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钓鱼》2007,(12)
最早对飞蝇钓的雏形有所记载的著作大约是在阿利安所写的《自然史》一书中,该书的完成年代大致在公元200年。公元170年,阿利安出生在希腊的普勒尼斯特,曾经研修过诡辩学和语言学,后来成为了一名虔诚的修道士。在皇后尤莉亚·多姆纳的庇护下,阿利安开始研究历史。罗马丰富的图书,让他无须四处游历,就能够了解很多富有异域情调的文化和知识。他甚至没有离开过意大利,没有坐过海船,对海洋的知识寥寥无几,但却能够生动地描述出垂钓的场景。  相似文献   

2.
郁文生 《钓鱼》2005,(17):41-41
何师傅的实名叫何志强,是一名技工,更是一名好钓手,师傅是人们对他尊称,他中上等身材,有一张饱经风霜的脸。年方40的他略显得有些苍老,但身体很结实。他十多岁就随父学钓鱼,脑瓜特机灵,做事特别专心。20世纪90年代初,他就比较注重钓鱼理论学习,常来我处借钓鱼报刊阅读,将所学知识全部应用于实际中。由于有了钓鱼理论的指导,此后钓技逐年见长。他每次出钓都能有不错的收获,现在是我们洪泽农场小有“名气“的钓鱼高手。他认为钓鱼主要在看、选、配、饵、逗、遛六个字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3.
贵刊1994年第三期上刊登的《谁最早使用‘钓车’一词》一文把最早使用“钓车”一词提前了一个多世纪。此前一般认为,“钓车”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诗人陆龟蒙的《钓车篇》(诗)。陆龟蒙的去世时间是公元881年,也就是说,该诗成于公元9世纪,“钓车”一词最早出现在公元9世纪。该文作者引述公元756年前后在世的唐代张志和于大历九年(公元774年)所做(填)的《渔歌子》词五首(阕)中的第五首提到“钓车子”:  相似文献   

4.
《钓鱼》2005,(9):13-13
1968年出生的钓鱼高手曹忠烈,从小就在赣江边戏竿学钓。参加工作后仍嗜钓如痴,业余时间常和“一竿钓江湖”的聂银根师傅切磋钓技。2000年何蔚蓝等传授悬坠钓技术,他开始向何蔚蓝老师学习竞技钓。  相似文献   

5.
王春波 《钓鱼》2005,(11):44-44
1956年出生的王春波,曾发表和出版过《神滩》、《神吹》等小说作品近200万字。但这一切对于专业学美术的王春波采说,也只能带采一时之欣喜.真正带给他原生之快乐和震撼的.还是那片他从小生长的大海。多少人曾经赞美过大海,但真正能读懂大海的.还是那些钓海人。钓海这本书是王春波部分海钓经历的真实写照,本刊摘录的一些作品.对海钓爱好者采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不信您抽空看看他的作品。  相似文献   

6.
金戈 《钓鱼》2004,(15):31-31
频频出钓了十来年,从来没有过一天钓两地的经历,今天(2004年6月2日)就算头一回吧昨天,与老赵、老朱两位钓友约好,今天一同去南京市浦口区小柳村钱家鱼塘过钓瘾。  相似文献   

7.
水淼 《垂钓》2002,2(10):13-14
作为一名野钓爱好者,我从1998年开始利用周末的时间到故县水库驻钓,近5年来对故县水库情有独钟,几乎没有再到别的水库过钓瘾,更不要说鱼塘了。  相似文献   

8.
《钓鱼》2005,(18):24-24
耿胜利,1963年出生,现年42岁,江苏徐州邳州市人。从小就喜欢钓鱼的他于1993年开始接触悬坠钓,是苏北地区最早接触悬坠钓技术的一位钓鱼人。1996年,他专门奔赴深圳参加我国台湾钓鱼大师吕景新的钓鱼培训,由于当地的钓鱼运动还没有开展起来,甚至没有适合竞技比赛的池塘,他平日里只能在垂钓条件还不错的郊外自然水域自己练竿,靠着所学的理论知识艰难地摸索以提高钓技。此后,他参加了当时“钓王杯”在南京地区的选拔赛,也由此踏上了竞技钓鱼的历程。  相似文献   

9.
赠钓友     
金龙 《钓鱼》2004,(11):41-41
学钓鱼休闲健身,读钓刊学有长进;取钓经博采众长,练钓技精益求精;写钓文切磋交流,交钓友热情诚恳;过钓瘾遵纪守法,享钓乐讲究文明。赠钓友!江苏@金龙  相似文献   

10.
贻贝的魔力     
刘奕 《钓鱼》2011,(3):52-52
尽管在很多区域贻贝非常常见,同时也易于采集,但它往往还是会被钓手所忽视。而实际上,贻贝可广泛地应用于船钓和岸钓,没有任何一种钓饵能有它这样全面的表现。虽然贻贝是高蛋白的可口食材,但因其吸收了高浓度的细菌,故而也对人体存在着一定的危害。自从中学生物老师描述了贻贝如何在下水管道出口附近吸收营养之后,我就一直没有吃过贻贝。  相似文献   

11.
张炎冰 《钓鱼》2005,(20):38-38
客观地说,吉彦军是把钓一标深完善并提升为一种流行钓法。其实,在他之前的1997年蚌埠“黄山烟杯“全国钓鱼邀请赛就出现了钓标深的雏型。由于鱼的密度很高,钩没有到底就被鱼衔住了,因此钓水皮下40-50厘米,凭感觉或数123提竿就能中鱼。然而,许多人以为是特例,没有进一步研究鱼为什么上来。吉彦军没有参加这次比赛,但听说有这么一种钓法就钻进去了。  相似文献   

12.
柳明 《钓鱼》2007,(11S):56-57
在海钓过程中,很多钓手喜欢涉水而钓,这是因为涉水而钓能够提供更好的垂钓机遇,无须担忧因为遛鱼而断线,无须担忧抛投的距离过近,更无须租用船只。有很多近岸的鱼类能够通过浅水区的涉水钓来钓获,无论是在海滩、浅水海域或者是海湾中都能够达成这一目标。尤其是对一些渔船无法到达(例如浅滩等船只易于搁浅的区域)的水域,或者是容易受到惊吓的鱼种,涉水钓都能够发挥其奇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蒋克泉 《钓鱼》2004,(11):15-15
我对钓鲢鳙兴趣一直很大,开始是悬坠钓鲢鳙,钓饵用的是东峻加水鸟,效果特别好,最好一天可以钓到40条。后来在《钓鱼》杂志看到抛竿浮钓鲢鳙的方法,多次试验也没有成功。前年购买了北京谭佛航老师编写《巧钓鳙鲢》和VCD《学钓鲢鳙》,从中受益匪浅,下面我谈谈自己在钓鲢鳙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从1982年离休回浙江老家后,就开始钓鱼,使用的就是以鹅鸭毛便做浮子的传统钓法,多年一直坚持没有中断。几年前也学过台钓,但总觉得不如传统钓那样简易可行而中途放弃。不过在研究改进传统钓法过程中,也吸收了台钓的一些长处。现将我多年来传统钓鱼的粗浅体会介绍给...  相似文献   

15.
余森 《钓鱼》2005,(4):45-45
我记得曾经读到过一条报道,说是在美国市场销售的诱鱼剂80%都适用于温水鱼种,主要是鲈鱼。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我无从知晓,但毫无疑问的是美国有很多黑鲈钓手们经常整桶整桶地买这些东西。在我看来,至少诱鱼剂能够增强钓手的信心。海钓中诱鱼剂的使用范围则较窄。很多钓手在海滨垂钓时间接近200天,钓到过无数条的条纹鲈鱼和美洲青鱼,但始终都没有想过用诱鱼剂来增加钓获量。这一方面是因为海洋动物种类繁多,另一方面是因为海洋水情变化较陆地水情变化更为复杂,很难说使用哪种诱鱼剂能达到完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陶世君 《垂钓》2005,5(3):41-43
记得在2004年盘点一期的文章中,我曾经给大家简单介绍过钓箱和钓台适合在不同场合的应用,很多读者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他们希望我能够提供一些钓箱和钓台在挑选和使用上的建议,于是战战兢兢写出了下面的文字,希望对钓友们能有些借鉴。这回先说说钓箱。  相似文献   

17.
刘自治 《钓鱼》2007,(5S):38-39
我钓鱼有十年多了,但说来惭愧,在这漫长的经历中,我从未有过骄人的钓绩,总是鱼获寥寥,没有风光过一回。听到和看到报刊上别人钓的鱼又大又多,我只能一笑了之,从没往心里去过,我认为那都是别人的事离自己很远,不敢去想会在自己身上发生。  相似文献   

18.
夏德超 《中国钓鱼》2006,(12):24-25
我是2003年1月退休后才开始学钓鱼的,一学就先学了冰钓。经过几年学钓实践,总结了一点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9.
《钓鱼》2004,(15)
光威钓星新疆钓友地木拉提不但是个钓鱼迷,而且是一个“多产”的钓鱼记者。他来信说自己用“光威”产的钓具已经多次钓到大鱼,而且随信寄来了发表过的稿件。他说自己很喜欢光威公司的好产品。早在2000年,他就已经购买了3.6米~7.2米的“寒月”手竿各一套。遗憾的是自己一直没有钓获超过2千克的鱼,看着周围的钓手总是钓获丰富,多少有点眼馋心  相似文献   

20.
雨中擒板鲫     
王中兴 《垂钓》2001,(2):24-24
儿子爱钓鱼,可难得有时间过钓瘾。2000年12月13日,好不容易轮到他休息,便逼我带他去钓鱼。可天气预报说:13日冷空气南下,有雨,气温6~10℃。冬天低温又阴雨是钓不到鱼的,我决定不去,但经不住缠磨,只好陪他去过一下钓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