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破镜”能不能成像 一烛焰入在一焦距为厂的完好凸透镜一侧的确厂以外,毫无疑问,在凸透镜另侧的光屏上将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像。若是该凸透镜被打破成中间有裂缝,或是只剩下一半、或是中间被打了一个洞的“破镜”。将烛焰入在这样的“破镜”前能成像吗?实验告诉我们,若分别用以上三种各情况的“破镜”做实验(保持原物距u即烛焰到透镜的距离不变,且“破镜”在原完好透镜的对应处),在另一侧光屏上看到不是中间有裂缝的像,也不是半个像,更不是中间有一个洞的像,而是一个完整的像,且成像的性质与完好凸透镜成像性质一样,即在光屏上也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像。建议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可让学生亲自做一做这个实验。在凸透镜中间贴上细黑线条代替有裂缝的透镜,用黑纸片贴去半个或圆形黑纸片贴在中间以代替半个透镜和中间有洞的透镜。  相似文献   

2.
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初中自然科学的光学部分的主要难点.特别是成实像时的规律更容易混淆.教师经常是利用书本上的实验结果的表格让学生记忆,结果学生在3—4天内就忘了.因此,教师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科学的方法。掌握实验结果和规律。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我们常利用光具座进行实验教学,使烛焰、光屏置于透镜两侧,调整其高度,使三者中心置同一高度,改变物距,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利用光屏中央是否能接受到清晰的像来确定像的虚实,根据光屏上所成像的大小来判定像相对于物是放大还是缩小,这样做既形象又生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是在处理当“u=f”时不成像;“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时,其实验的精确程度很难控制(因“火苗”晃动,仪器本身的精度等原因),为帮助学生记忆,并加强对其规律的理解和应用,我们也可以利用透镜成像作图法(初中不作要求,但通过作图能有效地帮…  相似文献   

5.
知识网络 透及其应用{透镜{凹、凸透镜及其对光的作用 焦点、焦距、光心、光轴 三条特殊光线 凸透镜成像规律{成像规律及五种成像情况(大小、正倒、虚实) 应用{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眼睛 倒立放大实像:投影仪 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  相似文献   

6.
同学们都知道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凸透镜的光路图中有三条特殊光线,掌握这三条光线的具体传播情况,不但对掌握凸透镜的光路图的画法有帮助,同时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作图法的得出也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通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只要弄清这三条特殊光线传播过程,许多光学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7.
透镜成像及其应用问题比较抽象,学生不易掌握,尤其是倒立、正立,实像、虚像,放大、缩小等,很容易出错.但若能条分缕析地把知识点理清,问题也能较好地解决.本文对此作些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对于一般情况下的凸透镜成像问题,大家已了如指掌了。那么在特殊情况下的凸透镜成像又有何特点呢?有没有规律可循呢?下面我们就对凸透镜在特殊情况下的成像问题作以简要的归纳例析。希望大家能从中受到启迪,提高求解此类问题的能力与技巧。  相似文献   

9.
物理教学中,透镜成像一直是教学中的重、难点,而研究透镜的成像规律有两种方法:①作图法,就是作出三条特殊光线,利用作出的图像进行分析;②公式法,就是利用公式1/u+1/v=1/f研究u、v、f的关系.这两种方法可以解决透镜成像的简单问题,对于透镜放大倍数及动态分析问题的解决就略显不足.现介绍一种新方法:图象法.这种方法浅显易懂,便于掌握,能够灵活处理上述问题.若透镜的焦距为f,物距为u,像距为v,则建立  相似文献   

10.
几何光学的中心问题是成像问题.即研究物体经过光学元件后的成像规律。在中学阶段遇到的主要的光学元件是薄凸透镜、薄凹透镜和面镜,而在初中阶段遇到的光学元件主要是薄透镜,特别是凸透镜。凸透镜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如照相机、电影、放大镜、望远镜等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来制造的,  相似文献   

11.
刘军 《物理教师》2011,32(1):43-45
如果把薄凸透镜对切拉开,或者截去中央部分后再粘合起来,或者对切后将其中的一部分沿主光轴平移,讨论点光源通过这些对切透镜的成像规律或干涉问题,其涉及几何光学和物理光学知识,此类问题综合性较强,弄清它们对理解透镜成像规律和相干条件的应用是很有帮助的,下面就讨论几种对切透镜的成像和干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凸透镜成像作为光学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一直是中考的必考点,同时也是以难点呈现在众多中考考生面前.所以有关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应用的突破,以及怎样让问题能直观呈现在学生眼前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运用数学手段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五种能力之一.因此,平时在教学比较充分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巧妙采用数学方法和技巧分析解答物理问题,不仅能使问题具体化、简单化,也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再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快了破题的速度,使问题能得以迅速求解,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拓宽了解题的思路,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到运用知识的乐趣  相似文献   

14.
正探究性实验就是用探究的形式来组织学生进行的一项实验教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究的环节,体会科学知识的发现过程,从而达到领悟科学研究方法及对科学知识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的目的。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改变了过去由教师包揽教学的局面,给了学生更多的思考、探索、实践的时间和空间,训练了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激励了学生的个性,调动了学生的已有经验,体现和提高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思想和研究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建模能力,展示了学生的研究思路和才能,延伸了  相似文献   

15.
<正>科学探究既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又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课程标准》提出:科学探究的问题可以是学生提出的,也可以是教师提出的。即探究教学是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6.
正图象信息题是指由图形、图象及易懂的文字说明来提供问题情景的一类问题,它是近几年所展示的一种新的题型。这类问题题型多样,取材广泛,形式灵活,突出对考生收集、整理和加工信息能力的考查。解决图像信息问题的关键是抓住"识"、"用"、"建"三点,具体做法:1."识":(1)先整体阅读,对图有一个整体了解,进而搜索有效信息;(2)关注数据变化;(3)注意图表细节的提示作用。2."用":通过认真阅读、观察、分析图表,获取信息。根据信息中数  相似文献   

17.
一、探究目的及问题的提出本节的教学目的除了让学生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外,还有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物理思维能力以及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增强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勇于探究自然中的物理。本节内容是初中教学中的疑惑较多、知识结构较难  相似文献   

18.
1 概述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高中阶段学习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内容,当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时,物体所成像的位置、大小和形态(倒立或正立)也会同时发生变化。利用Flash MX动作脚本语言实现的强大交互功能,可实现在课件中用“蜡烛”作为实验物体,当使用者用鼠标拖动“蜡烛”时,该“蜡烛”所成的像会随之发生变化,表现真实准确的实验过程,使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问题教学法,指的是老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启发学生善于和敢于提问,即围绕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结合学生思想认识上模糊的甚至错误的观点进行教学,通过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魏俊杰 《成才之路》2009,(14):75-76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认为:“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因此,要想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给学生想的时间,问的权力。说的机会。创的激情。爱的关怀。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有关教学内容化作问题,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有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达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养成良好心理品质的问题教学法无疑是历史学科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运用问题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