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余秋雨的散文,除了以往许多论者从文学本身的意义去阐释之外,还可以从它与政治的关系上去认识。余秋雨在"文革"中的经历,使他对政治产生了惧怕的心理。因为惧怕,所以躲避,但却又无法躲避,所以他的内心一直忐忑。正是这一心态,促成了他对"文化散文"这一具有新意的体式的创造,即一方面以具有政治色彩的文化古迹和历史上的文化人物、文化事件作为记述和描写的对象,另一方面又注重抒写自己的文化感悟,而不明显地发表自己的政治见解,从而使他的文化散文显现出和政治若即若离的面貌。而这一面貌却是文学正常的状态,余秋雨对政治的若即若离的心态,也是作家、艺术家正常的心态。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 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是世界上两种不同的文化倾向。个体主义在美国文化中盛行,而集体主义则在中国文化中占主导地位。在美国,人都以个体为中心,只要不伤及他人,一个人说话和做事非常自由。而在中国,一个人说话、做事通常要先考虑他人或他所在的团体。团体以及他的社会阶层限制着他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挑战余秋雨     
雷寒 《语文新圃》2007,(5):34-35
余秋雨者,人谓中国当代之大师也!作为一个当代中国人,尤其是当代中国青年人,你可以不知道张学良是谁,但你不能不知道余秋雨,因为余秋雨不仅是作家,学者,更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你不知道余秋雨,中国多少年的文化就无法在你心中吐纳!说白了,你不知道余秋雨就是没文化!……  相似文献   

4.
品读余秋雨先生的历史文化散文,很容易触摸到字里行间所表露出来的忧患意识。强烈的忧患意识是余秋雨文化散文的精神特质之一。作为文化史学者的余秋雨先生,面对民族文化在商品大潮和全球化语境冲击下的艰难处境,所表现出来的一个有文化良知的中国人所应该具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忧患意识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反省和对现代都市文化的惋惜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散文作家中,余秋雨无疑是独特的,是个性的。如同《文化苦旅》"作者简介"中所说,余秋雨是一位艺术理论家,是中国文化史学家,同时也是散文作家。虽然散文并非余秋雨先生最擅长的文体,但是因为他在艺术层面上深厚的积累以及对我国史学的研究和了解,使其散文非常的严谨、深邃,同时也略带有艺术的美感。基于此,主要论述余秋雨《文化苦旅》中的文化内涵,以期帮助读者深刻体会余秋雨先生对人生真谛和文化内涵的执着追求与探索。  相似文献   

6.
中国有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历史,五千年的文化沉积已经使中国有了完整的思想体系和文化体系。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我们是受用不尽的。但是,现在有些人却盲目地抛弃民族文化,单纯地去追逐外来文化。我国政府对待文化提出了八字方针——古为今用,西为中用。重点和难点就落在了"用"上。怎样去理解这个用字,对中国当前的广告设计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以前是闭关自守,现在是彻底开放。这两个极端都是不能走的,没有学习就没有发展,没有特色就没有自我。"就我们中国而言,中华民族文化与艺术,不能得到继承和发展,那就是我们的失败。这种失败,不仅仅是我们一代人的问题,而是这一代人可能成为‘吃祖宗饭,造子孙孽’的败类。"对待传统文化和现代流行因素,应该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中去。这种融入并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在对中国文化深刻理解上的融合。  相似文献   

7.
《信客》出自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是该作品集的代表作之一。《文化苦旅》一书是余秋雨在访遍了世界各地风光景色、文化古迹后所作,正如他在旧版的序言中所说,这本书是站在历史的足迹上进行的思索,因此《信客》这篇文章渗透着沉淀千年的传统文化价值理念。这是余秋雨对中国传统文化现象的现代关注,更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文化的关注。本文以"信"字为切入点,解读《信客》一文所蕴含的诚信文化。  相似文献   

8.
装大雷 《大学生》2013,(17):44-45
正现在请在脑中想象这样一幅图片:一群鱼,朝着一个方向前进。突然有一条鱼从鱼群中脱离,游在了队伍最前面。问题来了:请你解释一下,这条鱼和整个鱼群的关系是什么?有的人认为这条鱼因为游得最快而成为鱼群的领导者,而有的人则认为这条鱼可能因犯了错误而被整个鱼群追赶。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研究发现,实验之前浏览过如玛丽莲·梦露和超人等美国独特文化符号的人倾向于前一种作答;而浏览过如长城和龙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人则更多地表达了后一种看法。如何来解释这种差异呢?在关于文化的研究中,集体主义文化和个人主义文化是最广为人知的概念。很多亚洲国家是典型集体主义文化的代表,其文化的特点是集体感、规则感和比较低的自我评价等,即思维方式更多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欧美国家则是个人主义文  相似文献   

9.
“千金易得,知音难求”,为什么?被誉为文化散文大家的余秋雨先生就像一个高明的外科大夫一样,以他对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人情世故的洞察力为手术刀,犀利地剖析了友情错位的各种病理症结,把一个剪不断、理还乱,几欲将人困扰  相似文献   

10.
文化之边     
孟静  小果 《课外阅读》2008,(7):36-37
我们曾经用什么界定了文化的边缘?读过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我心中充满了疑问。王道士是什么?是千百年来中国落寞文化悲哀的缩影么?王道士太过于卑微,如此一个卑微的人却看守了整个敦煌文化。试想,如果当时敦煌文化不在中国落寞,岂不是对大英帝国所修的多所博物馆的侮辱?  相似文献   

11.
打预防针     
一提起打针,我相信你们都很熟悉。怕吧?你们也许还经常被吓哭呢!那你见过53个人在一起打针、一起喊、一起闹、一起哭的情景吗?告诉你,咱班就上演了这么一出好戏呢。周二上午我们正津津有味地听课,突然,门口出现了几个戴口罩穿白大褂怀里还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之友》2008,(Z4):114-114
<正>你想让自己的暑期生活丰富多彩吗?你想徜徉在"翠荷亭亭,水清莲秀,清风徐来,鹭鸟纷飞"的荷的世界里吗?你想让知名作家、记者现场指导你的采访、采风活动吗?你想结识更多的同龄朋友吗?那就不要犹豫,赶快报名参加我们的夏令营活动吧,心动不如行动,GO!在夏令营期间,我们将带领同学们走进"中国白莲之乡"——江西广昌,欣赏"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绝美莲花,领略莲乡独特的风情和民俗文化。同时,我们还将前往中国莲文化的千年见证地——驿前镇,漫步在莲花古街,穿行于古老庭院,  相似文献   

13.
李文英 《父母必读》2014,(6):98-102
正哭,其实是宝宝的一种语言,传递着某个信息,你能读懂吗?多新手爸妈都有这样的经历:宝宝在哭,而你却束手无策。他为什么如此"酷爱"哭?他到底想对我们说什么?该怎么平息他的哭声?一起来探究吧。很  相似文献   

14.
在九十年代中,余秋雨《文化苦旅》的发表引起了中国文坛上十分巨大的轰动,开创了当代散文史的新范例,其散文语言注重节奏的合拍、韵律的谐美、句式的整齐,堪称中国当代文化的榜样。因此,本文主要论述余秋雨《文化苦旅》中的文化内涵,从而帮助读者深刻体会余秋雨先生对人生真谛和文化内涵的执著追求与探索。  相似文献   

15.
廖俐 《柳州师专学报》2014,(2):13-15,21
《文化苦旅》作为中国新时期"旅行式文化大散文"的代表作,是余秋雨朝圣中国历史文化故地发回的记录。从旅游人类学视角,引用"旅游仪式阈限三段式"理论解析《文化苦旅》中余秋雨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6.
严冰 《三明学院学报》2005,22(3):291-295
成功的历史文化散文创作。为余秋雨赢得了苣大的声誉,也使余秋雨将人生定位在民族未来文化建设的“建设者、引渡者和保护人”。通过分析“余秋雨现象”中的两种反差现象,认为相对于成为民族文化“引渡者”的“天之重任”,从为余秋雨赢得极高声誉的历史文化散文作品中所体现的作者生命智慧看,给人以“身腰赢弱”、不堪重任的疑虑。尚需在“坚毅度”方面强化。  相似文献   

17.
快乐像一只蝴蝶,你刻意去追逐它时,总是捉不到,你安静下来时,它却会悄然落在你身上.能够快快乐乐、开开心心过一生,是每个人心中的美好梦想和永恒追求.尼采却说:"人生就是一场苦难."实际上,人生不如意之事也的确十之八九,我们只有"把黄连当哨吹——苦中作乐".孔子云:"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难道我们只有等到退休了,才能真正拥有快乐? 快乐是一种心灵状态,你不需要穷追不舍,它早已在你心中.只要你想快乐,其实你已经快乐.正如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所言:"假如你感到不快乐,那么所能找到快乐的方法,就是振奋精神,使行动和言辞好像已经感觉快乐的样子."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笑,你对它哭它就哭."好者为乐",只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和进取心,快乐就会无处不在,如影随形.  相似文献   

18.
《文学教育(上)》2014,(7):159-159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最近把自己20多年前出的《文化苦旅》作了增补和改写,推出了新的版本。而和之前所有的书都不同的是,余秋雨的新作不仅将在实体书店和网络书店上销售,还将放在微信上销售。余秋雨也因此成为“微信售书”模式的第一个吃螃蟹者。  相似文献   

19.
从教育学史到教育学术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用”为目的、向西方倾斜而自我否定的学术心态、公式化的创作方式和形式化地追逐西方学术新潮以便迅速在中国加以运用等的结合,是中国现代教育学的重要传统,它导致了中国教育学在文化上的双重隔绝:既隔绝于中国文化历史传统,也隔绝于西方文化历史传统。要改变这一状态并使教育学保持必要的文化张力,理应把传统教育学术纳入研究视野,从教育学史拓展到教育学术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余秋雨的散文是站在文化的角度审视过往的历史,是对种种文化现象的现实关注。已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课标版初中语文教材的《信客》,是《文化苦旅》中余秋雨个人比较偏爱的散文,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信客,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仅是中国人集体人格的积淀,而且是那时人们生存状态的聚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