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容为王的说法过时了吗 内容为王这四个字可以说是那些内容捍卫者的口头禅.我们好像理屈词穷到没有别的话语来保卫人类的内容.甚至就连内容派都开始反感这个说法了.我们就不能有别的说法来回击形式为王吗? 在历史上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内容派都占了上风.甚至在激进的历史阶段中,内容派也大多把形式派打得落花流水.  相似文献   

2.
对于传统出版,我们以前说"内容为王",后来说"营销为王",现在恐怕要有一个新的提法,就是"技术为王".因为新技术这一块我们一直没有很重视;而新技术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东西.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古代档案工作实践中的实例说明了古代档案管理的一些方法,精辟的将其概括为"采"、"编"、"典"、"阅"四个字,并分别以实例论证说明了这四字的内容、特点,得出现代档案管理方法来源于古代档案管理方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正>"当技术已经起决定作用时,很多人还在大谈内容为王、营销为王,但我们需要了解的是这些都不能为王了。"传媒的本质不再是内容供应商,而是传媒行为的供应商当全世界人民都可能供应内容时,我们要供应行为。数据驱动行为,不驱动内容,而数据驱动行为,数据即知识,而知识产生行为,这是人性的要求。于很多传媒组织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颠覆。在不同的时代,我们有不同的社会  相似文献   

5.
正互联网之于人类的影响,人们的理解更多地还停留于技术手段与功能体验的描述中。其实,互联,首先是一种精神的交互与共享,而非关系的碾平和连结。由移动通讯网、电视有线网和无线网构成的网络场域,其发展趋势必然是"三网融合"与"三屏对接"。这是互联网时代每一个媒体所处的真实生态。在这样的媒体生态下,一向崇尚"内容为王"的传统媒体,其专业自信正在遭遇数字化渠道与技术的一再威胁。人们越来越急切地提问自己也提问业界:新媒体崛起的"支点",除了"内容为王"的资源优势之外,更取决于能否实现"用户为王""影响为王""渠道为王"和"传播为王"?  相似文献   

6.
何者为王,"内容"还是"搜索"?不管技术如何发展,业态如何演变,"内容为王"几乎成为从业者的最后一块领地,然而在互联网的海量信息存储面前,有人提出:出版业的下一个竞争领域将是"搜索为王".  相似文献   

7.
<正>首先我认为,新媒体结合内容这么一个框架实际上背后代表着一个内容为王和平台为王的倾向。只要是新媒体,发展里面或者信息传播发展里面,实际上它一直有左和右之分。这有两层不同的意思,一个方面是渠道、平台或者传输问题等等,我解决信息如何分发送,如何实现媒体信息的传播。第二个问题,就是内容问题。内容在渠道之外承载的业务,比如说对于广电来说,它也一直在"左右"摇摆。是更  相似文献   

8.
胡瑛  陈力峰 《今传媒》2011,19(3):151-153
<正>一、从"内容为王"到"品牌为王""内容为王"是传媒界最为熟知的从业理念之一,被许多大型传媒公司奉为经典。这一法则多年来屡试不爽,其提出者维亚康姆公司(Viacom)总裁雷石东(Redstone)的表达简洁而不失力量,他说:"传媒企业的基石必须而且绝对必须是内容。内容就是一切!"  相似文献   

9.
在大数据的影响下,新闻传播业产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数据新闻。如何写好数据新闻,是用传统观念的"内容为王",还是紧跟时代潮流运用"技术为王"?本文通过对比两者之间的优势与不足,认为在大数据时代,单纯注重技术或内容,都是有失偏颇的,只有"分析为王"才能致胜数据新闻。  相似文献   

10.
吴锋 《青年记者》2008,(12):12-14
在报业经营管理中,长期存在"内容为王"、"广告为王"和"发行为王"的争论.笔者历来坚持."发行为王"的观点.进入2008年以来,由于新劳动法的实施导致报纸发行劳动用工大幅攀升,报纸发行面临严峻挑战.笔者认为,报业经营中的"发行为王"理念不能动摇,但须根据形势变迁重新认识这一理念的精义.  相似文献   

11.
《声屏世界》2013,(8):51-53
媒体新时代"为王"大战A@李幸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今天很多人都有一个疑惑,电视主要靠广告生存,多屏时代,广告到哪里去了?据我所知,报纸卖给网络不赚钱,而电视消耗这么高,卖给网络又能有多少收益?过去我们一直说内容为王,之后又提到渠道为王。前一段时间,大家都在争论是渠道为王还是内容为王  相似文献   

12.
本地媒体有无丑闻灾难报道,这是一个地方民主政治如何的试金石.<人民日报>已开辟"民主政治"专版,地方媒体也不必对此四个字神经紧张.我知道很多地方官员连这四个字都怕得要命.  相似文献   

13.
本地媒体有无丑闻灾难报道,这是一个地方民主政治如何的试金石.<人民日报>已开辟"民主政治"专版,地方媒体也不必对此四个字神经紧张.我知道很多地方官员连这四个字都怕得要命.  相似文献   

14.
在新闻媒体竞争日益激烈,业界还在为"渠道为王"还是"内容为王"争论不止的时候,我们更应该从新闻本身找突破一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就是"角度制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角度决定影响力,新闻角度是一个关乎报道成败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半岛都市报影响力逐步提升,达到了新的高度和起点.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舆论影响力新突破,对半岛人来说是一个挑战.结合半岛都市报当下在新闻采编方面的情况,我认为要实现舆论影响力新突破这一目标,仍然要坚持"内容为王". 以往虽然也经常提到"内容为王",把新闻产品当成是提高报纸影响力、舆论引导力的制胜法宝.但随着网站、手机等新媒体不断分散平面媒体的关注度,必须赋予"内容为王"新的内容.总体来讲,要实现舆论影响力的新突破,就需要在新闻采集的强度、新闻内容的广度、新闻报道的深度三个方面同时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6.
随着媒介融合的深入,在新的媒介环境下"以何为王"的讨论趋于热烈,"内容为王"这一主流观点日益受到挑战,本文运用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理论,探讨媒介与内容的关系,指出争论的缺陷与局限,展望未来媒介与内容之间的新关系。  相似文献   

17.
新得一隋代河间王杨弘的墓志拓本,为近十年内所出世,历代金石碑刻著作中均未见记载.由拓本上可知,墓志为正方形,宽、高均为49厘米.右上角稍残,第一行第三字"柱"字右旁损,第四、五、六行的第一字"九"、"刺"、"后"上半部损,墓志的左半部及下半部有多处泐痕.墓志文字共三十一行,行三十一字.第一行为墓志主人官职名衔,全称为"隋上柱国太子太保雍州牧河间恭王墓志铭".  相似文献   

18.
当你打开<新周刊>杂志社官方网站的时候,"锐"字在红色背景下呈现在眼前,显得刺眼.有人说,阅读杂志是一种品位阅读,在国内各种杂志的竞争中,什么样的杂志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呢?读者说了算,杂志本身应以"内容为王".  相似文献   

19.
传统媒体在往新媒体转型的过程中,还要不要坚持"内容为王",是个颇具争议性的问题。其实,在新媒体尚未形成气候的年代,"内容为王"就受到了挑战。很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早些年广州日报在广州地区率先实行自办发行,提出"广州日报比太阳还早"的口号,一早将报纸送到报摊,送到家庭以  相似文献   

20.
毛文思 《出版参考》2012,(12):13-14
正自"数字出版"一词诞生以来,有关其概念和本质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关于数字出版中心的讨论,也有多种说法。先后有"终端为王""内容为王""平台为王"的说法。笔者在分别对这几种说法进行一番思索后,也想就数字出版的"中心"谈一些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