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袁浩 《档案天地》2010,(11):1-1
生与死永远是人类神圣而凝重的话题。人生在世,不可能不思及生,虑及死。曾有人问“死”于孔子,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想来也是,连如何生都不清楚,哪里有空去想怎么死呢。关于生,古今中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不知生,焉知死。——孔子人总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毛泽东谁要是自称面对死亡无所畏惧,他便是撒谎。人皆怕死,这是有感觉的生物的重要规律,没有这个规律,整个人类很快就会毁灭。——卢梭  相似文献   

3.
"唱哭"是庐陵地区流传已久,至今仍广为盛行的丧葬仪式。庐陵地区的丧葬活动包括入殓礼、祭奠礼、出殡礼以及服葬礼等,"唱哭"在祭奠、出殡和路祭等环节均有着重要意义,既表现了生者希冀亡者羽化登仙的终极关怀,也体现着家族子孙慎终追远的孝道诉求,更表达了生者以死佑生的现世愿望。其繁复的仪式、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腔调不仅是多种社会关系在丧葬礼仪中的客观体现,还活态展现了唱哭民俗与地方戏曲的双向互动。在当今迅捷的城市化进程中,传统民俗文化日渐式微,"唱哭"这类传统丧葬习俗的留存显得尤为珍贵。  相似文献   

4.
非洲国家马达加斯加过去是法国殖民地,独立后,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都有进步,不过一些离奇古怪的传统风俗,依旧被保存。岛国马达加斯加人崇敬“死亡”,认为是最神圣的事,人类生活的目标,无非也是要达到死亡而已! 马国人有一种死比生更可贵的  相似文献   

5.
从古到今,多少人煞费苦心。 企图长生不老,但有谁能 挽住人生,免去一死?人皆有生,人皆有死,死亡是人类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我国对人的生与死异常重视,人生从摇篮到墓地,有种种礼俗相伴,其中葬礼是人生历程中最主要的一项仪礼。然而,当历史跨入高度文明的今天,古老的丧俗却成了国人沉重的包袱。于是如何从丧俗的历史流变中客观地看待这一事物;如何移风易俗,从实际出发办好丧仪,已是人们生活中一个重要的谈资。  相似文献   

6.
“文责自负”与“文责共负”矛盾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责”应该“自负”还是应该“共负”?这一问题在编辑出版界曾经有过争论。《“文责自负”质疑》一文(见《中国出版》1995年第12期)的作者主张“文责”应该“共负”,我读后感到作者提出的观点有新意,颇能引发进一步的思考。该文阐述道:“‘文责’到底谁负?文章发表后,一旦产生负面效应,文责问题就相伴而生。要追究责任,出版社编辑部自然首当其冲。显然,‘文责’首先要由出版者负。当然,作为文章的创作者,对文章的内容是要负责的。因此,文稿一旦发表,就拥有了社会属性,作者和出版者之间就构成了命运共同体,风险共担。由此,应…  相似文献   

7.
“文责自负”与“文责共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责”应该“自负”还是应该“共负” ?这一问题在编辑出版界曾经有过争论。《“文责自负”质疑》一文 (见《中国出版》 1995年第 12期 )的作者主张“文责”应该“共负”,我读后感到作者提出的观点有新意,颇能引发人作进一步的思考。   该文阐述道:“‘文责’到底谁负 ?文章发表后,一旦产生负面效应,文责问题就相伴而生。要追究责任,出版社编辑部自然首当其冲。显然,‘文责’首先要由出版者负。当然,作为文章的创作者,对文章的内容是要负责的。因此,文稿一旦发表,就拥有了社会属性,作者和出版者之间就构成了命运共同体,风…  相似文献   

8.
信仰对于死亡文化,尤其是对于丧葬的支配地位,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魏晋南北朝时期表现得更为直观.虽然此期存在范缜“神即形也,形即神也,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的神灭论思想,但社会主流从官员到民众都对灵魂不灭、对鬼神信仰笃信有加.因此,其丧葬文化也深受影响,哪怕是简陋的薄葬,但伴随的对另一个世界的信仰则处处可见,以保证死者灵魂的安宁和获得死者鬼神的护佑.本文从灵魂不灭、鬼神信仰切入,讨论它们与魏晋南北朝丧葬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9.
政府信息公开中知情权和隐私权的冲突与协调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情权和隐私权是相对立的法学范畴,在政府信息公开中的矛盾既可以体现在平等主体之间,也可以体现在不平等主体之间。协调知情权和隐私权的冲突应该遵循政治与公共利益原则、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原则、自由流通和合理限制原则、可克减性原则以及主体参与和磋商等原则。  相似文献   

10.
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当然,我的躯体火化了,没有了,我的灵魂呢?灵魂也没有了吗?有人说,灵魂来处来,去处去。哪儿来的?又回哪儿去呢?说这话的,是意味着灵魂是上帝给的,死了又回到上帝那儿去。可是上帝存在吗?灵魂不死吗?  相似文献   

11.
博物顺生     
世界上没有永恒的东西,地球、太阳系、银河系、人类、人类的创造物,都一定要毁灭。问题不在于是否会毁灭,而是何时毁灭,如何推迟毁灭。"天地之大德曰生"。这个生,是生成、演化的意思,不限于与人类相关的事物,它道出了古人对世界流变、演替过程的深刻理解。生成与毁灭不完全是对立的,在更高一层观察,它们竟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毁灭就不会有新生。做冷静的自然哲学思考,我们清晰地确认,人类社会的历史也必然是昙花一现,不管我们如何留恋。但由此并不能必然推出消极遁世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2.
小说《被偷走的人》是法国新锐作家提埃里·科恩出版于2008年的作品,这部小说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作者对一系列二元对立因素的妥善处理,除了小说内容上展现出的善与恶、得与失、生与死、灵魂与肉体、存在与虚无等一系列二元思考之外,小说在叙事手段上也采取了相应的二元对立策略,使二元对立的叙事张力贯穿小说的始终。本文以结构主义叙事学理论为依托,从叙事结构和叙事视角两方面分析作者如何运用二元对立的叙事策略,成功塑造了主人公热雷米既理性又疯狂、既真实又虚幻、既善又恶的人物形象,进而引发人们对存在、对生命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正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走到人生边上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当然,我的躯体火化了,没有了,我的灵魂呢?灵魂也没有了吗?有人说,灵魂来处来,去处去。哪儿来的?又回哪儿去呢?说这话的,是意味着灵魂是上帝给的,死了又回到上帝那儿去。可是上帝存在吗?灵魂不死吗?  相似文献   

14.
宫礼 《新闻世界》2008,(7):21-22
“无论谁死了,我都觉得是我自己的一部分在死亡。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约翰·唐恩 从5月12日开始,16世纪英国诗人兼神学家约翰·唐恩的这句话就一直在大脑中浮现,因为这一刻,我们都是汶川人,那里也是我们的家园。“海水卷走一杯泥土,我们的大陆就少了一角。一个生命消逝了,我们就少了一个亲人。”这是我刚刚从四川回来后的最深感受。  相似文献   

15.
古希腊帕特农神庙上镌刻的“认识你自己”的谶语箴言,不仅纵穿古今,而且还是横贯生死的。因为人类要想真正认识自身,就不仅需要把握生的机遇,认识生的价值,而且还要洞悉死的奥秘,探究死的缘由;而正确地认识和看待死亡,不但有利于人类把握生存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或许在一定意义上还代表着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理性思辨能力和人生哲学的认知水平。张文初同志的《死之默想》的意义正在于:它既为人类璀璨的生命之花投向了一缕哲学灵思的辉光,又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文理性和生死观念,铺设了一段属于他自己慎思独悟的理论阶梯。  相似文献   

16.
一次灵魂的“洗礼”哈萨克人说,雪山冰水是圣水,能净化人的灵魂,也能映照出入的灵魂。雪灾面前,生与死、利与害的不和谐音强烈震撼着每个人的灵魂。通过这次20天的雪灾采访经历,我们这些记者的灵魂也受到一次洗礼。2月24日,我们在吉木乃县别斯铁热克乡采访时,听说在加勒哥斯哈拉盖村,有一个牧民党员耶生,在自己也受灾的情况下,无私地帮助了许多人。这是个典型人物,我们准备采访,乡长卡德尔别克劝阻说:“那里都是山路,雪又厚,路实在不好走。”我们执意要去。陡峭的山路上到处是雪,车几次陷进雪里,我们只有下来用铁锹挖,用…  相似文献   

17.
我们不知死     
中国人谈话有两大禁忌,一是“性”,二是“死”。“性”的话题开放了,但“死”的王国却依然紧闭。先人孔子说过,不知生,焉知死?古代如此,现代也同样。作为生命的终端,死亡对我们来说至今依然神秘。每个人都想知道临终前的感觉和一切细节,我们恐惧死亡,但死亡却独具魅力。因此关于死亡的话题也就显得格外别致。让我们从一个颇具神秘色彩的小故事开始,来窥视关于生死的点滴内容。水没坪本是一个很普通的自然村落,隶属湖北荆门钟祥市客店镇,山高谷深,古树林立,千年银杏在路边经常可见。但1986年,客店镇委书记发现了一  相似文献   

18.
哈姆莱特有一个著名的忧虑:生还是死?当前一些出版人也有一个类似的生与死的忧虑。不过,稍有不同的是,哈姆莱特忧虑的是:生好,还是死好;而出版人忧虑的是:会死,还是会生。  相似文献   

19.
民生新闻之生,本身也必然包含着死,关注生,也必关注死。媒体的讣闻报道更是体现了民生新闻终极关怀的一面。讣闻报道,在国外已经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新闻报道形式,但在国内因媒体的操作理念和国人对死亡渲染的忌讳,所以,众多媒体尚未涉及此种报道形式。  相似文献   

20.
导演特意避免了种族冲突与宗教冲突,在展现贫富分化时,也没有着重于二者的对立。影片的核心是人性的转变——索西从不懂得爱转变为懂得爱[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