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场球解惑     
近代网球运动,需要网球选手们在底线与中场具有完善的进攻能力。这种能力往往能够决定比赛的胜负。利用带有侵略性的底线击球,或者发球上网战术,虽然能够让他们的对手麻烦不断,但无论是一发还是二发,都不足以很有把握地得分,这样容易在比赛中失去主动,也就意味着  相似文献   

2.
在上海旗忠网球中心,一周里每天观摩两场双打比赛,不知不觉就会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大师们发球后的上网路线是怎样的?""在网前何时该截深,何时打对手脚下,何时打向空当?""本方网前球员如何干扰诱骗对方底线球员?""抢网时应该把球打向哪个位置?"……带着这些问题细心观察,在现场很容易就找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3.
双上网 vs.双底线二对二练习 21方法:网前二人,底线二人,进行截击与底线抽球的对抗练习。教练在网前球员的场地后方喂球,由站在底线的球员开始击球。对抗进行中,站在底线的球员也可上网进行攻击。注意:遇到发球出色的对手,而己方接发球技术不太好时,为使自己的接发球局不至于溃败,最初可以采用双底线站位。  相似文献   

4.
网球运动员为了在比赛中争取主动,大量采用了发球上网的战术。要使发球上网战术奏效,除发球需具备足够的威力外,还要求运动员发完球后尽快冲向前去,抢占网前有利的进攻位置,以便进攻或伺机直接起拍扑杀。但由于发球技术不正确,结果,球往往抛得太前,身体重心过分前倾,导致发球下网,而直接影  相似文献   

5.
《网球天地》2012,(10):126-126
很多擅长底线的球员上网截击时会感觉很不舒服,这需要你首先要在思想上接受上网战术,熟知它的优点。要知道,你来到网前后,与对手的距离减少了一半。这意味着当你在网前截击时,  相似文献   

6.
ATP的流派     
在ATP注册的球员有一千多名,法国人格罗斯让是其中之一。他24岁,是法国网球界近来颇引人注目的人物。2001年,格罗斯让成功地通过两次大赛让人们认识并熟悉了他。年初他与同胞克莱门特近四个小时的拉距战让许多行家认定这又是一位底线的天才,然而到了大师赛巴黎站的比赛时,他强劲的反手抽球及妙不可言的网前截击又令观众看到埃德博格的身影。今天,或许没有人会再对网球选手下什么发球上网或底线防守型的定义了,格罗斯让在不问的比赛及不同的对手中采取了最合理有效的打法,结果成功地令自己的世界排名达到第四位。正所谓“球技无定论、打法无界限”。 不过在实际比赛中职业选手通常采取的打法仍是有规律可寻的,就好像在90年代,提起发球上网便想到埃德博格与纳夫拉蒂诺娃,而张德培与桑切斯就是最好的底线防守的典范。如今,发球上网与底线进攻依然是网球运动两种传统打法。前者打法简单明快,观赏性强、后者则能充分体现球员对网球运动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网球》2006,(1)
相比单打,双打的发球局更难破,特别是遇到一对发球出色的组合。如果当时双方的比分咬得很紧,局分来到5-5,彼此都没有破掉对方发球局,这时就是该果断调整战术的时候了。其中一种行之有效的破发办法是:接发球时的双底线站位。具体好处有以下几点:让对手找不到攻击目标如果你们采用一网前一底线的常规站位,一旦让对手捕捉到中高位截击的机会,那么对于他们而言,无论是集中攻击你们中的任何一人,还是攻击你与同伴在网前与底线之间留下的空档,都是非常致命的。相反,如果你们采用双底线站位,对手会因  相似文献   

8.
波利泰尼 《网球》2010,(6):104-106
1 与搭档交流 在每一分之前确定战术非常重要。像我们职业球员.发球的球员和网前的人,都会相互交流。比如:我要发向对手的正手,然后你可以偷袭.或者,比如说.我上网得分。我觉得业余选手.他们都是各打各的.没人和别人说:“我们用这种技术.因为我觉得对手反手弱.所以我发他的反手。”必须养成在每分之间进行交流的习惯。特别是很难打的时候.或者是觉得不对劲的时候。  相似文献   

9.
一、对发球方采用双上网战术的接发球局对策: 双打发球方采用双上网战术者,多是发球具有相当的攻击力,同时可以为网前创造进攻条件,两人在网前抢攻比较默契的配对。此种发球局战术先进,给接发球方造成很大的压力,接发球方应精心地研究对策。 (一)接发球局反抢的战术:  相似文献   

10.
现代网球运动需要运动员不只是底线,还包括中场,都应具备完善的技术和进攻战术。现代优秀选手,可以通过强有力的底线进攻或发球上网等技术,来迫使对方处于被动。但是如果此时,这名选手不能用第一次或第二次截击来获得该分的话,他将失去先前的主动局面。在这样的比赛过程中,该得分而没能得分的选手.往往会逐渐失去进攻性和信心,最终导致其选择消极战术。  相似文献   

11.
双打比赛中,牢牢保住自己的发球局,强化本方的接发球局争取破发,是比赛胜负的关键。在接发球局采用接球后上网的战术,对于攻破发球局比较有利。 那么,怎样在接发球局上网进攻昵?高水平的双打比赛中,雁行阵对雁行阵的打法较少见,采用发球上网以平行阵对雁行阵的打法最为常见。这种战术模式下,采用平行阵的发球方占绝对优势。处于被动地位的接发球方,若想扭转不利局面,最好选择在接发球后也即刻冲上网前,将比赛引入平行阵对平行阵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网球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现代网球朝着更加积极主动、技术全面、战术多样、特长突出的方向发展。谁积极主动进攻 ,谁就将赢得比赛 ;因此 ,比赛双方的选手都力争抢先上手 ,或积极上网 ,或猛攻对手薄弱部位来争取比赛的胜利。但无论比赛双方的哪一方 ,在比赛中的攻守都是经常转换的———一会主动 ,一会被动 ;一会能抢到网前 ,一会又被迫守住底线…… ,故打好网球穿越球的技术在被动时显得尤为重要。本方所要阐述的就是在比赛中当自己处于底线 ,对方上网截击的情况下 ,如何打好穿越球。1   打好网球穿越球的条件1 )智取。打穿越球不一定速度…  相似文献   

13.
如果无策略地盲目上网,结果很可能是眼睁睁地被穿越。网前打法不仅要技术精良,还要战术实用。一般的网前进攻的情况是,发球上网、前移进攻随球上网、接发球上网,或者在对方失去平衡时凌空抽击等。总之,如果没有积极的上网意识,就不可能打好网前进攻。  相似文献   

14.
桐桐  老金 《网球天地》2014,(9):122-123
我们通常会看到职业双打选手,可以很默契地完成网前和底线的切换,不会轻易暴露场上空当,而且搭档双方还会在比赛间隙,不断通过沟通和交流部署战术,并根据场上情况改变战术,在比赛中游刀有余。他们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以发球方网前选手在比赛中的主导作用为例,李连鹏教练为我们做了以下讲解。  相似文献   

15.
始终掌握攻击主动权(28) 方法:以多变的一发令接发球者回不出带有攻击力的球。注意:无论单打还是双打,保住自己的发球局对于比赛胜负至关重要。在自己的发球局中,应尽可能采用发球上网战术,但如今大多数球员在发球后很少上网,都习惯于稳守后场,这也许是由于当今选手都比较擅长底线抽击的缘故。  相似文献   

16.
升级     
《网球》2013,(8):16
网前决胜想扭转和对手底线对抗中处于下风的局面,或者想突然改变比赛的节奏,那你可以大胆尝试来到网前,以截击和高压等方式来取得这一分的胜利。不过,为了不给对手送上"穿越大礼",你在上网后应该做好以下准备。1)找到合适的位置。上网是一把双刃剑,有可能一剑封喉,也有可能一败涂地。在网前找到合适的位置是取胜的关键。通常,越靠近球网,留给对手回球的时间越短,但对付对手挑高球的难度越大。一旦来到网前,需要根据自己前一拍击球的角度和线路,来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位置。2)处理好第一拍截击。从底线跑到网前后,不要总是想着一拍就结束战  相似文献   

17.
Chris  Evert  深泽编译 《网球天地》2010,(9):144-144
我做球员的时候,从来不惧怕身材高大的对手,甚至愿意和她们交手。高大的选手,一般都拥有出色的发球,只要能够接好她们的发球,自己获胜的机会就非常大。高大选手往往灵活性较差,不擅长处理低球,因此,只要打她们不擅长的球,让她们无法进攻,自己的胜机将大为增加,而对高大选手来说,矮小的对手移动灵活,他们常用的战术则很难被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8.
挑高球在网球基本技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随着网球进攻型战术的发展,面对双打比赛中双打网发球抢攻战术的广泛采用和在快速场地上单打比赛网前战术比例的增加,作为对付网前进攻的重要武器之一的挑高球技术就更显得重要。它已由过去单纯防守性的  相似文献   

19.
在双打比赛中,很多选手不习惯或者不喜欢使用双上网战术,主要是因为网前技术不好,所以不敢上网。可在双打中,要想取得比赛的主动权,就必须拥有很好的网前技术。除了平时勤于练习,还要在比赛中通过创造上网机会进行练习。职业高手打双上网战术都是从前后站位开始的,大多是迎前打反弹球后随球上网,然后形成平行的双上网站位打法。除了迎前打反弹球之外,还可以挑高球或打过网急坠之后跑到网前,这种打法非常奏效。比如,右手握拍选手,如果能够挑出直线上旋高球,对方底线球员跑去补救,  相似文献   

20.
在双打中,抢网是压迫对手最基本的方式,也是一项充满乐趣的战术。对你来说,它可以帮助你跑位,使你打的更富有侵略性、更出其不意。对你的对手来说,抢网会让他们倍感不安,因为这其中充满了不确定的因素。特别是你在比赛一开始就抢网,会让对手觉得不可捉摸。考虑到你可能会随时出来抢球,他们会犹豫回球的方向。当回球者一只眼睛注意着站在网前的球员,另一只眼睛却盯着底线时,他会打出很多失误球。他也可能会试着回击的更有力量、更富角度,但结果却是:更多的失误。当对手有了心理阴影,你甚至不用真的去抢网就轻松赢得这一分。对于观众来说,谁会为精彩的抢网而吝惜掌声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