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高等教育已迈入普及化阶段,普及化高等教育伴随系统性变革,高等教育系统性变革呼唤协同治理.良好的治理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要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定阶段和超大规模的特点,协同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教育治理,形成政府、学校、社会依法共同参与教育治理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
英国高等教育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在高等教育治理方面的研究开展得比较早,高等教育治理的制度安排也较为成熟.英国高等教育治理的变革与政府与大学关系密不可分,其高等教育治理的指导思想是政府将高等教育机构看作社会服务机构.在此思想影响下,英国高等教育治理框架渐显:政府以财政资助为调节杠杆,借助科研评估活动和质量保障署,介入英国高校的科研和教学.  相似文献   

3.
全球数字治理变革推动高等教育领域产生内生性数字治理需求,而厘清高等教育数字治理的构成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发展、丰富高等教育数字治理理论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数字治理对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助力作用,并以三种类型的数字治理构成要素与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要求为指导,提出高等教育数字治理构成五要素,即治理目标、治理架构、治理参与、治理工具和治理监测。文章对高等教育数字治理构成五要素进行了详细剖析,阐释了五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分别基于五要素的关键特征提出了应用建议,以期从理论层面探索高等教育数字治理的优化实施,推动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在英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型转变为大众型的进程中,其治理范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英国大学拨款委员会治理范式被体现新公共管理治理范式的基金委员会模式所取代。本文以基金委员会治理范式的创立、高等教育政策责任的分裂、市场因素的引入为时代背景,借用胡德的图式理论,剖析英国高等教育治理范式变革的关键要素:经济与政治危机、新思想的萌发、政策部门内部利益集体的重组以及不同政策目标新政策的形成,诠释英国高等教育治理范式变革的政治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是印度教育的名片。印度对高等教育的治理进行了广泛探索,其治理变革在印度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印度高等教育治理进程的核心即不同利益相关者权力结构的演变。在经历殖民控制、集权管理、逐步分权和多元共治的四次变革后,印度高等教育最终形成了政府、大学、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的治理体系;其治理结构由外部(政府、市场、社会相结合)和内部(大学自治)两部分构成,契合教育治理"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的本质要求。印度高等教育治理的基本逻辑回答了治理的起点、内容和目标等问题。大学"自治"是印度高等教育治理的逻辑起点,多元"共治"是治理的逻辑核心,通过多元"共治"走向教育"善治"则是印度高等教育治理的最终落脚点。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外部治理萌发于中世纪,伴随着民族国家的兴起得以强化,并逐渐成为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显性因素。从未来发展和演化趋势来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仍处在不断发展、变革、调试和演化之中,但基本范畴归根结底是由一系列要素勾连形成的一整套治理架构,这些要素包括价值与行动、制度与机制等多重维度。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现代化依然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如何在博弈中寻求管理和自治的平衡,形成大学、政府、市场的有效联结,仍是未来高等教育外部治理领域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掀起了一场治理变革的浪潮。从控制走向协调,以治理代替管理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德国大学治理有其教育传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础,德国大学治理的经验可以为中国大学治理改革提供珍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回溯全球高等教育治理实践,历经了专业技术治理、联合国治理、多边网络治理与国家中心治理的模式变迁。究其缘由,高等教育全球化竞争、技术变革发展与治理制度困境决定了全球高等教育治理制度的演进方向,亦形成了变革主义与保守主义截然不同的行动逻辑。两种逻辑冲突的背后,既展现了高等教育全球治理主体多元、问题纷乱、机制多样与目标多维的复杂局面,又隐含了等级固化、规则模糊与制度重叠的风险挑战。为此,全球高等教育治理应维系国家权威、完善规则公约、创新治理机制与构建协调网络,实现制度转型发展与综合治理目标。作为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一极,中国需要积极参与国际高等教育制度构建,推动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全球高等教育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30年来,高等教育迅速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政府在其发展中的重要性尤其是与大学的关系正在日益受到世人的关注,家长和学生的教育权利意识逐渐凸现,并逐渐得到认可、重视和尊重.这些为高等教育下一步的创新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高等教育领域走向治道变革成为可能.但是,教育平等、管理体制以及教育质量和效率不高等方面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严重束缚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借助公共治理中的一些理论工具,结合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现实问题,可以从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管理体制、战略重心、评价机制等方面为大学治理的未来走向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创新的价值取向是实现经济社会价值,基于该取向所形成的迭加糢式要求每个层面都需变革。在协同创新战略驱动下,从基层学术层、大学制度层、教育体制层与创新社区层四方面构建区域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是实现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选择。宁波市通过构建学科-专业-产业链.打造多元灵活办学模式、推动宏观管理体系改革、探索建立协同创新高地等举措,构建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创新治理体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产生区域高等教育治理的协同绩效。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包括科学的教育理念、有效的治理形态和先进的教育制度等要素。实现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要构建以高校为主体,全社会共建共享的高校治理组织形态,完善协同发力的教育制度,推动高等教育治理理念、方式和制度的系统性变革。  相似文献   

12.
完善公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是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推动高等教育体制变革的关键要素。文章通过对A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变革的动因、内容及过程研究后指出:公立大学内部治理变革将由强制性制度变迁向诱致性制度变迁转变,推动公立大学内部治理变革的重要因素将逐渐由外转向内;平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学校和院系两对关系是公立大学内部治理变革的核心问题,是否能够处理好这两对关系事关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改革成败;以大学章程为首的公立大学制度规范将成为约束大学内部权力运行的“制度笼子”,将权力行使纳入法制框架才能真正实现依法办学、依法治校。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变革日益显现出教育分权、主体多元与大学自主的发展趋向,这一变革趋势顺应了治理理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高等教育治理主要体现为政府权威的去中心、大学自治以及各种社会组织和公众民主参与高等教育管理,折射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网络式治理结构、相互合作与互动协商的对话式伙伴关系、权力共享与责任分担的公共责任机制理念以及追求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目标。要想充分调动多元主体的积极性,保持多元权力的良性互动,推进高等教育管理秩序的良好运行,应从政府、大学和社会三个层面来建构高等教育治理架构。  相似文献   

14.
“治理”视野下的中国高等教育管理架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变革日益显现出教育分权、主体多元与大学自主的发展趋向,这一变革趋势顺应了治理理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高等教育治理主要体现为政府权威的去中心、大学自治以及各种社会组织和公众民主参与高等教育管理,折射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网络式治理结构、相互合作与互动协商的对话式伙伴关系、权力共享与责任分担的公共责任机制理念以及追求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目标。要想充分调动多元主体的积极性,保持多元权力的良性互动,推进高等教育管理秩序的良好运行,应从政府、大学和社会三个层面来建构高等教育治理架构。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法国高等教育改革主要是针对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进行一系列的渐进性调适,尽管法国一直推崇政府对整个社会的主导作用,政府干预教育的传统根深蒂固,但是面对西方国家高等教育领域治理变革的潮流,尤其是法国国内高等教育发展面临日渐增多的问题,法国政府也并非固守传统,而是作出积极回应,即以分权为导向,以市场为手段,进行较为渐进、稳步的高等教育治理改革.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治理理论作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创新,在高等教育领域有其存在的实践依据与所遵循的原则.它与高等教育管理的根本区别就是,高等教育治理模糊了高等教育管理中的主客体边界,高等教育治理是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认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大学的管理,并在治理过程中引入问责机制.  相似文献   

17.
新科技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变革的动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变革的逻辑取向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科学性与价值性、技术性与人文性的辩证统一。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方式亟须在发展理念、发展定位、合作方式、发展水平、治理机制等方面变革创新,树立开放、融合、善治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增强高等教育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意识,构建开放式湾区高等教育联合体,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形成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协同治理机制,以便更好地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引领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方向,更加满足区域及国家重大战略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根据外部环境条件权宜应变,任何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治理模式都要与本国的国情和文化相适应,扎根于本国的社会土壤和基本国情,在传承与创新中实现高等教育治理的现代化。近代英国走了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之路,其治理变革以不断做增量的渐进模式、间接控制与软性治理、多元共存的权变做法为主要特征,通过有秩序的改良和有节制的政府参与来实现。英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道路选择根源于英国近代以来的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社会思潮以及将之结合起来的法治基础。当前,我国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高等教育现代化肩负着重要使命,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之路是与我国所处历史阶段的国情密不可分的,是一条与我国的法治基础、制度框架和文化思想相结合的独特之路,是在传承与创新中发展的具有国际话语权的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9.
戴育滨 《教育评论》2012,(3):153-155
本文通过介绍加拿大高等教育发展概况,总结分析大学治理的历史变革、法律依据、治理结构与特点、内容与模式,从综合财务规划与预算、教学管理、国际化发展、科研成果商业化、网络信息化等方面,分析大学治理架构、特点和运行机制,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0.
历史实践证明,党的建设融入高校管理体系为建构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制起到奠基作用,为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长期以来,党的建设为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开新局、出新策、发新力,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治理的新路,成为高校治理现代化的核心组成部分.面向未来,党建引领高等教育现代化要着眼于人、着手于人,围绕"用好人""管好人""育好人"三个方面开展工作,确保高等教育治理方向正、规矩好、风气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