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本文基于有声思维法分析了32名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英译汉过程中翻译单位的运用。实验证明受试运用最多的翻译单位是小旬和词,分别为45%和40%,而句子为7%,只有四名受试运用到了句以上的翻译单位且比重近乎为0。基于此研究结果,指出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翻译时把握篇章整体性,利用整体性来指导低一级翻译单位的翻译;其次,要求学生在不同语境中识记短语含义而不是单一词的含义。  相似文献   

2.
翻译教学旨在培养具备双语转换和翻译能力的翻译专业人才,既关注译者个体的内在因素,也离不开译者所处的外在社会因素,因此,探讨如何在翻译教学中从认知、交际方面培养译者的翻译能力,尤其是交际翻译能力,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验证刘绍龙关于翻译自动加工"绿色通道"的假设,用TAPs有声思维法对一个英译汉句子进行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对比翻译实验。仔细观察受试对于句中观测点词组sandwich generation的信息加工模式,发现两组受试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同时存在自动加工现象,表明自动加工绿色通道是普遍存在的。翻译初学者的自动加工是以单词或词组为加工单位。自动加工对翻译初学者产生消极影响,易导致翻译新手的翻译腔。  相似文献   

4.
有声思维法(TAPs)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翻译过程实证研究采用的主要研究工具.文章在阐释其理论基础之上,梳理了T A Ps近40来在翻译过程研究中的使用情况、研究对象、研究特点,将其发展历史概括为三个重要阶段;评论了该研究方法在发展历程中的优势与局限性,主要讨论了T A Ps高时效性、客观性、完整性及对翻译教学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借鉴心理学、计算机技术、认知科学,以及社会学等各个领域的方法,翻译过程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根据所提取的翻译过程数据的特点,可将翻译过程研究的常用方法分为"软数据"方法、"硬数据"方法、"零数据"方法,以及"综合数据"方法四大类。各个研究方法在效度和信度上均存在差异,研究者在选用时,应综合考虑研究目的、实验设计、可用资源等各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6.
芬兰等地开展的翻译研究中的"出声思维纪录",作为心理学的一个概念分析各种不同的心理活动认知过程,TAPs用于翻译研究,调查翻译行为的心理活动.主要内容包括对翻译策略、翻译单位、翻译述要和翻译方式这四方面的研究.但是"出声思维记录"在目前只是处于初级阶段,其研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本文通过讨论TAPs理论对翻译心理过程的研究,希求翻译理论工作者更多的关注翻译心理过程的研究,发展建立更全面更完善的过程模式.  相似文献   

7.
英语否定翻译过程TAPs个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心理语言学角度切入,运用三元数据分析模式,就10名非英语专业参与者对英语否定表达的汉译过程进行个案研究;从理解阶段和表达阶段两方面考察参与者在不同的英语否定句式汉译时出现的问题;从英语否定的自身特点、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负迁移现象三个方面分析影响英语否定的翻译因素.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英语否定的汉译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的语码转换过程,而是一个理解和表达相互交替、融合的非线性的动态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8.
丁烨 《考试周刊》2010,(22):34-35
对翻译过程的研究在过去多为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在此基础上的翻译过程模式都无法深入分析译者的思维过程。随着心理语言学的方法给翻译过程研究带来科学客观的研究方法,丰富了翻译过程研究的途径。本文对几十年的翻译过程研究进行了回顾.并分析了翻译过程实证研究的现状,并对今后翻译过程研究的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忻竞 《文教资料》2011,(19):43-44
本文对描写性翻译研究作了概述,指出该研究范式在研究的对象、角度、方法和目的方面分别具有宽容、宏观、实证和客观的特点,并且通过着重分析其在《难忘的历程——〈红楼梦〉英译事业的描写性研究》一文中的运用,探讨将该研究范式更好地运用于文学翻译批评之中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框架理论从认知的角度对翻译现象进行了合理的解释,为翻译研究提供另一种审视思维.根据框架理论,翻译的任务实际上就是需要找到能够激活与原语相同或相似的认知框架的语言表达式.现从框架理论的定义及相关概念入手,结合实例探讨框架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特点,以及其在应用过程中的优缺点和成因.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有声思维法分析了32名英语专业学生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语料和翻译行为分析表明,受试在处理文化专有项时策略运用较为单一且跨文化操纵的能力不强。作者指出,教师应鼓励学生权衡目标语和源语的语境,运用多种翻译策略以求译文既能在目标语中通顺又不失源语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3.
翻译过程论--论翻译的过程与过程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英语语言学一些重要发展阶段的追溯,证明了语言的本质即是过程的反映,并由此得出结论,语言的研究从根本上来讲其实是关于客观世界行为过程(包括静态过程)的研究,只不过由于历史的尘封而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笔者只想通过对它的回顾,还其本来面目,同时也想说明,翻译的过程本身其实是对语言过程中所包含的行为过程的翻译,从而还翻译实践者一个切实可行的理论出路。  相似文献   

14.
翻译过程中必然会存在很多的文化因素影响,有必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系统的考虑,进而提升翻译水平。本文首先探讨了翻译过程的文化信息处理,进而从文化翻译与等效翻译两个角度分析了相应的翻译策略,最后给出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语料库翻译学是语料库语言学和描述翻译研究方法的交叉综合,语料库与描述翻译方法的结合使学者在翻译研究上产生了新的成果并且更客观真实。本文综述了语料库在翻译研究领域的发展状况,结合国内翻译教学现状分析了其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进而促进语料库在翻译领域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自翻译学研究兴起以来,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翻译的本质和过程进行了深度剖析,也有一些学者运用了跨学科的方法对翻译进行了阐释。基于物理学中的"机械能守恒定律",类比出"翻译守恒定律",并以汉语回忆录《我的人生》为载体,对其翻译过程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为跨学科的翻译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西方翻译认知过程研究概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翻译认知过程的研究从1980年代起受到西方学者的重视。这种方法的引入不仅开拓了翻译研究的领域,同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翻译认知过程研究给翻译研究带来了科学客观的研究方法,丰富了翻译研究的途径,其方法值得借鉴,但同时应意识到这种方法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翻译过程研究的背景,指出翻译过程研究是描述性翻译研究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理论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基于这个简单的划分,对理论性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三个研究做了文献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三个理论进行分析和比较。在对实证性研究的综述中,主要概述了研究对象和研究类型。最后指出,如果能够把翻译理论研究和近年逐渐兴起的利用有声思维法(TAPs)开展的翻译实证研究结合起来,将是更好的研究翻译过程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翻译目的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它是由德国学者费米尔提出的一个重要翻译理论.本文将以汉英广告翻译与旅游翻译为例.探讨翻译目的论在应用文本翻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邢营军 《教师》2010,(26):115-116
翻译目的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它是由德国学者费米尔提出的一个重要翻译理论。本文将以汉英广告翻译与旅游翻译为例,探讨翻译目的论在应用文本翻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