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成功的对话描写,对展示人物的身份、神态、情感及内心世界,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太史公司马迁就是这方面的高手,他极其善于通过对话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思想,让"千载上死人,懔懔恒如有生气"。《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蔺相如的出场首秀是他与赵王之间的三问三答。这场对话出现在赵国与秦国之间  相似文献   

2.
杨紫 《高中生》2013,(1):8-9
语言描写是一种通过对人物对话、独白及语气的描写,来表现人物身份、思想、感情和性格的描写方法。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独白是反映人物心列活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陈煜 《现代语文》2006,(5):20-20
司马迁的《史记》以记述人物为主,通过描写人物去展现广阔的社会历史画卷,笔法精练,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中学语教材第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中选取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历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名篇,篇中成功地刻画了蔺相如和廉颇两个历史人物。蔺相如的智勇双全、深明大义,廉颇的骁勇善战以及知错就改的可贵性格分别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三件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司马迁着力从语言和行动两个方面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技艺高超,使人物鲜活生动,如在眼前。这篇章中还涉及到一些其他的人物,其中,“秦王”的形象尤其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4.
“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这是陆机在《文赋》里总结的写作经验。传记文学里写人物的对话也是如此。“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这是司马迁提炼的最能表现蔺相如思想境界的内在美的精粹的语言,是蔺相如的精种品质的升华,是他一切行为的思想基础,是全篇中最关重要的一句对话。  相似文献   

5.
《廉颇蔺相如列传》对廉颇和蔺相如的刻画主要采取了两种手段,一是欲扬先抑,利用多种反差突出主要人物的性格。二是抓住细节,通过重笔描写突出主要人物的性格。  相似文献   

6.
语言描写包括人物对话、独白的描写。对话是人物之间的谈话,独白是没有谈话对象时人物的自言自语。古人说言为心声,也就是说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  相似文献   

7.
自学目的认识蔺相如的爱国精神和廉颇知错即改的品质,学习通过故事描写人物的方法。自学引导1、了解有关背景《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第  相似文献   

8.
[写作指导]什么是语言描写?语言描写,指的是对人物对话和内心独白的描写。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应当切合他的身份、阅历,反映他的思想感情。描写人物的语言,意在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它能传达思想、交流情感、突出人物性格特点,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内容。很多时候它是以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形式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而现今小学生关于对话的描写质量却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一、形式单一,不管是什么样的人物、在什么样的场合,  相似文献   

10.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中最多、最重要的描写,是人物的对话描写。作者通过人物的对话展开故事的情节内容,展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丑恶,展示了贾雨村和门子两个人物各自鲜明的,同时也是卑劣的思想性格。在“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的整个过程中,话说得最多的是门子。门子是...  相似文献   

11.
“作文中的对话”是指作文中的人物互相对答交谈的语言;有人把它叫作“对话描写”、“人物语言描写”。“对话”是塑造人物形象、发展故事情节、表达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要写好对话,必须把握住人物的个性,必须把人物之间的关系和话是谁说的、怎样说的都叙述清楚。 鲁迅的杂文《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主要借助对话,刻画了三个人物形象,揭示了三种人的处世哲学和态度。聪明人世故、圆滑、怕事、随机  相似文献   

12.
人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学习或者活动的,为了表现人物的思想或性格,往往需要通过描写环境来烘托。那么,如何借助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呢?同学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环境描写烘托人物的情绪。人物生存离不开具体的环境,而特定的环境总是能烘托人物伤心、悲  相似文献   

13.
山姆·谢泼德是当代美国戏剧的先锋派剧作家。他的普利策奖获作品《被埋葬的孩子》是一部以"被隐藏的丑闻"为主题的悲剧作品。剧中通过描写人物与居住环境的绝缘、人物心理的异化以及人物对话的荒诞与陌生化,揭示出这个家庭矛盾被激化的根源,同时也体现了各人物之间的畸形关系与不可调和的家庭矛盾。  相似文献   

14.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我国第一部传记文学。汉以前的历史散文主要是写历史事件。《史记》则以记述人物为主,通过描写人物去体现历史事件。这是由历史散文进到传记文学的一个重大发展。《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为其七十列传之一,成功地刻划了蔺相如和廉颇两个历史人物。这篇传记,不仅有较高的史学价值,而且在人物刻划上也有较高的文学成就。  相似文献   

15.
侧面描写,顾名思义,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又称间接描写,是指文学创作中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描写对象的写作方法,是记叙文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它与正面描写相结合,可以让塑造的对象更加血肉丰满,形象生动。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运用侧面描写的方式塑造人物形象,如《烛之武退秦师》中佚之狐向郑伯举荐烛之武出使秦军,通过他人之口来反映烛之武的才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缪贤向赵王举荐蔺相如出使秦国,通过他人之口再现蔺相如的气魄。这些都收到了"未见其人,先识其胆,先闻其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在描写人物上有极高的艺术成就。正如韩兆琦先生在他的《司马迁与(史记)》中所言:“从文学的角度讲,《史记》第一次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给人们展现丰富多彩而又各具个性的历史人物。”(见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六册111页)《廉颇蔺相如列传》就是一篇较好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的范文。该文通过记写“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欢”三个故事,着重塑造了占居矛盾主导地位的机智勇敢而又深明大义的封建时代的爱国者形象——蔺相如。  相似文献   

17.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史记》七十列传之一,成功地刻画了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个历史人物。本文就蔺相如形象的刻画进行粗浅的分析。一、通过典型事件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蔺相如的一生行事极多,不可能一一罗列,只能选择最典型的事例对人物形象进行刻画。司马迁选取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欢”三个典型故事。仅仅通过这三个典型故事,就已经把蔺相如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使他的“智”和“勇”跃然纸上。在“完璧归赵”这一情节中,蔺相如首先有审时度势之智,“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  相似文献   

18.
师:《将相和》一文中,通过“完壁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等三个小故事,在我们面前塑造了蔺相如、廉颇等人物形象,这些人物骨肉丰满、性格鲜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想请同学们说说你最喜欢哪位人物,并请你谈谈喜欢他的理由。(在我的思想准备中,为学生提供了两个答案———蔺相如、廉颇。可是学生的答案却让我始料未及……)生A:我喜欢蔺相如,他在文中的三个故事中表现出来的机智勇敢、不畏强暴、能顾全大局的精神让我钦佩。生B:我喜欢廉颇。他在沙场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立下显赫战功;虽然他一开始居功自傲,处处为…  相似文献   

19.
文本是丰富多样的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要因人而异 ,因材而异 ,不能恪守成规。下面几种对话形式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一、朗读不少文本的人物语言精辟深刻 ,生动传神 ,对人物的思想性格的描摹刻画可谓是入木三分。比如《荷花淀》的“夫妻话别”一节 ,将水生嫂的温柔体贴、深明大义的形象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守财奴》中老葛朗台抢夺金匣子和逼弃继承权两节 ,像刺破了麒麟皮的马脚一样将老葛朗台的贪婪暴露无遗 ,让读者享受到美的极致。再如《触龙说赵太后》中触龙与赵太后的对话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与秦王的对话、与…  相似文献   

20.
《廉颇蔺相如列传》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将相和”三个故事描写了蔺相如维护赵国利益,同秦王针锋相对、寸步不让,对同僚则又不与争列,步步退让的事迹。他在同秦王的斗争和对同僚的退让中,威礼相加,十分讲究说话的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