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娟 《考试周刊》2013,(95):29-29
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已不再只是侧重于教师的讲解,而是转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生命课堂,课堂成为师生生命成长的空间。生命化的课堂教学就是创造师生共同发展的生命环境,从无知到觉醒,从成长到超越。  相似文献   

2.
教育活动是一种生命活动,师生关系是一种教师生命主体与学生生命主体互相沟通、互相融合的关系,是一种生命共在、相携成长的关系。它强调师生生命的关怀与保护,尊重与欣赏师生生命个体的自由表达,注重师生生命的相互交流与相互融通,追求师生生命的相互创造与共同成长。在师生角色方面,要由教师单一主体性走向师生主体间性;在教学方面,要由教学预设走向教学生成;在师生情感方面,要由淡漠走向互相关心;在师生交往方面,要由封闭性走向开放性。  相似文献   

3.
学校型学校构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师生实现个体生命价值,体验人生成功情愫。人的自由是否受到充分尊重,人的潜力是否获得有效激励,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是否充分生成,人的生命是否体验到深层幸福,这是学习型学校构建的努力方向和判断标准。从生命视角出发,学校管理者应摒弃纯管理的思维方式,关注师生的生命诉求,尊重师生的生命自由,提升师生的生命幸福,从而把学习型学校构建和师生生命成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个体和组织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4.
生命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价值追求和理想形态,它体现了生命应有的活力与张力。生命教学应强化生命的价值认识,体现生命的教育意义,唤起生命的情感体验,促进生命的健全发展。然而回归到教学实践中,无论是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设计、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教学评价的方式都严重偏离了生命教学发展的轨道。生命教学需要明确其目标,还原生命本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观照生命需要;建立良性互动机制,唤醒生命活力;改进教学评价方式,促进生命发展。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学校是师生展示生命活力的绿洲,那么这片绿洲上最靓丽的风景在课堂。课堂是师生生命成长的绿地,是师生共同学习与探究、展示与发展、情智相融共生的殿堂。让课堂充满情趣与诗意,充满智慧和生命的活力,一直是教育人孜孜以求的目标。从有效课堂到高效课堂到卓越课堂,随着实践探索的深入,我们发现,要真正整体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与师生生命质量,仅靠教学模式:之类的外显状态、外部着力是不够的,必须高度重视卓越课堂的文化构建。  相似文献   

6.
新基础教育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教学,认为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人生的一段重的生命历程,是师生生命成长的重组成部分。教学过程是否提高师生生命存在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参与者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生命教育,是指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而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因此,所谓生命教育,就是指教师帮助学生在认识和思考生命的孕育、生命的成长、生命的关怀、生命的价值等问题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实践活动,对自己的生命有良好的认识和感悟,从而使学生珍惜生命、欣赏生命、感恩生命、敬畏生命、激扬生命、关怀生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生命观。由是,生命教育是一种关注师生生命状态,丰富师生生命历程,激发师生生命潜力,促进师生生命成长,提高师生生命质量的教育。[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职场幸福感基于其生存状态,经历内心感动、文化道德创新和精神享用的过程。本文深入探讨当代教师体验职场幸福的源泉:自觉享用职场幸福;体验师生共同成长;欣赏千姿百态的生命样态;构建魅力德育模式等。提出当代教师要不仅欢呼职场幸福,而且要以满腔的热情积极投身到创造和享用职场幸福的过程之中,践行师生人道主义,溢流师生生命灵动与健康丰满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9.
生命道德: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命道德是调整人与生命关系的道德,其提出有利于生命更好地存在与发展。生命道德最基本、核心的意涵是关爱生命,包括给予生命、关心生命、尊重生命、认识生命、相信生命、敬畏生命、感恩自然、共生等方面。学校生命道德教育的侧重点包括引导师生在实践中认识生命,唤醒师生的生命之爱,培养师生积极主动的行动习惯,注重生命道德教育的载体建设。  相似文献   

10.
生长是每个人的权利,教育更应以生命的视角关照师生的成长。"百草园"应成为师生成长的沃土,滋养师生生命成长的乐园。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百草园小学从文化理念主张的确立、课堂教学的变革、教师团队的多元共长、校园生活的重构设计等方面进行实践研究,教育只有回归到生长的本身,才能更好地实现生命意义的回归。  相似文献   

11.
引导学生在学校教育中认识生活、学习生活,是班主任工作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班主任要学会改变,改变传统角色定位,转换角色意识,与学生在生活教育中形成价值认同;还要学会等待,在宽容、鼓励、信任中,走进学生的生活。只有走进学生生活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起点是爱。  相似文献   

12.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但长期以来,很多学生还是怕写作文,一听到写作文就喊头痛,提不起写作的兴趣。教师如何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成为目前中学语文教师关心的重要问题。积累丰富素材和在教学中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并教会学生体验感情生活才能提升学生作文兴趣和水平。  相似文献   

13.
论生命视角下的教师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的起点是“人”的教育,教师的责任是教人做人。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也需要关注教师的生命成长。在以往的教师教育中,我们过分注重教师的技能化培训,而忽视了教师生命的完善与发展。因此,要实现人的完整性,使之走向完美境界,就必须完善教师的生命价值,使其在帮助学生完整实现自己的同时也创造着属于教师自己的生命意义与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迈进了信息社会。信息技术深刻影响到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使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影响到师生关系。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思维方式的变化,要求教师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教学能力;学生生活方式的变化,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人际交往;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的趋势,要求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5.
Science learning environments should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make sense of and enhanc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disciplinary concepts. Teachers can support students’ sense-making by engaging and responding to their ideas through high-leverage instructional practices such as formative assessment (FA). However, past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teachers may not understand FA, how to implement it, or have sufficient content knowledge to use it effectively. Few studies have investigated how teachers gather information to evaluate students’ ideas or how content knowledge factors into those decisions, particularly within the life science discipline. We designed a study embedded in a multi-yea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 that supported elementary teachers’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ary knowledge and FA practices within science instruction. Study findings illustrate how elementary teachers’ life science content knowledge influences their evaluation of students’ ideas. Teachers with higher levels of life science content knowledge more effectively evaluated students’ ideas than teachers with lower levels of content knowledge. Teachers with higher content exam scores discussed both content and student understanding to a greater extent, and their analyses of students’ ideas were more scientifically accurate compared to teachers with lower scores. These findings contribute to theory and practice around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6.
同伴互助是人类活动社会性的体现,也是人类学习的重要方式.跨年级同伴互助学习是一种通过不同年级学生之间互相积极帮助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活动,具有情境性与探究性、开放性与持续性、互补性与全面性的特点.在师范教育中,基于学习经验层级差异的同伴互助能促进师范生完善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专业情意、优化专业生活,使师范生从教育的"...  相似文献   

17.
目前的初中学生最难教,初中教师最难当,初中校长最难做。缘何?因为教育观念莫衷一是、误区太多,初中学生又处于人生中的“多事之秋”,初中教师恰好处在教育系统链条中的“咽喉要塞”,初中校长更是置身于社会批评教育的“风口浪尖”当中。初中学生的鲜明特点在于强化“人生支点”的自我意识,初中教师的根本职责在于培植“人生支点”的坚实根基。初中校长的特殊使命在于扬起“人生支点”的前进风帆。夫如斯,不可不重视初中教育,不可不善待初中学生.不可不珍视初中校长和教师。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mixed-methods study, we examine students’ gratitude for their teachers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that gratitude for their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We report findings that gratitude for teachers (GT) is, in fact, a resource for students facing difficult circumstances outside school. More specifically, our hierarchical multiple regression models demonstrate that this form of gratitude decreases the nega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adverse life events and students’ life satisfaction. GT also decreases the posi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negative life events and students’ perceived stress. Then, we use coded material from student interviews to illustrate how they understand the ways that their GT helps them manage challenges in their personal lives. We conclude that students’ GT buffers the negative impact of adverse life events, because it helps students attend to the positive interactions and mentorship they have with their teachers and maintain focus on their future-oriented goals.  相似文献   

19.
目前的初中学生最难教,初中教师最难当,初中校长最难做。缘何?因为教育观念莫衷一是、误区太多,初中学生又处于人生中的“多事之秋”,初中教师恰好处在教育系统链条中的“咽喉要塞”,初中校长更是置身于社会批评教育的“风口浪尖”当中。初中学生的鲜明特点在于强化“人生支点”的自我意识,初中教师的根本职责在于培植“人生支点”的坚实根基,初中校长的特殊使命在于扬起“人生支点”的前进风帆。夫如斯,不可不重视初中教育,不可不善待初中学生,不可不珍视初中校长和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