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知识网络建构高中力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力和运动的关系,联结物体受力和运动状态改变的基本规律是牛顿运动定律。力和运动的知识网络建构如下:处理力和运动类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步骤是:(1)领会问题的情景,在问题给出的信息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建构出正确的物理模型;(2)合理选择研究对象;(3)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4)正确建立坐标系;(5)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有关的规律列式求解。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隔离法和整体法,要善于捕捉隐含条件,要重视对临界状态的分析。要重视作图,养成画物理示意图的习惯。通过作…  相似文献   

2.
闫文 《考试》2005,(11)
高中力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力和运动的关系,以 三条线索(包括五条重要规律)为纽带建立联系。力 学知识网络的建构如下框图所示: 从以上网络框图可归纳出分析解决力学问题的 三把金钥匙,即(1)力的观点(牛顿运动定律结合运动  相似文献   

3.
高中一年级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一、调整后本章教材内容牛顿运动定律是调整后力学必修部分的核心.本章主要内容是: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牛顿第三运动定律以及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调整后教材的前两章“力”和“物体的运动”,为学生学习本章,从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做了准备.从知识方面,是在学完力和物体的运动之后,进而认识力和物体运动的关系,掌握这些最重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法,对年龄在15~16岁的133名高一学生有关力和运动的概念进行调查,根据学生存在的迷思概念特征,设计了基于TEL模型的牛顿第一定律概念转变教学活动并开发了计算机建模工具来支持其概念转变。通过系统的介入这一干预,并对两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进行分析后,作者认为,这一有计划的干预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力和运动的理解,从而转变学生力和运动的迷思概念,建构一个科学概念;合理使用计算机建模工具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力和运动概念转变。  相似文献   

5.
“力和运动”一章是学习了最简单的运动规律,在建立了力的概念的基础上,将这些知识综合研究,从而初步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这一章涉及的概念有:惯性、摩擦力和二力平衡;要求掌握的基本规律有: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的条件.本章是初中力学的重点内容,也是继续学习力学的基础.本文拟对“力和运动”一章的重点进行分析、研究.一、考查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概念的认识、理解和运用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  相似文献   

6.
力和运动的关系是中学物理的重要基础知识.同学们刚学物理,会感到抽象.其实,同学们感到抽象的知识,也是科学家们曾经难以攻克的知识堡垒.我们循着人类的探索历程,借助科学家们的研究方法,重新去发现,就觉得形成对力和运动关系的正确认识是不难的.一、物理学史上关于力和运动的两种观点1.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的科学家,他借鉴“自然”一词创造出了“物理”这门学科的名称.但他研究解释物理现象是依靠简单推理的方法而不是科学的实验分析.他认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用力推车,车子才前进;停止用力,车子就停下来.由此…  相似文献   

7.
力和运动的关系、功和能的关系是中学物理知识体系组成的两大基础,尤其力和运动的关系几乎贯穿了中学物理力学部分和电磁学部分的所有章节,属于《高考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主干知识.但由于其内涵丰富,覆盖面广,形式多样,又往往成为理解和应用的难点.现结合初、高中新教材对这部分知识的编排顺序及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笔者在教学中的一点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8.
运动三定律,是整个经典力学的基础,又是除力学外物理学其他部分的基础。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力和运动的关系。在讲运动定律之前,教师应使学生对力和运动的基本性质等予备知识,有某些正确的了解和比较熟练的掌握,为进一步学习运动三定律创造有利条件。这一点恕不赘述。本文仅就运动三定律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谈几点不成熟的意见,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CSCL中学习者人际交往对高水平知识建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首先通过内容分析法时首都师大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一门网络课程进行实证研究,了解两个学年不同时期学习者的高水平知识建构情况.然后,研究者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计算学习者的人际交往情况,在整体层次判断学习者的交往网络是否影响其高水平知识建构;在个体层次分析学习者的网络个体属性与其高水平知识建构的相关性;在角色分析层次统计网络中不同角色的学习者对高水平知识建构的贡献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互惠性高的网络利于学习者的高水平知识建构;特征向量高的学习者知识建构水平也较高;核心参与者是高水平知识建构的主要贡献者.最后,笔者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拟合了学习者的人际交往及其高水平知识建构的方程,通过该方程可以看到学习者的人际交往对其高水平知识建构所起的作用,从而为教师实施学习者学习网络课程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6,(86):146-147
<正>《物体的浮与沉》这节课是力和运动关系的实际应用问题,初中生对于抽象的力和运动关系理解并不透彻。奥苏贝尔认为,要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利用适当的引导性材料对当前所学新内容加以定向和引导。如果利用好《力和运动》中学生已经学过的理论基础设计出比较浮力重力关系的实验,从而判断物体的浮沉条件,这样效果会不会更好呢?好的引入是成功的一半,由此我想到色彩绚丽的鸡尾酒,  相似文献   

11.
学习过程是通过社会交互、工具使用和反思等知识建构的过程.学生在网络课程的学习中,能否高度参与到建构知识的活动中去,对于学生的知识建构和问题解决至关重要.自我解释能够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在网络课程中设计自我解释的支持工具,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建构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知识整合.  相似文献   

12.
自我解释策略在网络学习环境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习过程是通过社会交互、工具使用和反思等进行的知识建构过程.学生在网络学习中,能否高度参与到建构知识的活动中去,对于学生的知识建构和问题解决至关重要.自我解释能够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在网络课程中设计自我解释的支持工具,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建构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知识整合.  相似文献   

13.
徐宁 《现代教育技术》2014,(10):114-120
协作知识建构是网络环境下新型的教学模式,基于项目的协作知识建构是协作知识建构的一种具体学习方式。文章以知识建构理论为依据,设计8个"基于课堂的、基于网络的、基于社会的教学实践"协作知识建构项目,并且以"设计一份有创意的招聘网站"为例,呈现了一个基于项目的协作知识建构学习的全过程。通过5个学期,12个班级的教学实践,提出该教学法由教学分析、情境创设、知识建构、绩效评估四个主要阶段组成,包括二维教学分析、三层情境创设、三重知识建构、多维度绩效评价反馈等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4.
网络学习共同体是一种新型网络学习的方式,目前在国内外还处于起步阶段。介绍了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内涵、特点、要素以及网络环境下一个支持个人、集体协作知识建构的工具软件——“知识论坛”,并阐述了其对网络学习共同体知识建构的支持条件。  相似文献   

15.
从建构知识网络谈自学语文张大文自学语文应该是语文学习的最终形式和最高形式,因此,它必然是有规律和标志的,而建构知识网络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点,如果不说最重要之点的话。知识而可以建构为网络,决非一朝一夕所能完事,而须经过长期的、充分的积累,才能有所发现,有...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网络学习环境的创设提供了技术支持。网络教学旨在通过有效的教学对话促进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下进行知识的建构。但是,网络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处于分离状态,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实现有效的教学对话,进而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则是直接影响网络教学质量的关键。将远程电子会议系统应用到网络教学中,以及构建共同体知识建构的环境可有效实现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对话。  相似文献   

17.
力学主要是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而功的概念是对“力和运动”知识的深化和拓展,也是学习“能及其转化”的基础知识.功的原理是正确理解“机械作用”和解决机械问题的重要理论.本文就“功和功的原理”的相关知识解析如下,以帮助同学们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一、准确理解“功的含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显示出了成效,物理学上就说这个力做了功.理解功的概念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通过建构知识网络能提高学习效率、加深理解与引发深度学习。以沪教版“金属的冶炼与利用”复习为例,启发和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网络、多视角建构知识网络、应用知识网络解决问题,揭示和理解学科大概念本质,从而提升学科思维能力,实现学科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9.
以牛顿第二定律为核心的动力学是力学的主干知识,也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而牛顿运动定律是分析、研究、和解决力和运动问题的有力武器,下面例析牛顿第二定律应用  相似文献   

20.
运动和力是初中物理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基础知识,其中运动知识一定要关注"参照物"这个知识点,在探究物体运动时取不同参照物可得到不同的结果,对力和运动的关系可通过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二力平衡得到认识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