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说到吉普赛人.你的脑海中浮现出的是什么? 是名著《巴黎圣母院》(Notre Dame De Paris) 中美丽善良、命运凄惨的艾丝梅拉达(Esmeralda)?是《卡门》(carmen)中为爱情舍命、自由奔放的女主人公卡门?世界艺术殿堂中那些熠熠生辉的人物形象,就源于文学家们从吉普赛民族身上汲取的丰富艺术灵感。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吉普赛民族却是一个命运多舛的民族,备受歧视和迫害。今天,吉普赛人的生存状况有所改观,但要得到根本改善,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吉普赛人的历史是尴尬的;他们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只能推测自己的祖先来自印度北部;他们似乎也不在乎走向何处——他们没有强烈的国家观念,于他们而言,双脚踏足的土地就是家园。  相似文献   

2.
受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生活在美国的少数民族吉普赛人与承担“民族大融炉”角色的公共教育之间一直难以协调。然而在现代社会,仅依靠本民族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根本无法保证吉普赛儿童的文化教育权利,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对美国公共教育提出了挑战。美国吉普赛人的祖先曾经生活在印度北部,在九世纪至十世纪中叶开始迁往欧洲,约在十三世纪末陆续抵达欧洲东部。开始的一个多世纪里,他们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可以随意地迁移,自由地工作。然而,由于吉普赛人的文化传统及宗教信仰与欧洲的文化传统和基督教显然存在极大的差异,因此,他们的到来不可能不…  相似文献   

3.
瑞典一家图书馆可以让你“借”一个活生生的人与你交淡,这个人能比一本书给你提供更多的见识据法新社报道,瑞典南方地区马尔默图书馆的尤拉·布罗希德告诉法新社记者,这个真人图书馆本周末计划让包括1名伊斯兰教长、1名记者、1名穆斯林妇女和1名吉普赛人在内的9人组成一个团体,供大众“租借”,人们可在图书馆的户外咖啡馆里与他们进行45分钟的谈话。  相似文献   

4.
渡希米亚艺术文化现象.在它的源发处与流浪在欧洲的吉普赛人有着精神上的密切关联.一方面,他们的流浪特性、瞬间意识、及时行乐观念、乃至他们的犯罪意识使他们成为最具有现代色彩的人群,对于困顿中的艺术家们是一种镜照、比拟;另一方面,来自古老东方地区的民族身份的神秘、来自底层社会的民间力量的特殊,对资产阶级社会知识分子们的审美观念有着全新启示.尤其是无需顾及资产阶级道德的个体自由观和城市空间的新视野的打开,前者使他们慢慢从艺术走向生活,后者让他们学会理解城市.正是在对吉普赛人和城市贫民生活及观念的比拟、借鉴和想象当中,"波希米亚"称号渐渐挪移为欧洲文人艺术家的绰号.  相似文献   

5.
扑克与星期     
你知道一个星期有七天的来历吗?你知道一年有52个星期的来历吗?其起源不是中国,而是古老的吉普赛人。  相似文献   

6.
扑克与星期     
你知道一个星期有七天的来历吗?你知道一年有52个星期的来历吗?其起源不是中国,而是古老的吉普赛人.  相似文献   

7.
这个读心术据说是吉普赛人祖传的。具体的玩法是:任意选一个两位数,把这个数的十位与个位相加,再用这个数减去这个和。例如:你选的数是58,然后5+8=13,接着用58—13=45,在图表中拔出与最后得出的数对应的图形,并把这个图形牢记心中,然后点击水晶球。你会发现,水晶球所显示出来的图形就是你刚刚记下的那个图形。  相似文献   

8.
公元1492年,在国王费迪南二世和王后伊莎贝拉一世的统治下,犹太人、吉普赛人和摩尔人被逐出西班牙。这些人跟当地的安达卢西亚人一起,被迫在安达卢西亚山区避难。在那儿,他们才能躲过威胁他们生命的宗教审判。  相似文献   

9.
<正>巴瑶放(baiau)I东南亚的一个民族,生活在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之间海域。被称为"海上吉普赛人",被认为是最后一支海洋游牧民族。他们是海洋的精灵,被称为最后一支海上游牧民族——巴瑶族,虽然贫穷,但是他们的快乐永比我们想象中要多。巴瑶族是东南亚一个规模很小的游牧民族,他们居住在马来西亚近海水晶般蔚蓝的珊瑚海  相似文献   

10.
《百年孤独》[1]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亦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之作。作品中的吉普赛人作为马孔多小镇最早的外来者,成为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本文首先从群像和个体形象(智者梅尔基亚德斯)两方面对吉普赛人在文本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又跳脱出文本之外,运用比较形象学的方法,说明了失语的吉普赛人在文学想象中如何成为被言说的"他者";并试图在"异域"与"本土"的比照中,窥见马孔多所代表的拉美原生文明对待外来文明的态度、探求作者本人的创作心态。  相似文献   

11.
乔治.爱略特突破了妖魔化或理想化的模式,重塑了吉普赛人形象。在她笔下,吉普赛人不再是神秘莫测、不食人间烟火的邪恶妖魔或高贵原始人,而是一群在苦难和迫害中仍然乐观生活、可敬可亲的普通人。这种重塑源自爱略特的人本主义宗教道德观。  相似文献   

12.
乔治.爱略特突破了妖魔化或理想化的模式,重塑了吉普赛人形象。在她笔下,吉普赛人不再是神秘莫测、不食人间烟火的邪恶妖魔或高贵原始人,而是一群在苦难和迫害中仍然乐观生活、可敬可亲的普通人。这种重塑源自爱略特的人本主义宗教道德观。  相似文献   

13.
他们是侏儒吗?不,他们不是那种大头人,他们五官端正、四肢协调,他们甚至比侏儒还小!他们来自"小人国"吗?不,世界上还从来没有发现过这样的国家和族群!他们来自童话世界吗?童话怎么会在现实生活中重现?难道,他们是我们不可知的异域精灵?不,他们有父母、有朋友,就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上。1他们究竟是谁?他们是缩小版的人类,是人类发展史上的未解之谜。  相似文献   

14.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里,你会因为忙碌而忽略掉身边的很多细节。你可能会忘记,这个世界中究竟是你独自徘徊,还是很多很多的生命在与你共存?而在你无意中,你是否认识到你的行为已经在伤害他们?其实它们那么可爱,那么多彩,我们都是应该善待的。让我们用行动关心他们,就像关心我们自己一样。  相似文献   

15.
如果我们没有被遗忘,后人会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记住我们这个时代呢?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又在哪里?2018年,我开始做一个项目,就叫作"英雄"。如果后人能够记住我们这个时代,那也许就是因为他们。我们这一代,生活在一个几乎没有战争的时代,所以我们必然不会有那些战争英雄般的传说。但这是否意味着我们这个时代是没有英雄的时代?如果真是这样,那这个时代可能真的会很快被历史遗忘。那如果我们没有被遗忘,后人会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记住我们这个时代呢?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又在哪里?2018年,我开始做一个项目,就叫作"英雄"。如果后人能够记住我们这个时代,那也许就是因为他们。  相似文献   

16.
小的时候,我们是那么看不惯掌握着这个世界规则的那些大人。什么事都要照着他们说的做,凭什么?什么话都要按照他们教的说,凭什么?什么道理他们都知道,七七八八讲一堆,凭什么?难道就凭他们说的,他们过的桥比我们走过的路多,他们吃的盐比我们吃过的饭多吗?如果这个世界单凭经验就可以,那么我们待在图书馆里是不是就能变成超人和哈利波特?少年的郁闷如八月天的雷阵雨,山雨欲来,黑云压境,人透不过气来。于是,我们总是想伸出细弱的  相似文献   

17.
兵马俑也会有个性?看了文章题目肯定有不少人会产生疑问。这也难怪,我们印象中的兵马俑是用模子塑出来的,他们排列整齐,而且一个个“长”得多像啊。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许多兵马俑的头是独立塑造的。这个兵马俑的表情与那个兵马俑的表情、这个兵马俑的年龄与那个兵马俑的年龄也有不同。所以,他们才让我们如此震撼。他们是有生命的,他们是有个性的。他们的生命与个性就是人的生命与个性。你能受到这篇文章的启示,善于发现世界万事万物的“个性”吗?头一个搞兵马俑的并不是秦始皇。在他以前,就有别的王者,制造过铜的或是瓦的一群武士,用来保卫…  相似文献   

18.
九月,一个充满着收获与感恩的季节。我们的宝宝也在这样的一个季节里,开始了人生另一段旅程——入园。幼儿园是比家里更大的游乐场,老师是除爸爸妈妈外一个全新的角色,是朋友?还是长辈?在他们眼中,老师是什么样子的呢?这个教师节,就让这些初入“学堂”的宝宝们发发言,说说他们眼里的老师吧。  相似文献   

19.
论教育     
庆祝日的首要目的,通常是回顾往事,尤其是纪念那些推动文化生活的发展而获得特殊荣誉的人物.对我们前辈的这一友好的纪念活动实在绝对不应被忽视,特别是因为这种对往日盛事的回忆能够鼓舞今天的善良的人们无畏地努力.但是这件事必须由年轻时就与这个州紧密相连,并熟悉其过去的人来做,而不是由一个像吉普赛人一样四处流浪,在各种各样的国家积累经验的人来做.  相似文献   

20.
活在他乡     
这是这个时代特有的一道风景。千百万来自农村、小县城、城郊等地的人们,为了活得更好,背井离乡,来到繁华的城市。于是,“打工族”成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特有名词。十多年过去了,这支打工大军已日益庞大,他们如候鸟般奔波在落后的家乡和繁华的城市间,从一个地方迁徙到另一个地方。在这支浩浩大军的背后,是一群生活在这个特殊环境下的“小小鸟”。他们或伴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留守家乡,或跟着外出打工的爸爸妈妈远走他乡。在守望与流离中,他们成了一支同样庞大的“留守鸟”和“迁徙鸟”大军。他们是一群孱弱的小鸟,他们是一群需要更多关爱的孩子——家庭,和学校;生活,和心灵。本期特别话题,让我们将关注的目光在外来打工族的孩子们身上聚焦。你的孩子就是这其中的一员吗?你兄弟姐妹的孩子就是这其中的一员吗?你邻居家的孩子就是这其中的一员吗?你班上的孩子就是这其中的一员吗? 你的目光是否曾在他们身上停留?你的大手是否曾试着牵起他们的小手?作为父母的我们,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心系教育、关注未来的我们,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