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苏霍姆林斯基在对待儿童智力的发展上认为 :“儿童学习愿望的源泉是思维智力上的感受和情感色彩 ,儿童的思维是同他的感受和情感分不开的 ,教学和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充满情感 ,这种情感是发展儿童智力和创造能力极其重要的土壤。”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 ,在数学教学中也是这样。教学情感包括学习数学的兴趣、意志、习惯等。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呢 ?一、创设愉快和谐的气氛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兴趣 ,是指人们积极探索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数学教学激发兴趣的主旨在于调动学生的…  相似文献   

2.
数学学习,需要教师以自己的数学情怀、对数学及数学教育的正确认识去对学生加以积极的影响,也就是教师要用自己的数学教育哲学指导教学实践.一方面,要用数学学科的文化滋养学生,培育学生对数学的内在兴趣,让学生形成充满“正能量”的数学学习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另一方面,教师要遵循数学教育教学的规律及儿童的思维发展水平,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3.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体会到,凡是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他们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求知欲望比较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的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人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4.
传统数学突显其学科属性,使数学教学被赋予了浓厚的学科色彩。单纯的知识传授导致了教学内容抽象单调,教学过程严肃乏味,不能触动学生的心灵世界,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传统数学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情感(包括兴趣),因此,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征求意。  相似文献   

5.
周萍 《农村教育》2006,(10):52-53
数学是中小学重要的学科之一,也是学生感到困难的学科之一。由于数学自身的特点以及数学课程的设置、教材的编排、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教师的行为等因素的影响,致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上表现出缺乏数学学习兴趣,甚至产生讨厌、反感数学的情感。新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着重强调对全体学生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同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把“情感与态度”放在教学各目标的首位,特别是二期课改中推行的新教材在编排上图文并茂,  相似文献   

6.
数学情感,是指学生对数学学科学习表现出来的兴趣和爱好。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少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枯燥乏味,对数学没有浓厚的兴趣,因而在内心深处对数学的学习失去了信心,产生了厌烦和抵触的心理。而对于喜爱数学,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来说,却感到了数学的神奇和美妙,觉得学习数学是一种享受。为什么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会产生以上两种不同的状况呢?笔者认为,这与数学教师教学的方式、方法有很大的关系,与教师重视对学生的数学情感的培养密切相关。因此,数学教育工作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奠基石,将为学生形成良好数学素养创造必要条件。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值得每位数学教师认真思索和琢磨。  相似文献   

7.
吕莺 《现代教学》2008,(4):51-52
多年来的教学经历告诉我,在中学时期,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爱好差异很大:有的学生对数学学科具有浓厚兴趣,有的学生则对数学一筹莫展,甚至恐惧,最后影响到全面发展。对于这些学习数学有困难的学生,要想提高其数学成绩,使之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我有以下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8.
一些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常感到枯燥乏味,对数学没有浓厚的兴趣,因而在内心深处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产生厌烦和抵触的心理。而对于喜爱数学,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来说,却感到了数学的神奇和美妙,觉得学习数学是一种享受。为什么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会产生以上两种不同的心理状况呢?我认为,这与数学教师教学的方式、方法有很大的关系,与教师重视对学生的数学情感的培养密切相关。数学情感,通常认为是学生对数学学科学习表现出来的兴趣和爱好。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  相似文献   

9.
张玉峰 《考试周刊》2011,(89):74-74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兴趣是活动的一种动力。学生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成了学习的主人,才能在学习中调动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而数学是一门发展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常被人误认为是枯燥乏味的学科,是很多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显然尤为重要。作为教师.我们有必要研究数学教学艺术,努力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  相似文献   

10.
江咏梅 《教师》2014,(34):34-34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数学认知”方面指出:要重视幼儿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和兴趣,注重在“日常生活”“解决问题”“实际操作”中发展幼儿的数学能力,为幼儿进入小学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因此,如何让幼儿喜欢数学,帮助幼儿提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师在开展数学活动中的核心目标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科的抽象性,学生对学习数学容易丧失兴趣,所以对提高学科质量,实在有一定的难度。而一种高质量的数学课应是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中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在不断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情感上的满足。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一直是数学课堂数学教学的老课题。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人们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力量。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也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激起学生对学习数学学科的求知欲与兴趣,与实施成功的数学教学有着直接的、密切的关系。可以说,一个教师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培养起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并使之能长久地保持下去。因此,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先导,是促使学生爱学、乐学的内在动因。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将多年来的探索进行总结,与各位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14.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一旦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就会专心致志地学习数学,积极地钻研数学,从兴趣发展到志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如果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懂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那么,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呢?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若能让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在学生心中建立起积极的情感,激发起学生的求知兴趣,让学生饱含热情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无疑让我们的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数学教学改革的发展与深入,情境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每一名数学教师一直关注的问题。情境教学是根据学科特点,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及情感相结合,营造的一种充满情境的氛围。数学具有抽象性、严谨性、广泛性的特点,它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初中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提高数学能力。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问题,通过建立模型转化为数学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思维,促进学生知识与情感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孩子的老师。”“兴趣”是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通过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我体会到:在数学教学中,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数学成绩会得到很大提高。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从学习情感人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自觉的学习,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18.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数学是一门抽象、枯燥且需要较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再加上传统教学观念和方式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而在对小学数学进行教学时,教师要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就应该对学生的数学情感进行培养,让学生对数学真正产生兴趣并从心里喜爱这一学科,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以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王灵芝 《考试周刊》2012,(70):63-64
数学能力.包括以下两种:一种是独立创造具有社会价值的数学新成果的能力:一种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习数学的能力。中学阶段。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怎样的数学能力呢?无疑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因为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毕竟是将来学习数学,运用数学,以及进行数学创新的基础.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的传统教学,特别重视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采取的方法是“满堂灌”——让学生多听一点;教出的学生是“记忆型”——学生的大脑都成了知识的仓库。但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却是数学的运用与创新。不论数学的运用,还是数学创新,都离不开探索,没有了探索,任何学科,包括数学,都会失去灵魂。因此,改革数学教学,把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作为我们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实在是必要、重要和紧迫的。  相似文献   

20.
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既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以及情感、意志等;智力因素通常指的是自学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等。智力因素是“内因”,非智力因素是“外因”,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实践证明,学生数学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因”的影响。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热爱学习数学。下面从三方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