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一、二年级识字量很大,每学期都要认读400多个生字。刚开始,因为学生认字、记字太慢,我就常抱怨:这么多的生字,学生怎么记完哪!后来想出一个“好”办法:把需要认读的生字放大打印出来.贴在教室的墙壁上,让学生天天看、天天读。心想:这样强化训练,学生一定会记得很快。可是半学期后,我发现这样的机械记忆学生并不喜欢。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2.
小学低年级,学生处在“扶床学步”阶段,生字的记忆、书写和运用一直是个难题.教师采取灵活多变而又富有情趣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识记生字十分必要。做游戏,记生字,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学而不厌,记而不倦。  相似文献   

3.
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刚跨入义务教育最初阶段,其特点是对事物有较强的认识能力,能简单归纳规律性的东西,对事物比较敏感,想象力丰富。因此,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要想让孩子们记住生字、记牢生字、多记生字,就必须针对一年级学生的  相似文献   

4.
<正>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刚跨入义务教育最初阶段,其特点是对事物有较强的认识能力,能简单归纳规律性的东西,对事物比较敏感,想象力丰富。因此,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要想让孩子们记住生字、记牢生字、多记生字,就必须针对一年级学生的  相似文献   

5.
<正>识字是语文的基础能力之一,是学习语文的基础,也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学生的识字能力不是简单地把生字记住,更要交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不断揣摩汉字的构字规律,最终做到能巧记、善记、牢记、乐记生字。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愉快地接近或探究某些事物而进行学习的心理倾向。它是学习能动性中很现实而又很活跃的成  相似文献   

6.
在低段小学的字词教学中,由于新课程教材识字量较大,一篇课文要认识十多个生字。教学伊始,教师总是将本课的生字词——出示出来,先引导学生朗读正音。这样的字音教学本是无可非议的,但接下来,教师的教学设计就颇令人费解了。在学生们基本上能正确地朗读生字词后,教师总爱引导学生仔细地分析一番。接下来,教师又总是千篇一律地引导学生怎样记住生字,虽然也用了多种方法记,如分析字形,编顺口溜,猜字谜,编故事等。最后,教师还引导学生给生字找朋友。  相似文献   

7.
一、启发求异思维,解放学生的大脑 《火车的故事》一文中有一个生字“梦”,在教学这个生字时,我是这样启发学生的:“我们除了用部首、熟字记忆生字外,还有许多识字的方法,比如猜谜语、编顺口溜、形象识记法等,谁能想出其中的办法记这个字?”一石激起千  相似文献   

8.
所谓“一句话记忆”教学法是指用一句话记住所学的知识点和新内容,是利用小学生的大胆想象、形象思维特点,编成一句顺口溜或一句有趣的、较容易记的话,话可长可短,重在有趣易记,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一句话记忆”记易写错的生字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生字由于学生的年龄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完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必须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会写800~1000个。因此,孩子进入小学后,识记生字就成为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识字相对来说比较枯燥,且容易忘记,让老师和家长为此都很伤脑筋,要么责备孩子不够聪明,要么布置孩子一个生字抄写十遍、二十遍,孩子消极应付,总是事倍功半。如何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结合汉字结构规律,寓练习于儿童感兴趣的活动中,巧记生字呢?可以科学、灵活地分析识记生字,多实践,巧运用,从而增强学生的识字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完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必须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会写800~1000个.因此,孩子进入小学后,识记生字就成为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识字相对来说比较枯燥,且容易忘记,让老师和家长为此都很伤脑筋,要么责备孩子不够聪明,要么布置孩子一个生字抄写十遍、二十遍,孩子消极应付,总是事倍功半.如何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结合汉字结构规律,寓练习于儿童感兴趣的活动中,巧记生字呢?可以科学、灵活地分析识记生字,多实践,巧运用,从而增强学生的识字能力.  相似文献   

11.
针对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修订后教学应对策略进行分析,分别阐述了如何实施语文生字教学和阅读教学。认为初中语文教师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小组教学法,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针对生字教学而言,教师教会学生多种检字方式,从而让学生自主认字、记字。此外,教师教学过程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2.
现在使用的语文实验教材,都配有生字、词卡片。它的正面是带有音节的生字,背面是带有词组的生字。它除了用于字词教学,还能发挥什么作用呢?下面谈谈自己对低年级生字、词卡片的应用。 1.积累相同偏旁部首的生字。在一年级语文教科书的基础训练里,有的练习题要求是:写出几个带有同一偏旁的汉字(如写出偏旁是“犭”的字)。由于学生年龄小,识记能力较差,而学过的带有同一偏旁的汉字又是零散地出现在某些课文中。因此,学生可能记不牢,记不全。为使学生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3.
夏阳 《生活教育》2015,(6):50+83
在教学实践中,生字教学是最基础又是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怎样在规定的时间内,提高识字教学效率?使学生把单一的记字和生活中的事物相联系,将字音、字形、字义联系起来,指导学生利用"加一加"、"减一减"、"熟字加偏旁"和"熟字减偏旁"等方法灵活记字。充分调动学生的脑、手、口等多个器官,增强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一、二年级小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有层次地进行识字和写字教学,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加深对生字的识记和把握,识字教学的层次表现为:识字貌、读字音(读音、正音)、记字形(识形、记形)、懂字义(解字义、悟词义).写字教学的层次表现为:先教给学生写字的姿势,包括怎样握笔,怎样做到头正、背直、足安;然后老师范写,同学用心观察;最后按照一看、二记、三描、四写、五评、六用的方法指导学生完成对生字的书写和把握.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一、二年级小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有层次地进行识字和写字教学,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加深对生字的识记和把握,识字教学的层次表现为:识字貌、读字音(读音、正音)、记字形(识形、记形)、懂字义(解字义、悟词义)。写字教学的层次表现为:先教给学生写字的姿势,包括怎样握笔,怎样做到头正、背直、足安;然后老师范写,同学用心观察;最后按照一看、二记、三描、四写、五评、六用的方法指导学生完成对生字的书写和把握。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有深刻的体会,就是学生记单个生字、生词较容易,让学生连词成句,连句成段却很难,就是语言组织能力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17.
《曼谷的小象》一课有两个生字:“乘”和“乖”,学生很容易记混。  相似文献   

18.
曹治才 《师道》2004,(3):57-57
特级教师于永正是我崇拜的名师之一。于老师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写字,凡是老师板书的,从课题到生字新词、重点词语都要求学生跟着书写。这一招很灵。以前,我的学生总有一个生字本,每个生字抄两行、二十个,总以为“熟能生巧”,但大多数情况是,有些字第一个就抄错了,后面的便一错到底。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气得七窍生烟,给学生一个重重的大“×”,再罚学生重抄。但是,这能怪学生吗?学生之所以抄错,是因为我教生字时蜻蜓点水,学生对有些易错字的第一印象就模糊不清,加之重复的机械抄写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目的不在练字、记字,说不…  相似文献   

19.
学生识生字记新词时,时常感觉枯燥无味,经常写错字,用错词。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呢?我尝试了两种花样作业,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20.
1970年,6岁的我进了村里的棋盘小学。学校只有两间教室,没院墙。教我们的只有一个老师,叫王成厚,20多岁。一块大木板,用墨涂黑了挂在墙上,就算是黑板了。课桌椅是几条长凳,一溜儿摆在那儿,学生一个挨一个。后来,学生多了,长凳不够用,王老师就从山上扛来了一些石板,用石头撑起来当桌子。40多个孩子叽叽喳喳地挤在屋里念书识字,很是热闹。那时不学汉语拼音,学习生字全靠硬记。教生字的时候,王老师就在生字旁用小括号标上一个学过的同音字,这样字音记得快,也不易忘掉。那时的课本薄、内容少,一学期的课本3个月就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