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近代中国,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入侵,社会性质逐步发生变化,封建主义的教育体制和教育内容受到国内外各种政治势力的冲击,也处于动荡和变化之中,西学与中学之争,学校与科举之争,前后延续了半个世纪。潮州地处南海之滨,第一批新制学校,基本上是由外国传教士办起来的。如英国基督教长老会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就在澄海开办盐灶小学堂,同治十二年(1873年)美国浸信会在汕头礐石办小学,七年后改办  相似文献   

2.
潍县乐道院是美国基督教北长老会在潍县设立的最早、最大的基督教新教传播基地,也是山东省基督教区会会址所在地。作为异域文化的载体,其在宗教传播的同时所进行的世俗化的种种努力,向我们揭示出异域文化本土化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3.
成功都是有个性的,而失败的原因却大致相同。虽然模仿是成功的捷径之一,但大多也只是对企业的起步阶段起作用。每一个企业的成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基因,而文化是不可能完全被复制的。最近美国《商业周刊》新鲜出炉了今年的美国企业50强排名,其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4.
美国梦不仅是美国社会特有的社会文化现象,也是贯穿美国文学的经久不衰的话题。富兰克林是美国文学史上追求美国梦的最成功而杰出的典范。盖茨比是富兰克林的狂热仰慕者(fan),但他对美国梦的追求以残酷的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龙口第一中学始建于1892年,是美国基督教浸信会国外道部在黄县(龙口前身)创建的教会学校,始称"哈约翰学校",中国人称"华洋书院",仅有1名教师、15名学生。由于学校在传教的同时进行文化和科学教育,倡导西方的民主自由和科学文明,因而吸引了大批学子前来求学,学校规模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6.
企业文化的概念是上世纪80年代由美国学者最先提出的,其后,随着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的发展,这一新的理念在美国以及世界各国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企业文化以其对企业职工的高度的凝聚、协调、激励等功能,对企业经营的成功与失败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许多成功的美国企业中,都有着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美国企业文化作为现代管理实践的产物,对我国企业文化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尽管美国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不尽相同,但就其主要方面而言,又具有许多共同点,其主要特色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以价值观为指导美国大多数成绩突出的公司都有一…  相似文献   

7.
美南浸信会在中国有四大传教区域:华南、华中、华北和华内四个区域。但是山东成为美南浸信会华北差会的一个主要省份,这绝对不是偶然,其中是有很多方面的原因的。  相似文献   

8.
无论你怎样善辩,我都不跟你争论。我坚信,只有成功才是成功的母亲。不说世间许多失败的傻子,失败了一次,还是没有认清楚失败的根由,总是以“失败是成功之母”去失败第二次、第三次……这些人不明白,失败不是成功的母亲,他们甚至不是一个家族。你成功了,是因为你先前的准备、经验、做法都是成功的,所以才蓄积成了最后的成功。如果你成功的要素中,有一项是失败的,那最终你绝对不会成功。  相似文献   

9.
成功都是有个性的,而失败的原因却大致相同。 虽然模仿是成功的捷径之一,但大多也只是对企业的起步阶段起作用。每一个企业的成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基因,而文化足不可能完全被复制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基督教长老会在闽台地区传教的过程中,贯穿其中的闽南文化是其发展历史的脉络主线。在教区的地域分划、闽台传教区关系、以闽南方言为传教媒介、宗教精神中的乡土意识等层面,皆深刻体现闽南文化在其间的纽带作用与发展脉络;同时也反映西方宗教在闽台地区传播进程中不可避免的本土化趋势。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有些学生有的是“失败的母亲。却没有“成功的儿子”,究其原因还在于失败中不能总结、分析,不能悟出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近代天主教、新教在豫北地区传播活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基督教两大分支的天主教和新教,传播福音,使中国皈依基督是它们共同的目标,但由于教义、历史渊源、文化传统以及在华历史背景等因素的不同,天主教会和加拿大长老会在近代豫北地区的活动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差异。本文主要从传教理念、传教方式和手段、传教经费来源三个方面,对天主教会和加拿大长老会在近代豫北地区的活动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13.
美国一个伟大的篮球教练.执教一个很烂的因为刚刚连输了十场比赛而开除了原教练的大学球队。这位新教练给队员灌输的观念是:“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过去的失败不算什么.这次是全新的开始”。  相似文献   

14.
于蓝蓝 《成长》2006,(6):45-46
失业是无奈的,绿卡是梦想的,血泪挫折是常有的,生存斗争是必需的。 这是每一个到美国寻梦的人的内心写照。为闯荡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他们像勇士—样在美国的某个角落奋斗着,有人失败,有人成功。于蓝蓝,微软总公司中层管理层中最年轻的女性.唯一的中国女孩,是一个成功的代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翻译是实现跨文化交流的语言转换过程,翻译准确,则交流成功,反之,则失败。产生误译的原因很多,文章着重讨论英汉误译的文化成因。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一直都是用“失败是成功之母”来鼓励那些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挫折的学生要不怕失败,锲而不舍,并以“失败不是不能成功,只是尚未成功”来安慰激励他们。但是,如果我们的学生总是经历失败,从未尝到成功的喜悦。那么,他们就有可能丧失信心,最终与成功无缘。所  相似文献   

17.
语文老师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哲学老师说,失败只是现象,接近成功才是本质。 历史老师说,失败和成功终将成为历史,惟有执着追求的精神才能成为永恒。 数学老师说,有时失败只是一个圆点,成功是一条线段,线段是由无数个圆点排列而得。 体育老师望着跑道上疾飞如燕的长跑运动员说,摔倒了,再爬起来,继续前进,那不算失败 ,只要坚持下来,便是成功。  相似文献   

18.
每个学生的学习活动都受其相应的学习动机驱使,学习动机的不同导致了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的差异。从理论上讲,所有学生都有追求成功、回避失败的动机倾向,正如阿特金森所指出的,每个学生都有同时具备追求成功与回避失败两方面的特征,只是二者表现程度不同而已。尽管追求成功、回避失败是所有学生共同的愿望,但在实际的学习情境中,有成功就有失败,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在我国的中小学,人们通常根据分数指标把学生分成三类:一类是成功多于失败者,即所谓“优生”;第二类是失败多于成功者,即所谓“差生”;第三类,即其余的,称之为“中等生”。  相似文献   

19.
波纳德·韦纳的归因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因理论认为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经常探询其成功与失败的原因。美国心理学家Weiner B.认为,学生主要用四种归因来解释学业的成功和失败,即能力、努力、运气和任务难度。它们在三个维度的不同位置上。第一个维度是内部和外部,能力和努力属于内部归因,运气和任务难度属于外部归因;第二个维度是稳定性,能力和任务难度比较稳定,而努力和运气则不稳定;最后一个维度是可控性,能力和运气是不可控制的,而努力是可控制的。归因方式不同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和控制不同,随后的情感反应也不同。所以,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这一理论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  相似文献   

20.
在我们很多人的意识中,成功总是与困难、挫折、竭尽全力联系在一起的。对于很多父母来说,他们期望中孩子的成功总是面向未来,他们总是认为孩子考上了大学,将来事业有成,这才能叫做成功。因此为了未来的成功,往往忽略了孩子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的进步,让孩子们更多地体会了失败的滋味,并且以为这是一种必然。本期《成功习惯是成功之母》一文介绍的著名教育家楚图南关于习惯的论述,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行为。他说:成功就是一系列成功习惯的累积,人生的失败往往是失败习惯的累积。在学校里,如果一个儿童做这件事也失败,养成一个失败的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