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随着传媒技术的革新和新媒介生态环境的深刻变化,电视民生新闻逐渐显现出娱乐化、同质化、琐碎化、低俗化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从新媒介生态环境和电视民生新闻的概念界定出发,分析了电视民生新闻传播的社会生态特征,探讨了新媒介生态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的文化传播路径,为推进电视民生新闻的健康发展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电视时政新闻民生化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改革理念,让电视时政新闻变得鲜活,促进了电视时政新闻的创新发展。本文主要对电视时政新闻民生化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电视时政新闻民生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高杨 《记者摇篮》2012,(7):43-44
民生新闻,向来是都市各类媒体的新闻主战场。随着这两年微博的兴起,都市民生新闻无疑迎来了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从去年春节期间的微博打拐到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通过微博征集民意,微博在反映民众呼声、表达民众诉求、揭露民生问题等方面的影响效力越来越大。在微博时代,电视民生新闻该如何自守与创新?一、微博时代——电视民生新闻的本质电视民生新闻的主体是老百姓,因此,民生新闻是  相似文献   

4.
电视民生新闻和老百姓的利益紧密相连,如何进一步拉近和老百姓的距离并获得老百姓的信赖,是电视民生新闻从业者应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以《都市零距离》为例,分析了电视民生新闻当前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朗  文铭权 《新闻界》2009,(2):162-163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自贡市的《盐都播报》与《都市全接触》两档典型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进行了分析,以了解当前地方级电视传媒民生新闻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性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当下我国电视民生新闻娱乐化、低俗化倾向严重,越来越多地闪现"黄色新闻"。本文通过对当前电视民生新闻这种黄色化倾向进行解析,从而为行业未来发展提出一些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孙莞 《记者摇篮》2008,(12):78-79
近些年,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以它良好的收视表现和丰厚的市场回报,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国内各地方台的“宠儿”。这股“电视民生新闻热”也为电视民生新闻的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同质化、琐碎化、娱乐化、低俗化等问题已引起业内人士的担忧。其中,电视民生新闻同质化现象最为明显,是各民生新闻节目普遍面临的“瓶颈”。  相似文献   

8.
电视民生新闻具有娱乐化、故事化以及平民化的特点,因此深受观众喜爱。在高市场份额、高收视率的背后,市场和观众引导着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方向,从而导致电视节目的同质化和低俗化现象加重,本文对电视民生新闻及其长远发展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9.
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已经走过了7年的历程,业内人士开始关注民生新闻的转型问题。本文试图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和内容分析的方法,对湖南民生新闻的典范——《都市一时间》进行实证分析,解析民生新闻的传播特点,探究观众收视行  相似文献   

10.
《声屏世界》2011,(11):102
天津电视台都市频道是以"新闻化、直播化、平民化"为定位的栏目型频道。以社会民生新闻为龙头,生活资讯、娱乐为两翼,2008年荣获"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省级地面频道"称号,2010年获"TV地标"称号,2011年获得"全国电视媒体民生影响力30强"称号。  相似文献   

11.
何莹莹 《青年记者》2016,(24):71-72
电视民生新闻作为我国传媒行业市场化和产业化改革进程中的重要内容,从21世纪初出现后,由于传播内容贴近民众生活,传播方式互动性强等特征获得了蓬勃发展的机会,逐渐成为社会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民生新闻一直承担舆论监督等政治沟通功能,但是在电视民生新闻内部竞争激烈和网络民生新闻优势侵入的夹缝中生存,诸多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出现了“去政治化”的倾向.因此,电视民生新闻的政治沟通功能如何有效发挥,对于电视媒体和地方政府都是重要的研究课题.作为湖南经视的一档重磅民生新闻栏目,《都市1时间》从出现便承担着监督、贯彻、动员、渗透等政治功能,面对当下电视民生新闻的激烈竞争和网络民生新闻的强势进入,《都市1时间》一直坚持民生新闻的故事性叙述和真实性新闻相结合,坚持和强化其政治沟通功能的整体性发挥.  相似文献   

12.
王春艳 《新闻窗》2014,(4):81-82
电视民生新闻运作多年来,除了出现节目平庸化、娱乐化、同质化等弊端外,目前最突出的问题还是题材的琐碎化。这是由于部分记者编辑曲解了电视民生新闻的内涵,低估了观众对电视民生新闻的欣赏品位,把马路新闻当作民生新闻的主要内容,把短、平、快当成民生新闻报道的独有风格。  相似文献   

13.
随着“民生热”的席卷,电视民生新闻出现了内容同质化、琐碎化等现象,这对其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新媒体的出现给电视民生新闻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提升了其发展空间,然而也给民生新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相似文献   

14.
单文婷  金珠 《视听界》2008,(1):24-27
2002年,民生新恻作为电视耕矧的一干甲耕彤态,推动了国内电视新闻改革大潮,一时间民生新闻蔚然成风。然而,在初现光芒之后,民生新闻演变得越来越边缘化、非主流化、负面化——内容流于浅表、琐碎低俗、负面题材过多、舆论监督不当、缺乏责任意识和人文关怀,有的甚至一味猎奇、放大受众的窥私欲等。这些品质方面的问题,和民生的本质偏离得越来越远,民生新闻整体上呈现疲态,  相似文献   

15.
电视民生新闻:在故事化的叙述中坚守新闻的真实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广泛运用在电视民生新闻中,这种叙述方式可以拉近媒体和受众之间的距离,使民生新闻特有的亲民效果得到延伸。随着这种叙述方式的广泛应用,电视民生新闻中出现了一些因故事化而导致新闻失真的种种现象。本文试澄清电视民生新闻中故事化叙述方式的界定,并分析故事化的叙述方式在电视民生新闻的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电视民生新闻如何在故事化的叙述方式中坚守新闻的真实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增加民生新闻的深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2001年5月18日湖南经济电视台开播《都市一时间》新闻节目,率先提出“民生新闻”的概念以来,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全国遍地开花,成为电视新闻业界的一个亮点。以《都市一时间》为例,央视索福瑞收视数据表明,该栏目平均收视率为5%~6%,最高份额达25%,收视排名位居湖南市场新闻类节目第一名。①电视民生新闻受欢迎的原因电视民生新闻受欢迎可以归纳为两个原因。第一,民生新闻使新闻真正成为普通大众的新闻。我国传统电视新闻节目的基本形态是“官方新闻”,即用官方的语气报道官方的动态,用官方的口径宣传官方的意志。对老百姓而言,这种新闻…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电视时政新闻民生化重要性,探讨了科学的语言表述、有效的理念转变、良好的写作方式等民生化实践策略。对提升电视时政新闻水平,推进其贴近民生,符合大众需求,实现科学发展,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电视民生新闻是以电视为载体,用民生的视角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态,报道发生在普通百姓身边的人和事。如果以《南京零距离》为起点,电视民生新闻已经走过了六个年头,六年来,作为城市电视媒体具有核心竞争力新闻形态,电视民生新闻占有电视自制节目的无限风光,它以本土化的新闻内容和亲民化的传播理念,以及互动化的传播手段获得了社会的好评;  相似文献   

19.
陈栋  张丽 《今传媒》2006,(3):31-32
自2002年起,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成为中国电视新闻界近年来少有的热闹景象。有些学者把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称为是继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之后“十年来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其实,最早的民生新闻却是诞生于以社会新闻为主导的都市报和晚报中。但是由于没有得到像电视民生新闻那样的重视,相比较之下尚欠火候和成熟。但都市报作为报纸大家庭的一员,贴近大众、贴近都市脉搏等先天优势使得都市报的民生新闻也足应得到人们的重视。都市报民生新闻呈现出的优势民生…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特别是抖音、快手、微视等短视频平台的异军突起,传统电视媒体受到了巨大冲击,即使是收视率较高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也不例外。对此,本文就全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价值、节目特点及面临的挑战,以及电视民生新闻的短视频化传播进行分析研究,探寻电视民生新闻如何强化互联网意识,发挥短视频制作优势,促进电视民生新闻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