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公牍文为古代朝廷、官府使用于公事往来的文书.按理说它是应用文而非文学作品,表现出实用性、政策性、清理性、简练性等特征。但由于中国古代的官吏.多半是具有文学素养的文人,公联文的发展与嬗变.往往与文人擅长写作的文学散文密不可分.因此,许多公牍文又同样可以当作文学作品来观赏.本文正是从以上情况出发.探索其继承、发展轨迹.总结其写作特色.用以作为后代会联文的写作借鉴.  相似文献   

2.
"谀墓"者,即撰碑者为迎合死者亲属称美死者的心理需求,在为死者撰饰终之文,刊述死者生前操行、德履时多夸大、溢美之辞。清顾炎武于《日知录》卷十九《作文润笔》条中有言蔡邕谀墓。蔡邕是否谀墓,本文从其具体碑作、撰碑的历史背景及人们赋予墓碑文的功用等方面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地方性的下行公牍文,教文既有公牍文的一些特点,又有自己独特的文体特点。从教文的创作动因来说,因实用性而起,以及由此带来内容的琐细性和实施的及时性等。由于写作者身份地位的特殊性,占有绝对的话语权,往往以俯视的心理看待属下及群众,形之成文,自然气势充沛,有一种不可置疑的权威性。但由于"教"之含义所决定,许多教文使用循循善诱的说理方式,令人折服,具有劝谕性。在长期的教文写作中,不仅形成了一种外在的固定模式,正文部分还积淀了一种内在的写作模式,这与教文的写作者大多是封建社会所标榜的廉吏、清官有关。  相似文献   

4.
在汉帝国长日渐落的余晖中,蔡邕创作的碑志文无疑是其中最绚烂多姿的绮霞。由于受时代风气影响,蔡邕的碑志文虽然在思想内容上有一定的谀墓之弊,但从艺术成就上,已具备固定的形式和完备的体例,并且章法谨严、语言古朴典雅庄重、句式工整、趋于骈偶化,且在内容上多化用典故,从而开创了后世碑志文体的固定体例与语言风格,在碑志文体发展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郝昌 《华章》2008,(17)
其实在蔡邕对权贵方式的变化过程中,已经看出蔡邕的原有儒家道德信念在动摇,他已经向权贵让步妥协了.如果按照以前密告奸臣的做法,蔡邕便早早地将王智这种小人给密告了.从更进一步说,蔡邕已经向恶人妥协了,而他的的这种转变很大程度上来自蔡邕懦弱和多疑的性格.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读蔡邕著作并参照后人研究成果,对蔡邕在天文学方面的工作予以整理、论述,指出蔡邕在续补《汉书.律历志》、编写《乾象历术》等工作中充当了重要角色,在中国古代天文史中应占有一定地位.  相似文献   

7.
蔡中郎博学善文,为汉季称最。其集中碑文几过大半,《文选》选郭林宗。陈仲弓两碑文。其文辞精雅,对后代碑文影响深远。高步瀛《两汉文举要》“郭有道碑”后注:“李申耆曰:‘表墓之文,中郎为正宗’。”今撰文具体述论蔡邕所作碑文。 东汉文人多作碑诔之文,而蔡邕为众作者之首。刘勰《文心雕龙·诔碑》评曰:“自后汉以来,碑揭云起。才锋所断,莫高蔡邕。观杨赐之碑,骨鲠训典,陈郭二文,词无择言。周乎众碑,莫非清允。其叙事也该而要,其级采也雅而泽。清词转而不穷,巧义出而卓立。察其为才,自然而至。”蔡邕碑文涉及后汉诸色人…  相似文献   

8.
教文辨体     
教文是我国古代社会地方政府所颁发的地方政令,属于公牍文中下行公文的一种。它是伴随着社会政治生活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等级制度和礼仪文化的产物。它与其他下行公文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如教文与令文在字源与字义、写作者的身份和实施的范围与对象、体制以及行文措辞、内容等方面,都不尽相同。同时教文与命文、谕文、诰文、诏文等也有异同点。  相似文献   

9.
蔡邕的《铭论》是对铭体发展史的首度系统总结,其《铭论》体现了铭体文的载体意识、功用意识。他的碑铭文对歌功颂德类铭文前散后韵体式进行了规范,后人纷纷仿写他的碑铭文。  相似文献   

10.
奏疏是中国文学史上特有的一种文体现象,它是历代朝臣对君王上书言事的一种重要载体。因此,廓清其发展演变的脉络,洞悉其思想涵盖、表达方式、体制功用等,对我们深入研究古代的公牍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