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初,国家号召出版业“走出去”,以加强中国文化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影响力。人民卫生出版社早在5年前就开始了中医国际出版计划的调研,并开始制定以“中医药国际出版为契机,带动西医图书的国际出版,建设国际化强社”的战略计划。经过2年的实践,人卫社已经摸索出了一整套对外出版的经验,已经出版150种以英文版为主,兼顾法文版、  相似文献   

2.
《传媒》2017,(18)
蔡达峰:丰富"一带一路"国际出版合作内容,提升出版合作的品质.为此中国政府实施了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等项目,支持反映当代中国主题等领域优秀图书的翻译出版,国际出版交流合作的内容不断丰富.在"一带一路"的开放格局下,中国出版应充分发挥出版品牌和内容创新优势,精心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需求,推出符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需求的优秀作品,让各国优秀图书走进中国、让中国优秀图书走向世界.深入交流,共建出版合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十四五"时期,我国出版"走出去"进入新阶段,作为数字时代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数字出版产品是我国出版"走出去"的重要方面,其"走出去"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效果.中国数字出版产品想要进一步"走出去",亟待政府、出版企业和出版行业协会共同发力,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大力拓展渠道平台,坚持精准施策和效果优先,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估体系,更深度地推进我国数字出版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助力中华优秀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出版走出去战略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走出去"的方式涉及图书出口、版权输出、国际出版项目合作等方面.随着中国出版实力的不断壮大,目前,一些中央和地方出版单位又开始以资本输出为手段,以在国外直接独资、合资设立出版社为形式,以外国本土化生存和发展为目标,参与国际竞争,做强出版产业.这是我国出版产业获得长足发展、中华民族文化传播软实力增强的显著标志.  相似文献   

5.
"十四五"时期,出版业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出版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迈向出版强国目标.文章以《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为背景,立足出版机构与编辑个体两个层面,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操多个维度,分析出版业发展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从出版逻辑、出版定位、出版视野三个维度,对出版业的使命任务、专业定位、内容供给、能力提升、国际传播、融合发展等核心问题进行思考和阐述.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 (记者 香江波) 从2004年开始,为了更好地将中国政府鼓励和扶持中国出版"走出去"政策付诸于实践,国务院新闻办与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启动了"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在2005年第12届BIBF上全面启动"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的同时,还专门设立了"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相似文献   

7.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日前正式启动2016年度"图书版权输出奖励计划".该计划将对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实现版权输出且在海外实际出版发行的纸介质图书给予普遍奖励和重点奖励. 目前,图书版权输出奖励计划办公室已经开始正式受理项目申报,全年申报将于2016年12月10日截止.我国境内的出版企业、各种所有制企业、版权代理公司和作者均可申报.申报图书必须由海外出版发行机构以国际标准书号出版,在出版所在地发行且首印数不低于300册.由图书版权输出奖励计划办公室成立的评审专家小组负责申报图书及重点图书的评审工作,奖励项目名单将在新闻出版行业媒体上进行公示.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记者鲍红)8月30日,2005国际出版论坛在北京召开.每年一度的北京国际出版论坛,是中国政府自2004年开始举办的一项重要的国际出版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国际出版交流不断增多,我国出版人通过国际书展、版权贸易等渠道接触到了大量国外出版产品,逐渐意识到了我们的产品在内容架构和表现形式上与国际市场主流产品间的差异性,更在不断合作与探索中从以往的"原封不动卖版权"逐步过渡到"专项策划走出去"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0.
路小静 《出版科学》2008,16(2):46-49
近年,在政府和出版企业共同努力下,我国出版物"走出去"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本文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建议出版企业更新观念,加大外向型图书开发和国际合作出版及中文版图书的翻译力度,大力培养国际人才,以使我国出版物能真正"走出去""走进去"。  相似文献   

11.
一、制定"走出去"的科学规划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学出版社要从大环节、大流程、大思路、大概念来谋划"走出去"战略,内容不仅包括出版物的出版、发行,还应包括出版物的印刷、复制、材料供应、加工服务环节和出版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以及与出版有关的经贸活动.具体讲,"走出去"应融入出版社的整体工作安排和规划,在制定年度选题计划和出书计划以及其他工作计划时,将"走出去"的图书的选题、实施等工作与日常图书出版工作有机结合;同时不断探索"共同出版"、"全球同发"、"引进再输出"等"走出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媒体技术在出版业中的逐步渗透,跨媒体出版和数字出版开始与纸质出版相博弈,以图书购销、版权贸易、文化交流为基本功能的国际书展也相应地受到影响。文章在追溯各大国际书展历史源起与发展积淀的基础上,探讨其为适应出版新业态所呈现出的"迈向综合性国际传媒博览会"的功能扩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主题出版是有意义的,这个意义在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中就一览无余.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理司周慧琳司长曾经说过,主题出版就是以特定"主题"为出版对象、出版内容和出版重点的出版宣传活动.具体来说,就是围绕党和国家重点工作和重大会议、重大活动、重大节庆日等集中开展的重大出版活动,其基本作用是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动员全社会团结一心,谱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新篇章.主题出版源于原新闻出版总署2003年开始的相关工程,其"意义"与生俱来,相伴至今.但主题出版的意义如何有效地呈现,仍旧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出版"走出去"是新闻出版总署一直推行的发展战略。"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法兰克福书展中国翻译出版资助项目"等多项扶持措施的实施,促使中国  相似文献   

15.
主题出版是有意义的,这个意义在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中就一览无余.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理司周慧琳司长曾经说过,主题出版就是以特定"主题"为出版对象、出版内容和出版重点的出版宣传活动.具体来说,就是围绕党和国家重点工作和重大会议、重大活动、重大节庆日等集中开展的重大出版活动,其基本作用是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动员全社会团结一心,谱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新篇章.主题出版源于原新闻出版总署2003年开始的相关工程,其"意义"与生俱来,相伴至今.但主题出版的意义如何有效地呈现,仍旧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4,(22):40-46
"灰皮书"、"黄皮书"是坊间对上世纪60年代开始出版的一批"内部发行"图书的统称,它的出现,是我国当代出版史上一个奇特现象。出版"灰皮书"、"黄皮书"的背景是配合国际"反修"政治斗争,目的是教育干部"反修防修"。"文革"开始后,这些图书以各种方式流传开来,给当时参与"地下读书"活动的青少年以极大的思想启发,促使他们联系社会政治经济实际思考国家未来发展,这些思考随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向全国蔓延,逐渐汇聚成为后来思想解放运动的先导,一定程度上也是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转型前进的社会共识。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以来,由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出版机构和教育领域的积极探索,专业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国际中文教材出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仍有进步空间.文章以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丝路汉语"系列教材为例,从选题策划和内容编制两个层面出发,对新时代国际中文教材出版要领及策略提出了科学建议,以期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快建设出版强国和文化强国的步伐.  相似文献   

18.
作为出版"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汉语教材虽然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但要在国际市场上实现双效,需解决出版适销对路的问题.2004年,全球第一家孔子学院成立,众多国内出版社开始关注国际汉语教材出版领域,但成功"走出去"的国际汉语教材并不多.文章以"走遍中国"系列教材为例,从出版模式、内容创新、海外销售三个方面入手,探析该教材在国际上成功推广的经验,以期为我国出版业的海外营销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文章探讨了华文出版的国际出版环境,认为要提高华文出版的国际出版地位,一方面要提升我国出版企业的综合实力,另一方面要全面、准确地把握国际出版信息.笔者研究发现,"超星发现系统"有助于出版企业对不同国家的华文出版特点进行分析,考查华文出版的发现结果数和总被引频次,可得知该国出版业界对待华文出版的态度.在掌握海量信息的基础上,华文出版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提升自身的国际出版地位,形成新的国际出版格局.  相似文献   

20.
中国数字出版"走出去"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高质量发展要求,也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数字出版业无法回避的现实课题.当前中国数字出版"走出去"面临传播力不足,只问传播不问效果,内容生产不能满足国际需求,缺乏对国际用户的了解,国际化数字出版人才不足等问题.对于中国数字出版"走出去"而言,顶层设计是核心问题,适应性内容是基本前提,传播力建构是主要手段,本土化策略是关键能力,人才建设是决定性要素.中国数字出版"走出去"应建构具有国际适应性的传播体系,最终实现高质量的国际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