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我国一种法定的劳动合同,其对于稳定劳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规对此作了多项规定。但是,在社会生活和实践中,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仍然存在诸多认识误区和争议。文章通过对这些认识误区和争议的分析,再辅以典型案例,探讨现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存在的缺陷,并提出相应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昱 《科教文汇》2008,(22):205-205
继《物权法》在物业管理行业掀起轩然大波后,《劳动合同法》于08年1月1日的正式实施又为这个行业带来一个新的挑战。《劳动合同法》与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一起构成我国劳动合同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而物业管理行业正是主要以人力资源获取劳动报酬的服务类劳动密集型企业,两者的直接碰撞势必会导致物业行业面临新的问题。笔者尝试借物业行业收益状况对《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情况作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3.
吴丽斌 《中国科技信息》2007,(23):320-320,3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将于2008年1月1日颁行实施。《劳动合同法》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了我国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为促进劳动关系的协调和稳定,促进劳动者社会地位和福利水平,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多种所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劳动主体呈现多元化和差异化,劳动关系日趋多样性和复杂性。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社会各项建设事业加速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要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用工制度,规范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行为,保障职工依法享有合法权益。做到各项制度规范合理,职工权益充分保障,双方协商平等合作,工会作用有效发挥。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而努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新劳动合同法对用工成本造成的影响,探讨了新劳动合同法与《劳动法》在用工成本方面不同的规定,所得结论表明:在实行《劳动法》期间,由于一些企业根本没有很好的贯彻《劳动法》的精神,没有严格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去执行。所以当新的劳动合同法开始执行的时候,很多企业的用工成本都有明显的增加,甚至导致企业破产。针对这样的情况,本文还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去减少《劳动合同法》的执行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7年6月29日通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劳动合同法》在尊重用人单位用工自主权的基础上,要求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全面履行劳动合同、引导用人单位合理约定劳动合同期限、规范用人单位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行为、要求用人单位在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时必须依法支付经济补偿,从而在劳动者十分关心的问题上,有效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劳动合同法》旨在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尤其是广大的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为构建与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法律保障。文章通过对农民工的实际调查,分析《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现状及其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以利于《劳动合同法》的顺利、有效实施,切实保护农民工劳动权利行使。  相似文献   

7.
在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施行前后,围绕着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引起了广泛争议,社会上出现一系列自愿辞职、工龄清零、突击裁员的事件。部分企业认为新《劳动合同法》中关于无固定期限合同的条款限制了企业的用工自主权,僵化了劳动关系,使劳动者又回到铁饭碗时代,并采取种种手段规辟法律的硬性规定。社会事件与法律规定的冲突使我们重新审慎看待《劳动合同法》的立法意图并仔细解读相关条款,消除社会上的针对《劳动合同法》的一些误解。  相似文献   

8.
韩娜 《科教文汇》2008,(20):191-191
在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施行前后,围绕着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引起了广泛争议,社会上出现一系列自愿辞职、工龄清零、突击裁员的事件。部分企业认为新《劳动合同法》中关于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务款限制了企业的用工自主权,僵化了劳动关系,使劳动者又回到铁饭碗时代,并采取种种手段规辟法律的硬性规定。社会事件与法律规定的冲突使我们重新审慎看待《劳动合同法》的立法意图并仔细解读相关条款,消除社会上的针对《劳动合同法》的一些误解。  相似文献   

9.
人才,特别是核心人才成为《劳动合同法》颁布以后社会各界重新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分析《劳动合同法》相对以往《劳动法》之区别基础上,论述了国企面临的新的人才环境特点,提出了相应留住人才的策略,以期对当今国企的管理者提供些许建议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王丽丽  乌热 《金秋科苑》2008,(22):109-109
人才,特别是核心人才成为《劳动合同法》颁布以后社会各界重新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分析《劳动合同法》相对以往《劳动法》之区别基础上,论述了国企面临的新的人才环境特点,提出了相应留住人才的策略,以期对当今国企的管理者提供些许建议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并提出: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的基本理念、合理原则、管理方法可以作为劳动法的立法原则;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已实际订立劳动合同不必再进行双倍工资惩罚,以减少企业用工成本;劳动合同变更的合理性合法性应在变更的可预测性,员工对岗位是否胜任,企业经营实际的必需性,变更岗位与原合同岗位的关联性等方面进行考量;企业规章制度构建应考量程序合法,内容合法,标准合理,条款可操作及充分公示公告。  相似文献   

12.
魏光兴  刘文瑶 《软科学》2009,23(12):100-103
通过耦合劳动合同和心理契约,研究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双重契约关系管理,包括双重契约关系设计、建立、履行、修复和解除等,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行为参考。  相似文献   

13.
白艳莉 《软科学》2015,(1):82-86
依据心理契约理论,探析了工人群体心理契约违背对劳资冲突事件爆发的驱动机理。以3起近年的劳资冲突事件为基础,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研究了工人群体心理契约破坏、心理契约违背到集体行动的发展路径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压低工人的工资,使工人群体产生心理契约破坏感;工人群体的不公平感、对企业不当行为的归因,引发工人群体强烈的心理契约违背感;集体行动是工人群体心理契约违背下唯一有效的行为策略。  相似文献   

14.
劳务派遣员工技能开发的意义和制度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务派遣员工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劳动力市场中缺乏就业保护和组织支持的边缘化群体;短期用工的外部雇佣模式使其很少获得技能开发的机会.同时自身参与技能开发的动机不强。本研究基于劳务派遣现行制度下的三方关系,探讨派遣员工技能开发对各利益主体的积极意义,以及相关的制度设计问题。其目的在于推动该用工制度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周丹 《科教文汇》2013,(27):164-165
2012年底《劳动合同法》最新修正案公布,在同工同酬原则、适用岗位范围、人数比例控制等方面对劳务派遣用工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作为用工单位深受影响,应加紧规范进程,尽快建立起科学的用工机制和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6.
劳动力价格与劳动力素质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对我国存在大量劳动力结构性失业的严峻现实,本文从劳动力价格与劳动力素质关系的角度用博弈论的研究方法进行探讨,提出针对不同劳动力素质的差别定价不仅有利于企业获得较好收益,而且有利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绿色建筑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实现绿色建筑运营价值方面的优越性已引起业界的高度重视。在分析既有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特点和不足基础上,借鉴合同柔性在应对投资、信誉等不确定性风险的补偿调整权利方面的优势,提出基于合同柔性的绿色建筑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通过引入合同柔性,重新构建合作框架、设计合同条款,形成关系维度的合同治理;通过刚性与柔性条款的合理配比,形成绿色建筑合同能源管理市场化运作新格局,基于险与收益合理分摊原则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充分肯定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历史和现实价值的基础上,分析了100多年以来的时代发展对传统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提出的挑战,在时代因素和制度因素的结合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作了初步分析,提出了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认识应该创新的几个观念,最后分析了科学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Markovian 模型在供应链合同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为达到供应链绩效更优,供应链节点企业,在合作基础上,即要保证双方利益,又要保证供应链绩效,进行谈判、签定各种供应合同,当采购商需求、供应商生产不确定的情况下,谈判人员必须依靠有效、快速的评价方法获得有效供应链合同,本文总结了供应链中主要的几种供应链合同模型,并以定量供应链合同为例,运用Markovian模型评判最优决策方案,为谈判人员谈判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