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千百年来,汉语言文化在其发展进化过程中,不断丰富完善,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一朵瑰丽的奇葩。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课本下册有一篇当代作家王蒙的文章《东施效颦话语词》,该文章通俗风趣地谈了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意识的影响下的词语词义的变迁,我很感兴趣,也忍不住东施效颦,到词语的密林里览览胜,乱砍乱伐一下。  相似文献   

2.
《庄子·天问》中说,美女西施有心痛病,走路总皱着眉头,抚着胸口。村子里有个叫做东施的丑女见了,认为很美,便刻意模仿,效果却很糟,人家一见她就躲开了。东施因此遗笑至今。千百年来,人们大都讽刺东施,然而今天,我却说,勇哉,东施效颦!东施能主动地学习西施,说明她向往美丽,追求完善。一个追求真善美的女人,至少她的心灵是美丽的。光这一点就是可爱的。不是说“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是因为可爱才美丽”吗?东施之所以“效颦”是因为她能看到西施的美丽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古语有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东施可谓明智矣。东施能承认西施的…  相似文献   

3.
4.
《红楼梦》越着越觉得美妙,我竟不知不觉地小声朗读起来:宝玉心中想到:“难道这又是个痴丫头又象颦儿来葬花不成?”因又笑道:“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了,不但不为新奇,而且更是可厌。”想毕,便要叫那女子,说:“你不用跟林妹妹学了。”……“东施效颦”?——新鲜词!可它是什么意思呢?略一思考,我便自以为懂了:林黛玉字“颦颦”,大概是厌恨模仿林姑娘的那个丫头装腔作势,自作多情,所以宝玉脱口说出“东施效颦”来。当我做出这个肯定的答案之后,便心满意足地接下去看了。事有凑巧,在一次语文课上,老师讲了“东施效颦”的含义。回忆起自己看《红楼梦》,时的荒  相似文献   

5.
方老师: 我迫切希望将作文写好。每当作文时,我心情都非常激动,内心也有说不完的话,但就是不能用语言来描述、表达。后来,老师叫我们多看别人的作文,学别人优美词句,以及别人是怎样安排和处理好结构、顺序的。每当我看别人特别是同龄人的作文时,我发现我和他们有一样的感觉,在某种情况下我也做过他们在文中所说的事,也有那样的想法,但我就是不能用他们那样的语言表达出来。我发现我每次作文都要堆砌词语,并且结构顺序也处理得不合理。我迫切希望你能助我一臂之力! 四川学生 蒲文英 1999年 12月 31日蒲文英同学: 从你…  相似文献   

6.
东施效颦。讽刺装模作样、生搬硬套。也可用来表示自谦。故事出于《庄子.天运》:「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女见而美之,归亦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颦妻子而去之走。彼知其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矉,音pìn,同颦,皱眉头。  相似文献   

7.
例一: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终日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相似文献   

8.
例一: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终日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例二: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辞源》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士童可坠塞廖矣;百享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瘁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例一中,“矣”与“也”出现在前后内容是转折关系的两个句子中;例二两段文字,除了结尾省略的两个表示结论的句子外,前段文字一组排比句句末用的都是…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人们对“时间” 概念的几种阐释并给出由之而引发的诸多矛盾,进而表述了“时间” 问题研究可能的几种归宿.  相似文献   

10.
汪磊 《西江大学学报》2001,22(3):36-38,42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训诂学和文学语言等方面,试图对”辅车相依”一语中的“辅”、“车”做出更加合孚原文和逻辑的解释,认为“辅”、“车”的意义都应同车有关。  相似文献   

11.
关于文章写作中的人称问题,颇多异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以为人称的本质问题值得深入探讨,它不仅是作者立足点,观察点的问题,而且是作者,读者与作品中所涉人物的时空关系问题,说到底“第二人称”即“第一人称”。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学校、家庭、社会由于受中考、高考指挥棒的影响,片面追求学生的高分即学业优秀,忽视或放松了对学生尤其是学业优秀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致使学业优秀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积极探索学优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途径,对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之涣五绝《登鹊鹳楼》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传诵千古的名句.现在,对"欲穷千里目"一句的解释"一般都看作是词序颠倒了的句子,顺理过来,应当是'目欲穷千里'或'欲目穷千里'".(引自周康中编著的《小学古诗讲读》)对这种将原句颠来倒去的讲法,笔者不敢苟同,因为这种讲法同把"黄河入海流"讲作是"黄河流入海"一样,不仅违反了古汉语中一些词语的一般用法,而且还把这深蕴理致流传万口的诗句也讲得索然无味了.现在,就"欲穷千里目"一句的结构和释义问题谈点个人的管窥之见,以就教于各位读者.  相似文献   

14.
难得有闲和几位离退休的老教师坐到了一起,我们海阔天空地侃起来。" 几位老人不约而同地聊起了从70年代以来相继调往京城的同事,恐怕不下几百人了,而且个个混得都很好:有的出了专著,有的成了专家,有的当了模范……大家都十分感慨,说他们中的好多人在这儿的时候都默默无  相似文献   

15.
《咬文嚼字》2002年第11期《老“童生”的辛酸泪》一文讲了两个读书人的故事。第一个故事说唐代刘虚白屡试不第,穷愁潦倒,到老仍是一名生员;后来他年轻时的同窗好友裴坦做了主考官,刘虚白写了一首很感伤的诗送给主考官,打动了主考大人而被录  相似文献   

16.
读了四川文理学院丁庆刚先生的《“毛病”不分好坏》(见《语文月刊》2013第11期),觉得很有必要再说几句。文中丁先生列举了生活中使用“坏毛病”的一些例句,引用了《现代汉语词典》中“毛病”的义项,  相似文献   

17.
看到这个题目 ,你也许会诧异 :“谦虚” ,这是一个不知被多少人谈过的话题。对于这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字眼 ,在今天这个不断推陈出新的时代 ,又何须再谈呢 ?而我却认为 :“谦虚”有必要再谈 ,特别在今天这个时代。处在新世纪 ,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许多的新思潮纷纷涌现出来。其中 ,被年轻人叫得最响的莫过于“表现自我”了。诚然 ,通过表现自己的能力来实现自我价值是无可厚非的。然而在一片“表现自我”的呼声中 ,很少有人再提谦虚 ,甚至有人认为这个时代已不再需要谦虚 ,需要的只是毫无保留地推销自己。果真如此吗 ?让我…  相似文献   

18.
每次进行公开教学前,学校会成立中心备课组,帮助教者分析教材,设计教法,让教者借班上课,然后进行评课、修正、完善,这一过程我们谓之“试教”。  相似文献   

19.
《考试》2008,(9)
提起"死记硬背",人们大多会持否定态度,认为它已不合时代潮流。因此,在教学中一味地放弃"死记硬背",这正是当今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大失误。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积淀着丰富的遗产,其中有封建的糟粕,同时更不乏精华,尤其在教学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20.
1“暗物质”是当今世界四个最大科学难题之一。其它三大难题分别是:人体基因结构、受控核聚变以及生命的起源。其研究基本情况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