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留学生所获得的来自东道国的社会支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东道国居民对留学生的接纳程度。因此,本研究从中、外大学生两个侧面入手,引入保格达斯的社会距离指标设计问卷调查,了解中国社会中和留学生接触最多的中国大学生封留学生所在文化群体的接纳程度。并通过开放式访谈和调查问卷让留学生自评从中国得到的社会支持情况和在中国的适应状况,追一步探索中国人的社会支持对留学生适应的影响,探索影响留学生适应的文化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2.
社会学的引进是近百年间留学生作用的结果。最先后社会学引进中国的是留学生、大量翻译、介绍和广泛传播社会学的主体是留学生;培养中国社会学人才的主体是留学生;把社会学理论付诸中国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留学生;留学生使社会学实现了中国化,并走上了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3.
留学生与中国院士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晚清至今,中国留学生约百万之数。从1948年中国第一批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产生至今。中国共有院士1600多名。中国院士是中国科学家群体的杰出代表。留学生与中国院士的计量分析说明:一,一百多年来的中国留学运动,随着政治局势的变迁,留学国别和留学规模起伏不定;二,留学生是现代中国科技事业的开拓者和促进者;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留学生对中国发展的作用多反映在科技领域;四,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留学的普及,中国的留学教育将最终成为不具有任何特殊性的常规教育,归国留学生并将在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而影响中国社会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4.
赵宝辉  高越山 《函授教育》2001,(6):70-70,83
我国自50年代至70年代初,来华留学生人数较少,对留学生生活管理采取不同于中国学生的优惠照顾,留学生公寓有服务员、门卫,有专门的餐厅、活动中心、健身房、洗衣房等。使留学生的生活与中国学生、中国人隔绝,处于封闭、半封闭的保姆式的管理状态。90年代以来,来华留学生人数迅速增加,各国留学生蜂拥而至。进入21世纪又将有一个新的来华留学生的高潮。因此,许多高校原有的留学生公寓已经无法满足来华留学生的需求,留学生公寓的建设也无法跟上来华留学生的发展速度。随着我国高校后勤的改革,留学生住宿打破原有的“保姆式”而推向社会的科学化、法制化管理已成必然。  相似文献   

5.
“留学生”的由来“留学生”这个词是由日本创造的。唐王朝时,日本政府为了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曾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遣唐使因为是外交使节,不能在中国久留,所以日本政府从第二次派遣唐使时,同时派遣“留学生”和“还学生”。所谓“留学生”,是当遣唐使回国后,仍...  相似文献   

6.
“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研究”课题,抓住了留学生与一百多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关系问题,极有意义。“在方法上,先从史料做起,也切实可行”,《辞典》是留学生问题研究领域起步最早的史料性作品,是一部留学生与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关系的工具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日本的外国留学生总数已达到12万人。在日的外国留学生以中国学生为多,约有8万人,占留学生总数的70%。另外,在日本语学校就读的就学生总数约有5万人,其中中国就学生近4万人。也就是说,在日本的中国留学和就学生的人数超过了10万人,中国成了日本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地。  相似文献   

8.
三言两语     
《神州学人》2003,(9):34-34
关于“留学”,关于“留学生”,关于“中国留学”,关于“中国留学生”,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依然是人们热衷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徐州师范大学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是全国唯一的专门研究留学生与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关系的研究机构,成立于1996年。其具体研究方向为中国留学史、留学生与中外文化交流、留学生与中国的社会发展;还包括中外文化交流关系的研究。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研究课题是徐州师范大学的特色研究课题,在省内外学术界也有广泛的影响。该课题酝酿于1980年代初。当时,青年教师周棉有感于近代中华民族的苦难,有感于近代许多优秀知识分子的爱国壮举和长期蒙受的不公正待遇,萌生了研究知识分子与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关系的念头。在长期、艰苦乃…  相似文献   

10.
《海外求学》2003,(18):62-63
中国留学生日前在澳大利亚已达4万人,其中2万人是攻读大学以下课程的小留学生,居各国赴澳学生总数的首位。近期,中国的学生频频出事,引发澳大利亚社会对中国留学生素质的评价。中国驻悉尼总领馆李建民表示——  相似文献   

11.
芬兰是北欧一个小国,这儿有1500多中国留学生。这些留学生对回国创业是如何看待的?他们为什么要出国留学呢?他们的留学效果怎样呢?笔者 2000年 11月经国家留学基金委选派,到北欧小国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进修,并就上述问题设计了问卷,在芬兰的中国留学生中进行调查。概述 中国驻芬兰大使馆教育组提供的资料表明,中国留学生团体已经成为芬兰各大学留学生、学位生中的一个重要团体,约有50%的中国留学生都在攻读硕士或以上学位。截至2001年底,在芬兰留学的各类中国学生有1500多人。其中在赫尔辛基大学的有200多…  相似文献   

12.
李鸿章与中国第一代留学生钟有为中国第一代留学生的派遣,是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在第一代留学活动中,不能不提及洋务运动的首领人物之一李鸿章,他与这一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且有所作为。一中国近代第一次正式派遣留学生是1872年,那时的中国和世界形势如何呢?十...  相似文献   

13.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留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冯保平随着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和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来华学习的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多。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如何在坚持有中国特色和传统的留管工作方法的同时,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建立符合中国国情...  相似文献   

14.
中国和哈萨克斯坦是友好邻邦,1991年原苏联解体哈萨克斯坦独立后,中哈两国教育文化交流与合作不断发展,在哈萨克斯坦各类高等院校中,中国留学生的数量比来自其他国家的留学生的数量多,解决好中哈两国留学问题对于提高留学生的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新书架     
《神州学人》2000,(4):30-30
书名:《中国留学生大辞典》主编:周棉出版:南京大学出版社定价:68.00元简介:本辞典是“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研究”课题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1999年8月出版。全书共收录4000余人,上起1847年,下止1978年。入选人物资料大都截止到1993年。辞典内容丰富,史料翔实,“留学生”特点突出,志述严谨有序。附有姓氏索引、中国留学生简表、不同时期留学生有关情况统计表、词目汉语拼音索引等,便于查阅检索。是一部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的专门工具书,出版后受到有关专家学者的欢迎和好评。书名:《中国的自传文学…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语言学的现代化转型期。留学生是这一时期中国语言学逐步走向科学化、系统化、社会化的现代化历程的主体运作力量。1.留学生是中国语文现代化运动的启动者和主导者,以留学生为主导的语文现代化运动,从文化体系的宏观角度而言,是中国社会文化现代化转型的生成点;从语言学的内在发展而言,它使中国语言学研究的本体范围得以拓展,为中国语言学的现代化、科学化提供了有利于转型发展的温床。2留学生根据汉语实际,参照西方语言学的体系构架,创建了汉语语法学等新学科,为完善中国语言学的体系建构作出了重大努力,是对中国现代语言学新学科进行系统科学构筑的开创者。3留学生的开创性工作.使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等中国传统语言学在研究方法、内容、目的等方面都有了根本性的突破,从而完成了由古典到现代的转型,留学生是使中国传统语言学走上现代化更新的主要承负者。  相似文献   

17.
中国留学溯源与分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巍 《神州学人》2001,(7):41-42
“留学”一词的来历汉语中的“留学”,据考证,应是从“留学生”一词演变而来。“留学生”一词源于唐代,为日本人所创造,沿用至今。唐朝时,中日文化交流十分频繁,日本政府多次派“遣唐使”研究和吸收中国的先进文化。但“遣唐使”是外交使节,停留时间有限,影响了对中国文化系统而深入的学习。所以,日本政府从第二次派“遣唐使”时起,同时派来了“留学生”或“还学生”。“留学生”在“遣唐使”返国时继续留在中国学习,“还学生”则和“遣唐使”同来同归,但以学习为主。由此可见,“留学生”的原义其实专指来中国学习的日本学生。…  相似文献   

18.
留学生是中国近代化的报春鸟陈岱荪,季羡林,张岱年,业治铮,陈荣悌,茅家琦编者按本刊上期推出了“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研究”专栏,引起了一些专家、学者、研究者以及其它读者的关注。为了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当今中国高层次的专家学者对留学生与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关系等...  相似文献   

19.
李灵革  赵文远 《天中学刊》2003,18(6):99-101
建国之初,百废待兴,优秀的海外留学生成为共产党和国民党双方争夺的对象。新中国的欣欣向荣局面吸引了海外留学生的目光,但西方各国对海外留学生的回国百般刁难,设置层层障碍。我国政府展开各种办法.通过设立民间组织“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各地建立留学生的专门机构以及外交上的种种周旋,争取了大批留学生回国。归国海外留学生为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0.
对武汉四所高校20名来华留学生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访谈数据的扎根理论编码分析显示:新冠疫情使得来华留学教育政策短板凸显,留学生综合素质表现有喜有忧,线上教学保证了停课不停学,共同抗疫使留学生的亲华情感和对中国制度的认同感增强,留学生积极付诸抗疫行动。基于武汉战疫期间留学生情感和行动的变化,建议利用战疫故事对留学生开展中国国情认知教育,提高留学生跨文化交流适应能力,在趋同化管理中重视朋辈群体作用,鼓励留学生参与社区治理等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