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十年前,国语和闽南话是台湾社会的强势语言,而闽南话较之国语又略占优势。当今台湾社会,国语和闽南话仍然是强势语言,但是国语的优势远远大于闽南语。闽南人只有在家庭内部,与祖父辈、父辈交谈时及在菜市场时使用闽南话的比例超过国语,其余在面对各类交际对象、交际话题和交际场合时,使用国语的比例均超过闽南话。外省人、客家人、少数民族的国语能力、使用、评价更是远远高于闽南话。客家人和少数民族的族群对应语言已经退到家庭内部使用,在家庭之外,闽南话在客家人中的优势比客家话明显,闽南话在少数民族中和少数民族语不相上下。客家话及少数民族语处于令人堪忧的弱势。  相似文献   

2.
马来西亚的闽南话属于一种跨境语言。由于槟城是马来半岛北部(北马)闽南话典型的核心区,所以通行当地的闽南话——“槟城福建话”保留了许多从本土闽南话流传下来的核心词汇。它也汇集了当地闽南人在不同时期因语言文化接触和创新而产生的特殊词汇。通过揭示“槟城福建话”与本土闽南话共有的特征词,即从本土闽南话传承使用的,以及它本身独有的特征词,即移民及其后裔在不同时期因创新或借用而形成的,说明两者共存的特征词表现出“槟城福建话”与本土闽南话之间语言与文化纽带的联系,也证明了当地闽南人对祖籍方言的忠诚态度。相对的,槟城福建话独有的特征词主要反映当地闽南人的文化特征,也说明语言的变动发展是经过长时间的变异和整合过程中完成的。  相似文献   

3.
鹅埠“尖米话”不属于闽南话、客家话,也与广州话有别,是粤东地区一种比较特殊的方言。在语音上,尖米话保留了较多粤语成分,也有些与客家话相同的语音特点,并显示出受闽南话影响的痕迹。研究尖米话有助于人们了解汉语方言的演变以及因不同方言相互接触而产生的变异现象。本文拟从语音上对鹅埠“尖米话”与广州话进行比较,力求体现该方言特点并探求其成因。  相似文献   

4.
《嘉应学院学报》2016,(1):18-23
台湾客家话源自大陆客家话,两者早期的差别并不大;但由于时事的变迁,异地分布以及不同的语言接触,造成两地客家话既有许多共性的同时又有一些差异。首先是由于台湾在政治、社会、文化、语言接触等方面产生了变化,使得台湾客家话发生了一些变异;其次是大陆客家话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同的语言接触也使自身发生了改变。以大陆梅县话和台湾四县话为例,从亲属称谓的比较角度来管窥两岸客家话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华人,祖籍来自中国各地,他们一向沿用各地方言。1979年,李光耀总理在首届推广华语运动开幕礼上说,“我们所讲的方言可以分成12种以上”。这就是:福建话、闽南话、福州话、厦门话、福清话,广州话、潮州话、客家话、海南话、广西话、上海话,再是华语普通话。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新加坡华人从入学开始,就要同时掌握三种语言。“儿童在家讲方言,在学校里所学的却是英语和华语。”因此,“负担太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新加坡政府提倡华人学华语、讲华语、用华语,开展推广华语普通话运动。  相似文献   

6.
梅州市是客家方言最集中的地区。除了纯客县外,有些县既有说客家话的人口,又有说闽南话的人口,我们把这样的县称之为"非纯客县",把这样的地区称之为"双方言"地区。丰顺县是梅州市唯一的一个"非纯客县",隍、黄金、汤南和潭江等乡镇属于客闽"双方言"地区。通过多次对黄金、隍等乡镇客闽"双方言"的语言状况进行详细的调查,特别是从客闽方言词汇特点的比较研究,我们看到一些现象:优势语言可以影响弱势语言,然而,弱势语言口语中的基本词汇仍然保留。即客家话虽受闽南话影响,但仍然保留了客家方言词汇的基本特点。闽南话同样受客家话的影响,其词汇特点又与潮州话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龙岩方言是闽南话的次方言。在闽南话各方音片中龙岩方言最基本特征在于它存古成分较多,且与客家话彼此交融影响。通过宋代以来的方言研究及固始方言的实例获得证明,龙岩方言中保留着特有的上古汉语语音的音系和词汇,以及与客家方言若干相同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8.
闽西地区交叉着闽南话次方言的龙岩话与客家话两大方言系统,在全国方言复杂程度仅次于海南岛,推广普通话任务特别艰巨。本文从闽西方言的形成、特点及其与普通话的主要区别,探索了闽西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  相似文献   

9.
闽南客家话主要分布在漳州西南部南靖、平和、云霄、诏安四个县的15个乡镇。学界对闽南客家话的归属存有争议。对闽南客家话语言特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音特点方面,将闽南客家话和闽西、粤东客家话的语音特点进行比较,词汇和语法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闽南客家话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目前学界对闽南客家话研究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研究内容缺乏深度,研究方法缺乏创新。要从语言因素和社会因素,借鉴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来探讨闽南客家话的语言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一) 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现代汉语仍存在严重的方言分歧。我国目前有八大方言: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吴方言(以上海话为代表)、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湘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客家方言(以梅县话为代表)、闽北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和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在广东,并存着粤方言、客家方言和闽南方言。就惠州来说,同时通行客家话、广州话和由客家话、广州话、本地土话混合而成的惠州话。周恩来总理早在一九五八年就曾经指出:“我国  相似文献   

11.
闽西地区交叉着闽南话次方言的龙岩话与客家话两大方言系统,在全国方言复杂程度仅次于海南岛,推广普通话任务特别艰巨。本从闽西方方的形成、特点及其与普通话的主要区别,探索了闽西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  相似文献   

12.
闽南方言的文白异读具有相当特色。以粤东闽语潮州话和福建泉州话作为粤闽两地闽南方言代表,从两地文读层之间的差异入手,以语言接触为基础,探讨粤东闽语文读层特点及引起其衰微的原因;并从语音和音韵的历史比较中推断粤东闽语中古文读层形成的时间。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研究了台湾五种闽南方言韵书,并与大陆闽南方言的《汇音妙悟》和《汇集雅俗通十五音》进行比较,从而说明所谓“台湾话”或“台语”就是台湾的闽南话。  相似文献   

14.
本文谈闽南话一些不同社会阶层在语言运用上的差异。男女的不同、年龄的大小、文化的高低、语境的变化、母话影响的多少等等方面,给语言运用上造成的差别,可以反映出闽南话不同社会阶层的语差,同时也反映出闽南话的一些结构特点。 作为共同语地方变体的方言,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要了解并揭示一种方言的特点,从其社会本质、交际功能去考察,从方言社会各阶层的语差去分析,也是可以发现出一些区别于共同语的特殊点,而对这些特殊点加以描写,有助于我们了解到该方言的面貌、特征。  相似文献   

15.
<正> 所谓方言,是一种语言的地方变体。现代汉语方言都是从古代汉语发展而来的,因此每一种方言都可能保存一些古词语的读音和意义。如:粤语、客家话和闽南话保存有古鼻音韵尾-m、-n、-η和入声韵尾-p、-t、-k,闽南话和闽北话保存有上古舌头音和舌上音不分,轻唇音和重唇音不分的特点。在词汇方面,各地方言中也保存有许多  相似文献   

16.
描写广西玉林市北流县新圩镇平安山村合水口欧家闽南方言的语音系统,并且将它与来源地漳州的音系及周边强势方言白话音系进行比较,必要时参考了周边的另一种语言——客家话的语音。通过详细的比较,发现欧家音里既有传承自本土闽南音的成分,也有在与白话、客家话接触的过程中吸收于白话、客家话的成分。  相似文献   

17.
山羊隔畲族“山客话”,在语言性质上是汉语方言,与客家话有极大的相似度,但是,山客话也有自己的身份标记。畲族“山客话”与客家话的关系非常复杂,与历史来源、生活地域和民族迁移、语言接触都有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两百年来,闽南方言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本对《厦门音系》、《记台湾的一种闽南话》、《台湾闽南方言记略》、《厦门方言研究》等四部作进行述评、比较,展示了百年来闽南方言研究的重要收获,并对新世纪的闽南方言研究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泉州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中枢城市,是大陆与台湾全方位交流合作的桥头堡。相同的文化背景,相同的闽南方言使泉台两地语言生活呈现相同的特征:闽南方言是语言生活中的重要角色,两地社会用语交互渗透,互为影响。在打造两岸共同的文化家园,追求同属两岸同胞的文化价值以构建新时期两岸和谐关系的过程中,泉州新时期和谐语言生活建设必须进一步处理好普通话和闽南方言的关系,处理好简化字和繁体字、异体字的关系,处理好语言规范和语言文明问题。  相似文献   

20.
漳属四县闽南话与客家话的双方言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龙岩市的北部和西部以及漳州市所辖的南靖、平和、云霄和诏安四县的西部,是闽南话与闽西客家话、粤东客家话的交接地带。这条狭长的交接地带北起龙岩市的万安乡、南至诏安县的太平镇,全长约250公里。处于这条交接地带上的那些村落,多数居民同时掌握交接双方的两方言,即闽南话和客家话,这些村落就是通常所说的双方言区。有关龙岩市境内闽南话与客家话交接地带的情况,张振兴先生已有专文作介绍,本文只介绍漳州市所辖四县西部地区闽南话与客家话双方言区的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