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深入分析当前戏曲改革在校园戏曲教育中的得与失,在梳理当下戏曲改革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造成戏曲改革的现实原因:戏曲传承保护百家说、传统戏曲演出程式化的独特性、传统戏曲演出形式的多样性、戏曲改革失败的前车之鉴、对戏曲改革缺少必要的认识;提出了戏曲改革在校园的发展路径:多元共治理念引领高校校园戏剧发展、地方高校要建设大学生戏曲社团,拓展戏曲学生观众等,促进戏曲改革在校园教育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戏曲目录是一种表达戏曲著录者戏曲理论的文本体式,是一种批评文体,即戏曲目录体批评。中国古代戏曲目录体批评产生的文化背景包括:城市经济的繁荣导致戏曲的繁荣使戏曲目录体批评有了批评的对象、戏曲繁荣发展需要戏曲目录体批评、统治阶级对戏曲的打压政策促使戏曲批评家采用戏曲目录体批评、明清时期乾嘉"朴学"研究风气的影响等等。  相似文献   

3.
戏曲作为中国的四大国粹之一,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古至今,戏曲给人们带来的身心享受与文化品位都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戏曲的传承也是戏曲发扬光大的关键。当然,对戏曲的传承是需要通过戏曲教育,使戏曲学习者接受到更加广博的知识得以实现的。由此可见,戏曲教育对戏曲传承与戏曲学习者的重要性。对于现代快节奏的社会而言,戏曲文化不仅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而且还可以加强人们的文化素养。因此,重视戏曲教学是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文章整理了20世纪50-90年代我国戏曲艺术的研究状况,总结了戏曲研究在戏曲通史,戏曲断代史,戏曲作家及作品,戏曲发展规律等9个方面的成果。20世纪的戏曲研究日渐深入、体系愈益完备,戏曲学日趋成为中国思想文化、艺术美学的重要部分。80年代以后,戏曲研究中对戏曲的本体性渐渐忽略。在理论上,一定时期对戏曲本质有很充分的评价和估计,但在实践中,戏曲本体问题并没有在研究中贯彻。  相似文献   

5.
"戏曲改良"催生了晚清戏曲的再度繁荣,戏曲与小说互相渗透、彼此合流的现象突出,仔细考察晚清四大小说杂志,发现刊载于其中的戏曲理论文章、戏曲作品类型和有关戏曲栏目等"戏曲的小说化"倾向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6.
齐莹 《甘肃教育》2022,(14):70-74
戏曲是我国重要的音乐艺术形式,戏曲演员在学习和掌握戏曲演绎的基本功时,需要重视视唱练耳。视唱练耳可以帮助戏曲演员提高对戏曲的准确理解和掌握,提高戏曲演员的感知和表现能力。视唱练耳作为戏曲演员的基本功,需要戏曲演员在不断进行看谱能力和听觉能力的训练中,有效提高综合能力,能帮助戏曲演员准确把握戏曲内容,进而呈现给观众更有品质的视听盛宴。  相似文献   

7.
民国时期涌现出了一批对后世产生较大影响力的戏曲教育专家,推动了戏曲教育的快速发展.为顺应戏曲市场发展对戏曲表演人才的需求,一些大专院校开设了不同类型的戏曲专业,深入研究民国戏曲专业设置,对于民国戏曲的研究具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近代,戏曲观念的建构和嬗变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在近代前期,文人的戏曲观念仍然较为传统,大多将戏曲看作是传统诗词的变体;20世纪初,戏曲改良运动极力提高戏曲的社会地位,使国人的戏曲观念实现了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型。王国维的戏曲研究则从学理上确定了“戏曲”的内涵,奠定了现代戏曲学的基础;五四运动以后,戏曲观念的核心从启蒙转向救亡,从西化转向民族化,戏曲的政治属性被不断强化。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引入戏曲教学,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优秀戏曲文化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戏曲鉴赏能力。然而,目前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戏曲教学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小学生对戏曲艺术感到陌生。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在戏曲教学中可以为学生精心创设一个优质戏曲教学氛围,利用讲故事形式开展创新化戏曲教学,在戏曲教学中融合时尚流行元素,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增强教学效果,注意戏曲教学和其他科目的联系,提升自身素养创新高效戏曲课堂。  相似文献   

10.
戏曲是一种文化艺术,是我国传承多年的文化财富。随着各种流行音乐的盛行,人们对传统戏曲艺术逐渐淡忘,失去了兴趣,对戏曲艺术的追求也越来越弱,使得学校戏曲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而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戏曲艺术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意识,感受祖国悠久而深厚的历史文化。因此,学校应加强戏曲艺术在音乐教学中的渗透,让学生从根本上热爱戏曲,提高音乐课堂戏曲教学的效率。本文主要分析了音乐课中戏曲艺术教学的具体开展,以提高戏曲艺术教学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1.
戏曲与电视结缘,正如其与电影的结合一样,是渐趋疏离的;同时,戏曲与电视的结缘,站在戏曲的角度,更多了几分悲凉的意味.电视一直在选择戏曲.各类形式的戏曲电视节目,终究不是戏曲本身,它们对于戏曲的传承发展起到的都是外因作用.退一步讲,即令戏曲与电视结合真的产生了新的艺术样式,逻辑上讲,也肯定是对戏曲的异化了.从剧场戏曲的角度探讨其与电视结缘的命运,当"文学、音乐、戏曲、曲艺在各种栏目和节目中成为点缀的元素"时,当我们还想保留纯艺术的戏曲时,应该更多考虑的是电视对于戏曲的功能性意义.  相似文献   

12.
明代中后期戏曲演出查禁个案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中后期是戏曲艺术发展的繁盛时期,也是戏曲文化管理较为严厉的历史时期之一。在考察明代中后期的戏曲艺术演出史时,发现明代中后期的执政者虽然没有颁布戏曲艺术的查禁法令,但一些朝廷重臣及地方官对于戏曲演出的管理依然严格。文章考辨戏曲演出史料,发现魏校、甘士价、刘宗周等曾经查禁戏曲演出,对于戏曲文化的发展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彭玉兰 《文教资料》2009,(22):22-24
元代卓越的戏曲作家和戏曲理论家周德清对促进戏曲艺术和戏曲研究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探讨了周德清戏曲创作风格,以及其主要戏曲理论.  相似文献   

14.
从戏曲体裁的独特性即舞台时间空间的处理方式及其虚拟表现手法两方面论述了戏曲舞台布景虚拟性的重要作用,戏曲的本质是排斥写实布景的,戏曲舞台布景的虚拟表现手法给戏曲带来了自由,解放了戏曲舞台。  相似文献   

15.
作为我国传统的艺术形式,戏曲艺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等各种艺术因素,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表演艺术。然而,在戏曲艺术实践不断成熟、不断完备的情况下,我国戏曲理论却始终停留在以戏曲局部的音乐性与文学性统观戏曲艺术整体的框架中。李渔的戏曲理论则首次突破了这种传统的戏曲理论研究格局,以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为基点,涵盖了戏曲艺术本体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的内容。李渔戏曲理论从文学属性的倚重到戏曲本体的回归,标志着我国的戏曲艺术在理论上达到了艺术本体自觉的高度。  相似文献   

16.
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在戏曲文学剧本创作中,既有一般戏剧元素所具有的“故事”层面的创作,又蕴含了对以音乐性为代表的舞台表演的设计与呈现,这是戏曲艺术本体性得以完整实现的深层创作。以戏曲剧本创作为切入点,关注戏曲文本中音乐性特质,从戏曲文本中的音乐性语言、戏曲剧本的音乐性审美结构、不同剧种流派的戏曲剧本艺术特征等方面,对戏曲文本的文学性与以戏曲音乐为代表的舞台性的“双重美学建构”进行思考,探索当代戏曲剧本创作民族化和艺术化的审美创作路径,从而提升戏曲剧本创作的综合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17.
戏曲是中国文化的综合体现形式,优秀的戏曲翻译和翻译研究是增强中国文化和戏曲艺术在世界上的交流和传播的必由之路。国外汉学家戏曲荚译成果丰富,译作众多,出现了许多优秀译作,戏曲翻译研究也全面展开。国内学者对戏曲英泽尚重视不够,在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方面均相对薄弱。只有加强戏曲英译和戏曲英译研究,以中国国内译者为主,中外泽者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发展戏曲文化。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覆盖率的不断增加和戏曲观众群的减少这两组一升一降的数据揭示着戏曲在信息社会中的尴尬境地.个别地方戏曲的消亡和东北二人转的火热展示着信息社会中戏曲不一样的发展观.进入21世纪,愈演愈烈的戏曲裂变打破了戏曲原有的生态形式,出现了原生态、再生态、变异生态等不同的戏曲形态.戏曲观众群的视听习惯在悄然发生着改变,而作为传播戏曲的媒介载体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社会带给戏曲的冲击有利有弊,为戏曲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多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李雪 《江苏教育》2015,(8):75-76
<正>民国时期涌现出了一批对后世产生较大影响力的戏曲教育专家,推动了戏曲教育的快速发展。为顺应戏曲市场发展对戏曲表演人才的需求,一些大专院校开设了不同类型的戏曲专业,深入研究民国戏曲专业设置,对于民国戏曲的研究具有较大的意义。一、戏曲专业设置融入新式学校教育理念(一)课程设置更加多样化民国的新式戏曲教育课程设置较为复杂,如南通伶工学社,作为一个著名的新式戏曲教育学校,该校的办学目标是"从事改良  相似文献   

20.
邵建红 《文教资料》2006,(36):81-82
戏曲的生存发展受众多因素影响,这些因素构成了戏曲的生态。目前戏曲发展的困境,是因为我们未能恢复市场化的戏曲生态。市场化是良性的戏曲生态的核心特征。恢复市场化的戏曲生态,关键在于调整文艺政策,改革文艺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