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有人说。人跟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就是人会问“为什么”,而动物不会。  相似文献   

2.
课堂提问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巧妙的教学艺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以及实现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呢?一、改变教学方式,转变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发问  相似文献   

3.
我教《沁园春(雪)》一课,讲到其中“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时,把毛主席如何将静止的群山和高原写成象有生命的银蛇、腊象一样,在冰封雪飘的大地上舞动、奔驰,作了详细解释;并指出这里采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表达了无比丰富的想象力。课后,有位听课的同志向我提出:毛主席为什么在这里要把静的写活,表达了什么样的一种思想感情呢?经他一问,我发觉自己对教材钻研得没有深透。再下班一了解,果真学生只知道“是什么”,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怎样怎样是拟人手法”,不知道为什么要运用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的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为此,不少教师在朗读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的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为此,不少教师在朗读指导上做了有力的探讨:技巧指导、范读引领、引读渲染、关键词导读……但是,这样的朗读指导是不是依然牵着学生的鼻子?是不是缺失了学生个体独特的情感体验?我们先来看看两位青年教师在教学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下《黄河的主人》的朗读指导片段。  相似文献   

6.
小朋友们开始学写话的时候,写出来的东西往往总是空洞洞的,如脱(tuō)水的海绵(mión)一样干燥(zào)。怎样才能使你的写话变得生动形象呢?今天,翟教练就来给大家指点迷津。请看下面一段写话:放礼花了。我小心翼(yì)翼地点燃(rǎn)捻(nián)子。  相似文献   

7.
8.
1.为什么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叫"独占鳌头"?因旧时皇宫的石阶前刻有鳌(大鳌)的头,考中状元(科举考试的第一名)的人才可以踏上。所以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就是"独占鳌头"。2.为什么说一个人不知变通或不能通融说"版版六十四"?  相似文献   

9.
前段日子,我到某小学调研,巧遇我教初中时的一位学生——现在应该叫她吴老师。那时,我教生物.她是班里的生物课代表。课余,交流教学体会时,吴老师直言不讳地说:“我最烦五(3)的崔同学,他总是问个不停,课堂上就他爱提问题,干扰我的思路,影响教学进程。”  相似文献   

10.
我的孩子今年上三年级,由于我和爱人上班是早出晚归,孩子由我父母照顾,因为是独生子女,外公外婆、奶奶爷爷格外宠爱,孩子也就越发顽皮任性,在家经常打破东西,不讲卫生,对长辈们也不怎么礼貌,像个小皇帝自以为是,我们作为家长非常担心。到学校去了解,老师和同学都说他还好,虽说成绩一般,但也能遵守纪律,团结同学,我们有些不知所措,怎么“家里家外”两个样?四川成都家长王明笔者在对学生进行家访的同时,经常听一些家长!"#$%&’()*+,-./0,23456789:;<=>,@ABCDE,GHIJKLMNOPQRSTUV。XYZ[\:^_‘abcdefg内的表现却恰恰相反,他们尊敬老师…  相似文献   

11.
“原子和原子核”普通物理教材中的最后一部分,学生通过前面课程的学习,已初步掌握了比较系统的物理知识,也掌握了一些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他们学到这一部分时,自然试图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去解释遇到的各种现象、规律和种种问题。但是由于这部分内容教材写得比较简单,这就使学生的求知欲望受到了限制。本人多次讲解“原子物理学”这一课程的教学经验,下面介绍对原子物理学中的几个“为什么?”问题的解答,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学习数学,要讲究方法,但是,学无定法,因人、因事而异,要靠自己在实践中去总结。然而有一条却是共通的,就是要学会想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比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不等式(组)等知识时,就可以提出如下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为什么是一个奇妙的词。仔细阅读本期的内容,你会发现,多问几个为什么,跟着问号去探索,就会收获快乐的发现。电从哪里来?为什么会停电?童心闪亮栏目《探  相似文献   

14.
谭柳青 《教师》2012,(19):45-46
虽然过去5年多了,但这件事令我记忆犹新:一天早上,我送孩子上幼儿园.在不足1千米的路上孩子接连问了我三个“为什么”,作为教师的我还真有点“解释”不了。第一个是:“为什么天亮了天上还有月亮?”第二个是:“为什么幼儿园全是阿姨老师,没有叔叔老师?”  相似文献   

15.
今天看到读初二的小侄女做这样一道题:(x+y+z)2=___。她几乎不假思考就写出了以下解答:(x+y+z)2=((x+y)+z)2=(x+y)2+2(x+y)z+z2=x2+y2+z2+2xy+2yz+2zx看到这个解答我心里很高兴,但身为数学老师的我忽然意识到有什么地方不太对劲:为什么这么快?于是,我将这道题稍加变化,给小侄女出了另一道题:(x+y-z)2=___。  相似文献   

16.
近日听一位教师执教“圆的认识一课。引出课题后,教师组织学生将一个小圆片进行对折,量出折痕的长短,从比较折痕中引出圆半径、直径和圆心的概念。应该说这样的教学设计中规中矩,倒也无可厚非。但在仔细观察学生量折痕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对圆十分熟悉,毕竟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生活中他们对圆早已是司空见惯。有些学生不但知道圆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也知道如何利用圆规画出一个合乎要求的圆。一学生悄悄说:“直径和半径的长短其实听听名字就知道了嘛,这些有什么难的?我早已经会了。”看他们熟练地对折圆片,并测量圆直径和半径的长短,我…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大多数家长不约而同地有一种理想,就是把孩子教育得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家长们不断地“设计”孩子的行为,规范他们的思维,不许他们有任何“出轨”的举动,尤其不许频繁地问“为什么”。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们丧失了天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和想象力。好奇心能更近地接触科学,改变人生美国著名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并不聪明,但他对一切都充满了好  相似文献   

18.
19.
星期天,我和儿子路过市博物馆。儿子看到里面有不少人,大概是出于好奇心的缘故,提出要到里面去看看。我答应了他的要求。走进博物馆,我一下子被里面的字画吸引住了,慢慢地走着,细细地看着。儿子可没这个耐心,刚进来时还有些新鲜感,可这种新鲜感没保持几分钟,接下来就走马观花似地在里面跑了一圈,一个劲地催我快离开。我怎么也搞不明白,刚才明  相似文献   

20.
人的思维开始于问题,学生的思维也是伴随着层出不穷的问题而展开的.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教会学生学习数学、运用数学,教会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要真正在"导"字上做文章,引导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有所创见.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只要有一点是新的东西或是自己的东西,哪怕并不完善,也要给予鼓励.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要一点应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