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 父亲的工作是绝密级的。院里其.他叔叔、阿姨也一样。我们只知道父亲是研究物理学的,因为他的书架上摆的大部分是物理书。在家里,他从来不讲自己在做什么工作。我们只知道他经常去西北地区出差.而且一走就是几个月。他在搞原子弹、氢弹,是我们猜出来的。  相似文献   

2.
看到一望无际的金灿灿的油菜花,使我们想起官春云.他的笑脸如油菜花一样的灿烂.是他使我们的生活不再缺油,是他使我们的田野充满希望.  相似文献   

3.
檀建新 《大观周刊》2012,(25):239-239
数学是一门学科极强使用性极广的科学学科,他是我们人类发展必不可少的学科源泉。我们从小就在学习他的基础知识.但是他的逻辑性非常强。我们学生学习起数学来都有些苦燥,我们作为数学老师来说,我们必须提供有兴趣的数学题,采促进学生门对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相声大师侯宝林虽然去世了,但他留给我们的相声是那么幽默有趣,无疑是一笔宝贵财富,而今我们从电视上还可以看到他的笑脸,听见他幽默诙谐的语言。  相似文献   

5.
今年11月27日,是戈公振先生诞辰100周年。戈先生是我国二、三十年代著名的爱国进步的新闻工作者,也是我国新闻史研究的开拓者。尽管他的生命仅仅度过45个春秋,但他一生中从实践到理论,都对我国新闻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离开我们已经半个多世纪了,而他的业绩,他的品德,他的学识,却是长留人间的。他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我们要珍惜它,研究它,继承它,使之发扬光大,这是我们对他最好的纪念。  相似文献   

6.
作家—记者     
今年(指1958年——译者)是鲍·波列沃依五十寿辰。在庆祝晚会上大家讲了他许多美好而热情的话。谈谈他是轻松愉快的,因为他是我们最爱戴的作家和记者之一。作家们说,他是我们的;记者们也说,他是我们的。他到底是誰的呢? 波列沃依享有盛誉。他的名声传遍国内外。如何衡量声誉呢?这既不能用公斤来衡量,也不能用公里  相似文献   

7.
在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旅途上,每一位家长都有一本"血泪史"。孩子是我们一世的期盼,然而并不是所有付出都有回报,因为只有正确的道路才能引领我们到理想的结果上来,道路决定一切!周正就是这样一位引路人。他是位心理学家,他走到哪里都会给人们一种冲击。因为他振聋发聩的教子理念,因为他毫不留情地击中我们教子的软肋。  相似文献   

8.
知道高峻有十四、五年的时间了,真正熟悉他、认知他是近五年的事情。我们本土广告公司的这些掌舵人把他推为我们这个圈里的老大,不是年龄大,而是他的做事风格、处理问  相似文献   

9.
这是列侬在回忆列侬,不是我们在回忆列侬——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在听到他的歌声时,他已遇刺而死去多年。我们也不可能像他那样回忆,我们的六七十年代与他的迥然不同。他死后,我们只能在客厅里听他的歌,只听得到他的文艺,而不见他的愤怒;只感受到他的经典,却不了解他为什么现代。  相似文献   

10.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1897年著名的印象派大师保罗·高更绘制了他的代表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这是一幅充满哲理性的大型油画。由于此时,高更贫病交加又丧爱女,于是他决定在自杀前绘制一幅绝命之作。正如他自己所说:希望能在临死之前完成一幅巨作。在这幅画中的婴儿意指人类诞生,中间摘果人物是亚当采摘智慧果  相似文献   

11.
采访娄底市档案局局长王恬波时,他总是说,我这个人很平凡,没有什么值得宣扬的.如果说有点成绩的话,那是集体的功劳,是同志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当我们找局里的同志座谈了解时,当我们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时,我们发现他并不平凡,他的工作业绩突出,他在档案系统的口碑很好.  相似文献   

12.
认老乡     
我们连那时候有一个“家门口兵”,他家离营房的距离不超过五公里。我们都觉得他很幸福,他自己却不这么认为,因为他没有“老乡”。按说,营房外面全是他的老乡,但是他却十分无奈地说:“是呀,可是谁认识我呢,谁管我呢。”  相似文献   

13.
周知勇 《云南档案》2012,(10):33-33
<正>2012年9月11日星期二晴在五印乡别乐古上社,有一位83岁的彝族老党员字廷芳,如今已经是四世同堂。按照计划,今天我们将到他家里走访。在村干部的引领下,我们来到他家门口。他的孙女迎出来,把我们带进他家整洁的院落,他和老伴安静地坐在火塘前,身边坐着的是失明的同样上了年纪的女婿。  相似文献   

14.
“我们真不愿看到乔丹现在的样子。他在我们心中永远是‘神’,我们不高兴他被‘人化’。”  相似文献   

15.
实际上,崔大力在洗浴中心并不是真的受欢迎。阳春白雪的经理向警方供述,他们并不爱接待崔大力,“他一去,我们店里都围着他转,他又不给钱”。而他们之所以讨好崔,就是因为他的特殊身份。“他是警察,能在检查之前给我们一些消息。”  相似文献   

16.
采访蔡林的时候,没想到这天是他小的专著《摄影一点通》完稿,也是他从事摄影理论写作整整十周年的日子,更巧的是这一天还是他48岁生日。按说这三喜临门,他该在家庆贺一番,可到他家里却不见他的身影。好在老母亲一句话提醒了我们,他准又在办公室,我们抬腕一看,已是晚上9点过了。当我们走到他的办公室时,见他正伏案疾书。在十年中,他编写出了21本摄影和电教专著,填补了国际国内摄影和电教理论领域的5项空白。  相似文献   

17.
《星火》杂志的总编辑科罗季奇是一位大忙人,最近刚从国外访问归来。他高兴地会见了我们。于是,我们便畅谈了起来,他从公开性谈到舆论监督。他说:“我们实行公开性,意义首先就在于监督我们的领导。”他还明确指出,人们从现实生活中观察到,许多刑事犯罪常常是与权力结合在一起的。因此,我们要想打击刑事犯,就得对当权而又弄权者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18.
范用先生走了,但我们始终不觉得他不在了。他的名山事业还在,这是他永远的存在,也是他无意中为自己铸成的永恒丰碑。  相似文献   

19.
对连水来说,他是一个黄梅戏学徒,他将永远是一个学徒,因为广阔的人生还在等着他.对创作者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因为艺术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我们都走在儿童文学这条“光荣的荆棘路”上,我们也是“永远的学徒”.  相似文献   

20.
新闻周刊:小平同志走了已经七年了。你们是不是非常想念他?在你们家里,每年会用什么样的形式纪念他呢?邓榕:我们非常想念他。每年的2月19日,是他的忌日。他老人家去世以后,什么都没有留下。他的遗体捐出来供医学解剖,角膜也捐献了,骨灰撒在了大海里。他这个人对于生死问题非常达观,一再明确地反复地跟我们交待,死后不留骨灰,不要修纪念馆,不要竖铜像,不要这些钢筋水泥的东西。他说与其修这些东西,不如多种几棵树。我们知道,他是想回到大自然中去。所以,每年到了2月19日这一天,我们就买好多花,每个人拿一个小花篮,妈妈带着我们全家所有在北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