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我有一名学生叫余颖,读高一,她能全文背诵高中语文(人教版)第—册第二单元的四篇课文《(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我与地坛》《花未眠》),她理应成为“名人”,所以别的班级也邀请她“巡回背诵”。我跟她说“:也许,全中国的学生中,只有你能做到……”就狭义的“学习成绩”而  相似文献   

2.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选了四篇散文:《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我与地坛(节选)》《花未眠》。看文章题目,四篇散文写的是四种景物:读文章内容.讲的却是一种心情——与自然对话.与自我对话。朱自清披着长衫踱步的背影、李乐薇身处山间小屋微笑的面容、史铁生坐着轮椅刻下的车辙、川端康成凌晨四点对花的凝视,是他们与自然对话的不同方式:渴望自由、寻找自由、收集自由、享用自由.是他们与自我对话的本质内容。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高中语文教材都选人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两文都用到了“点缀”一词。《荷塘月色》中的月下荷塘“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叉如碧天里的星星,叉如刚出浴的美人。”在这里“点缀”有装饰的意义,好像是有意为之,  相似文献   

4.
有经验的作家说,文章是"悟"出来的。"悟"是生活经验的积淀,是人性品质的历练。《我与地坛》堪称一篇文质兼美的佳作,作者那蕴含其中的启人心扉的感悟,犹如心灵之灯,引导我们进入思想的圣殿和艺术的至境。  相似文献   

5.
6.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主题是“关注科学”,本单元教学目标的头一条,是“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学习他们的创新精神:了解一些科学知识”。这样一个目标怎样去达成呢?当然,我们可以通过对《斜塔上的实验》《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宇宙里有些什么》《梦溪笔谈》等本的研读去实现头一条教学目标。但一路学下来,感觉还很不够。为此,我搜集了不少科技时,印发给学生拓宽视野,但从学习效果上看,学生对科学的激情似乎依然没有得到唤醒。  相似文献   

7.
文学就是塑造形象的艺术,即作家借助客观外物来体现自己的情感、理想、和志趣,使外物“人化”,使人的主观世界“物化”,达到主观情感与客观外物的和谐统一。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就是如此。  相似文献   

8.
有论者尖锐地指出:史铁生的眼泪使苏东坡的旷达显得浅薄。对此笔者不敢苟同,但不可否认,同属于困境中的突围.相较于苏东坡,史铁生所历经的心路也许更其艰难.且在对普通众生的精神引领方面更富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对“我”说—— 我喜欢白昼,明媚的阳光和漫舞的白云让我的心情洒脱闲适,微风吹拂起我追梦的勇气,毫无顾忌地填充着青春的傲慢与张扬。  相似文献   

10.
夏吉中 《学语文》2004,(4):4-14
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一文中有许多生动的比喻,其中一个是“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层山后退了一些。……”这个比喻非常生动的描摹出了破晓(入暮)时刻,光线逐渐加强(减弱),小屋逐渐明晰而突出(暗淡而模糊),群山则仿佛逐渐后退(前进)的景象。(加点词语可用括号内词语代替一笔者)但美中不足,从作者所作的比喻本身看,花蕊的本体肯定是山。理由有二:其一,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其二,花蕊绽开好像层山后退。但实际上,花蕊是雄蕊和雌蕊的合称,居花中间,它不会绽开,绽放的是花瓣,花瓣合称为花冠。(见右  相似文献   

11.
杨彬 《文教资料》2010,(14):13-14
文章作者通过分析史铁生在其散文《我与地坛》中对充满哲理的对于人生与痛苦的探索的心路历程,指出人与生俱来的局限是能力与愿望之间的永恒距离,生命的目的就是不断跨越困境的过程,即人生而在苦难中顿悟与涅槊——找到生命的真谛。  相似文献   

12.
一名今年夏天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的学生谈及中学语文课时说了这样一番发人深省的话:“语文课至少不能让学生厌烦,不能让学生一无所获。同样一个作者的文章,不同的教师教,对我的影响真可说是天壤之别。初中时学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这样一篇能感动学生的文章,老师作了一点客观的叙述,只说:‘这是怀念母亲的记叙文,读后要弄清楚叙事要完整,有头有尾。’课就这样流失了,心中未留下半点痕迹。她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讲一讲、轻描淡写地讲一讲与己无关的事。高中学史铁生的《合欢树》,老师教得激动万分,甚至把自己的坎坷遭遇坦露在学生的面前,用自己刻骨铭心的体验剖析史铁生的心灵倾诉,在大难临头,精神濒于崩溃的情况下,母亲是最无私最有力的支撑和抚慰。两年过去了,老师唏嘘的神情和文中一个个形象镌刻在我心里,我第一次认识了邻居的真挚情谊,我第一次感受到亲情的无私无价,‘悲伤也成享受’,那无言的悲痛常在我脑中萦绕。后来,我自己也去读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只有一种平面的感觉,缺少了老师教《合欢树》的震撼。老师教课总要有点打动学生心灵的话啊!”  相似文献   

13.
解读作品既要读出作,也要读出自己;虽可作多元理解,又万不可勉强了作。朱自清先生的散名篇《荷塘月色》问世已近80年,自30年代起就一直为各类教材所选用,其艺术魅力可谓历久不衰。然而,中的“我”,即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却长期以来被作“政治”化处理,许多人认为“我”是一个十分进步的知识分  相似文献   

14.
在我校优质课评议过程中,一位教师在课堂上“妙用教材的错误”引起了非议。  相似文献   

15.
窦桂梅老师是“新生代”特级教师的领军人物。短短几年时间,从《再见了,亲人》《秋天的怀念》《圆明园的毁灭》到《晏子使楚》,从“三个超越”到“三度”,窦桂梅老师越来越成为争议人物,毁誉不一。就在《晏子使楚》之后的座谈上,窦桂梅老师又语惊四座——“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文本我解读”,招来一片非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阳光搜索》2005,(3):12-13
四年前,我是武汉一个专门替父亲开夜车的“的哥”。  相似文献   

17.
刘树国 《山东教育》2005,(25):61-61
我原来在本村小学任教。虽说小村有点偏僻,但倒也图个清静。更令我得意的是上班去下班来无需任何交通工具,因为从我家到学校徒步而行最多只用4分钟,走得早几分晚几分的,十几年来还未曾误过大事哩!  相似文献   

18.
有些事情,在你的心里停留了很久,有时候好像已经忘却,却又常在一个始料不及的时刻,倏地蹦出来,抖落一身的灰尘后便如一道闪电般,要彻头彻尾地释放出它的能量与热度。常常是这样的,一件事情,一个想法,从它的产生到实践,总会花费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总是在一个不经意的时刻完成它的历程与使命。  相似文献   

19.
唐:<我与地坛>一文的教学给了我们许多启发.首先是教学突破口选得极好.课文的最后一句"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的确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处.  相似文献   

20.
张剑 《福建教育》2005,(1A):38-38
我曾有幸聆听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执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王老师紧紧抓住了“纹丝不动”这个重点词,牵一发而动全身,带动了整篇课文的教学,当时深深为他的大胆取舍、巧妙设计所吸引。时隔一年,我也要上这一课,决定借王老师的设计。一用。于是我找来王老师的上课录像,一口气看了好几遍,直至每一句话、每一个细节都熟记于心。我期待着也能精彩一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