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人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的最终实现离不开人的生命存在。生命,是实现一切教育的基础。我们语文教师要以人为本,切实落实增强学生生命意识这一理念,让学生们在成长中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最终实现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宗柯妍 《知识窗》2023,(4):102-104
生命教育是指对中职生进行生命意义、生命价值、生命责任等问题的认识与理解的教育,是将德育浸润到语文课堂,对中职生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文章探索将生命教育融入中职语文教学的实践,旨在促进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思考,防止学生出现消极面对生活、轻视生命的心态,学会善待他人,珍视生命。  相似文献   

3.
叶霖林 《知识窗》2020,(2):74-74
作为一种着眼于生命意义的价值教育,生命教育的目标在于鼓励人不断发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并逐步实现人生意义。语文课程不仅承载着传递知识的责任,还具有人文教育的功能,所以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教育青少年认识生命、体验生命、关爱生命、珍惜生命,已成为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而青少年的生活中却出现了"电子宠物"这一形式,本文将从生命教育的视角分析这一形式对青少年生命教育的误导,进而探讨了生命及生命教育的内容、特点及青少年生命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李长虹 《科教文汇》2007,(4X):147-147,149
教育青少年认识生命、体验生命、关爱生命、珍惜生命,已成为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而青少年的生活中却出现了“电子宠物”这一形式,本文将从生命教育的视角分析这一形式对青少年生命教育的误导,进而探讨了生命及生命教育的内容、特点及青少年生命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黎娥 《科学中国人》2014,(3S):174-174
近几年,校园自杀和伤人事件呈逐年上升趋势,沉重的现实不仅引发了众多教学工作者的思考。那么在聋校聋生对生命认识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现状?针对这样的现状,聋校语文教师又应该如何在小学低段语文课堂中渗透生命教育呢?  相似文献   

7.
在青少年心理危机渐趋严重的今天,初中古诗文教学应该遵循"以人为本"、"全人教育"的理念,充分发掘教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这是语文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作者尝试从"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自然"和"人与宇宙"这四个维度展开,在初中古诗文教学这渗透生命教育,以诗意润泽心灵,为生命加钙,使学生保持一种强健的生命意识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张莉  张焱 《中国科技信息》2007,(12):262-263
本文从对主体性教育的分析着手,认为生命教育是主体性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由此提出生命教育的内涵在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及敬畏生命;并提出生命教育可从生命教育目标制定、课程设计、教师素养提高,多渠道、多形式地予以实施。  相似文献   

9.
自杀已成为我国青少年死亡的第一原因,且低龄化严重。此现象折射出了当今部分青少年情感的荒漠,时生命的漠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纵然是多方面的,但是,我们认为,它与我国长期缺乏生命教育有关。那么,什么是生命教育?如何教育大学生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如何引导大学生走出对生命理解的误区?如何在更高层次上升毕生命的境界,追求生命的真谛?而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对大学生走向社会,勇敢面队各种挑战和压力,拥有一个幸福健康的人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生命之根,语文教学就是人类对美的挖掘,小学语文教学犹如浩瀚的大海,学生是小舟,教师的表达是浪花,小舟在浩瀚的大海中要想到达理想的彼岸,需要浪花的推进与帮助。学生高尚的人格、宽阔的胸襟、崇高的理想都是对生命意识的体现,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得当的教学手法可以驾驭好学生对生命的意识。那么,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才能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呢。下面我们就谈谈,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自杀已成为我国青少年死亡的第一原因,且低龄化严重。此现象折射出了当今部分青少年情感的荒漠,对生命的漠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纵然是多方面的,但是,我们认为,它与我国长期缺乏生命教育有关。那么,什么是生命教育?如何教育大学生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如何引导大学生走出对生命理解的误区?如何在更高层次上升华生命的境界,追求生命的真谛?而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对大学生走向社会,勇敢面队各种挑战和压力,拥有一个幸福健康的人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堂应该是进行生命教育的主阵地。加强生命意识的渗透,使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珍惜生命。生命教育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培养学生健全的生命观,接受生命,接受生命中的一切必然和偶然。在语文课堂上努力渗透这样的生命教育。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是完整的,完美的。  相似文献   

13.
陈雪梅 《知识窗》2010,(2X):52-54
关于青少年的各种悲剧愈演愈烈,这使我们沉痛地感受到他们对生命的漠视。文学就是人学,在现代大语文观下,语文即生活,活生生的人就是生活的主体,因此,重视生命对话,不仅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基础,更是以人为本,实现个体生命的提升和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视域的生命教育缺位与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在本质上是有生命的.然而,当代教育中生命的缺位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人的主体性和人的全面发展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由此,站在生命哲学高度上,反思当代教育中生命缺位的现象,从现实人的需要出发来构建生命教育的体系,探讨学校在生命教育中的应有作为,正是本文之主旨.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国内外对于大学生生命教育课题逐渐重视,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从生命教育的理论发展和实践经验的角度进行总结概述,并对大学生生命教育模式的创新做了积极探索,以期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潘美姬 《科教文汇》2010,(15):193-194
生命尊严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分阶段的。从"阶段论"的角度来谈论生命教育,可以尝试从传统生命教育的不足出发,强调当前生命教育要注意层层递进,注意层次的提升,从生命意识——生命价值——生命意志三个阶段论证生命尊严的形成过程,力求可以找到当前针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的践行途径。  相似文献   

17.
生命尊严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分阶段的。从阶段论的角度来谈论生命教育,可以尝试从传统生命教育的不足出发,强调当前生命教育要注意层层递进,注意层次的提升,从生命意识——生命价值——生命意志三个阶段论证生命尊严的形成过程,力求可以找到当前针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的践行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教育中生命教育是缺失的,我们的学生很需要补救式生命教育。在理解生命教育的基础上,加强生命教育,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生命科学知识的教育、感恩教育、挫折教育、性心理和性生理方面的教育、安全教育、人际关系的教育、生命观教育等。  相似文献   

19.
技校德育实效性不强的原因之一是:没抓住素质的本质——回归生命本体的教育。生命教育可提高技校德育的实效,生命教育可从生存意识、生存能力和生命价值升华教育三个层次进行教育。生命教育应注意形式与实质、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教人与律已、家庭、学校与社会五方面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张云浦 《科教文汇》2014,(14):177-179
近些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自杀现象普遍提高,青少年生命意识之淡薄、血的教训之惨重再次敲响生命教育的警钟。同时也暴露出当前我们实施生命教育实践之缺失。为此,本人尝试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与生命教育关系的视角,呼唤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努力探索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生命教育的策略及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