完其实质,不能为表象所感.同时,又极其自然地引出下文.斯是陋室,帷吾德馨。斯是,这是。这两句为全文立论的中心.下面的文字都是由此所生发.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两句写陋室内外的自然景色.也点明陋室所在地的偏僻幽静.谈笑有鸿儒,  相似文献   

9.
刘禹锡(772—843)唐代诗人,字梦得,祖籍洛阳,生长于徐州。少年立志苦学,一生博览群书。二十三岁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随即与柳宗元等积极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公元805年,因实行进步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居边远地区达二十年之久。先被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十年后,相继担任连州(广东连县)、夔州(四川奉节)与和州(安徽和县)的刺史。晚年,官至检校(“检校”是加官的名称)尚书,兼太子宾客,在洛阳与白居易诗酒唱和。刘禹锡是中唐时期的进步政治家,朴素的唯物主义者,也是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有不少诗篇,如《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辛辣地讽刺了当时腐败的政治,抒发自己被排挤的积愤,表现  相似文献   

10.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是一篇典型的美文,它全文仅81字,却营造了一个近乎完美的意境,从美景、美情、美德等诸方面让读者受到美之熏陶,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一、景物之美。文章开篇落笔不凡,作者以“有仙之  相似文献   

11.
正周天球(1514-1595),字公瑕,号幼海,一作幻海,又号六止居士、诸生。以诗文书画名世,尤善画兰,取法宋代画家郑思肖,笔势一波三折,笔力老辣苍健,清劲飘逸。《明画录》谓:"墨兰自赵松雪(赵孟)后失传,惟天球独得其妙。"周天球自幼随父迁徙至吴(今苏州),少游文征明门下。文征明对其极许可并曰:"他日得吾笔者,周生也。"文征明去世(1559年)后,周天球便成了吴门书坛的实际领  相似文献   

12.
13.
【设计思想】 本设计根据《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铭文用韵和称扬道德的特点,通过诵读和韵译,使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内容,感受铭文的音韵之美。教学中,注意扣住“德馨”,从描叙和议论两个角度,引导学生体味作者的情操之美.领略文章文法之妙。在此基础上,促成学生当堂背诵全文。  相似文献   

14.
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所写《陋室铭》,全文不足百字,篇幅短小,文字凝炼,颇富哲理性,是篇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妙文。《陋室铭》虽然几乎尽人皆知,但他写此文的一段故事恐怕还是知之不多的。 刘禹锡在唐贞元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授监察御史。任期,因参加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的活动而得罪权贵,遭到皇帝的贬谪,由  相似文献   

15.
黄萌萌 《学语文》2012,(3):20-2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背诵默写,掌握重点文言词汇,理解课文内容。2.能力目标:(1)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2)尝试仿写。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  相似文献   

16.
《陋室铭》是流传千百年的名篇,熟悉了并非就没有了新识的冲动和欣喜,平静地读过一遍之后,心再次悸动起来,优美的文字、深远的意味、高尚的情怀,让现实的苍白无法遁形,所以渴望把这份崇高传递给我的学生……不想因为这是一篇文言文,就一定要学得之乎者也,略作文法的挖掘,带领学生感受刘禹锡的生活及情怀,体会一个寂寞文人的难言寂寞,进而懂得作者的那份情怀,相信那份感悟会享用终生。  相似文献   

17.
《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篇传世杰作,写于其被贬安徽和州任通判期间。  相似文献   

18.
刘禹锡的《陋室铭》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关于作品中的主题思想,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印的《初中语文教学参考书第三册》是这样概括的:“文节通过对所居住的房屋的描写,表达了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这个观点,时至今日已形成共识,但笔者不大同意上述界定的观点,理由有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9.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有名文《陋室铭》传世,因其格调美仑美奂,也因众人多喜欢诵读,于是多有仿其调而创制新“铭”者。据《民国世说》载: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曾仿《陋室铭》做《三希堂偶铭》一文,极有趣味,铭曰:屋不在大,有书则名。国不在霸,有人则能。此是小室,惟吾祖馨。琉球影闪耀,日光入纱明。写读有欣意,往来俱忠贞。可以看镜子,阅《三希》,无心慌之乱耳,无倦怠之坏形。直隶长辛店,西蜀成都亭。余笑曰:何太平之有?晚清佚名做《烟室铭》曰:室不在新,有烟则名;膏不在陈,有灰则灵。斯是烟室,惟吾瘾深。半缸黝焉黑,一灯荧然青。应酬有堂倌,把守…  相似文献   

20.
《陋室铭》是流传千百年的名篇,熟悉了并非就没有新识的冲动和欣喜,平静地读过一遍之后,心再次悸动起来,优美的文字、深远的意味、高尚的情怀,让现实的苍白无法遁形,所以渴望把这份崇高传递给我的学生……不想因为这是二篇文言文,就一定要学得之乎者也,略作文法的挖掘,带领学生感受刘禹锡的生活及情怀,体会一个寂寞文人的难言寂寞。进而懂得作者的那份情怀,相信那份感悟会享用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