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讯《一封来自美国的“情书”》(见《光明日报》一九八五年一月四日第一版)中的主人翁,早在二十年前,我就认识了。但是究竟从什么角度来反映他们的风貌,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二十年后的今天,才找到一个正确的答案,提炼出一个较好的主题。一早在一九五七年,我就采访过医道高明、医德高尚的妇产科专家汤言英,并同她结下了友谊。汤  相似文献   

2.
正2011年11月,千辛万苦地从北京医院老干部管理处,获得一条重要信息,曾担任过宋庆龄保健医生的顾承敏医生还健在!多年来,担任过中央首长几十年保健医生的她,始终恪守着保密纪律,从来不接受任何人的采访,就是《人民日报》和《北京晚报》、《人物》杂志等媒体曾拟向她采访,她也一概谢绝了。但是,这位虽未谋面的宋庆龄的保健医生,是绕不过的一个重要人物,大量史料都提及她,尤其在宋庆龄病危时,更是提到了她。为了及时整理出她知道的珍贵历史资料,我开始了与时间赛跑—紧张的采访工作开始了。为使顾医生信任我,向我敞开胸腑,我向她寄送上了已出版的四部宋庆龄系列长  相似文献   

3.
1949年初,我从香港乘轮船经天津来到刚解放不久的北平。当时,北平城里到处喜气洋洋。从我住处的楼窗外,传来阵阵秧歌锣鼓声。这是人民在迎接新的生活。那时候,我认识了人民日报年轻的记者柏生同志。她热情、诚恳、有朝气,我很高兴接受她的采访。记得在这年的5月6日,我在全国青年代表大会上作了《青年与科学》的报告,柏生同志前来听讲,后来,在我参加筹备召开第一次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期间,她经常来采访,特别是在中国科学院成立以后,我们见面的机会更多了。她每次采访都很认真,  相似文献   

4.
我与秦山     
●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30万千瓦压水堆型核电站——秦山核电站,于1991年12月15日凌晨零时15分在浙江海盐并网发电,从而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海盐属嘉兴市。《嘉兴日报》记者丁燕近年来多次去秦山采访,从总经理、总工程师到生产第一线的工人,她都有频繁的交往,写了许多有一定影响的消息、通讯和报道文学。在中国正式向全世界宣布秦山发电成功以后,她于去年岁尾写下《我与秦山》一文,抒发了这几年她在泰山采访的感受。  相似文献   

5.
新闻摄影的优势在于凝聚最新的瞬间形象。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是记者为之追求的目标。1995年4月15日(傣历新年),在美丽的西双版纳,我成功地拍摄了“李讷欢度泼水节”的一级新闻照片,《都市周末》、《云南日报》周末版、《东陆时报》、《中国妇女报》等多家报刊采用(转载)后反映较好,成为我这个文字记者发挥新闻摄影优势的一次有益尝试。这次采访是必然中的偶然。4月15日上午,正在西双版纳军分区采访的我,获悉毛泽东主席女儿李讷和她的丈夫王景清以及毛泽东主席当年的秘书张玉凤,将于下午来军分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庆祝傣历新年主…  相似文献   

6.
《文化艺术报》是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文化艺术类综合报纸。被中国报协等单位评为十佳报纸。《文化艺术报》重点报道和评论国内外文化艺术界的最新动态,系统介绍文化艺术界的人物及作品。是一份高品位、可读性强、深受读者喜爱的优秀报纸。笔者于2011年7月有幸采访了《文化艺术报》总编辑陈若星女士,在采访过程中她的乐观主动和坚忍不拔,她的作风、她的胸怀、她的成绩以及她执著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  相似文献   

7.
三下群英村     
王兆山 《记者摇篮》2005,(12):21-22
1996年11月19日,《辽宁日报》社会周刊头题刊发了我采写的通讯《庙岭山下好大嫂》,这虽然算不上什么优秀作品,但为了采写她,我三下群英村,颇费了一些工夫。时间已流过近10年.但三次采访的一幕幕往事犹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8.
书人书事     
徐晓和《民间书信》 5月的一天,徐晓给我打来一个电话:《文革书信集》总算出来了,改了名儿,叫《民间书信》。我拿到这本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年4月出版的新书,屈指一算,不禁长叹一声:八年了! 八年前,徐晓还在《中国文化报》当编辑,杨健找她采访有关文革中地下文学的往事,使她翻检了家中保存的一些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名矿工,也是一名基层通讯员,每当接到许多报章杂志时,首先拿起的是由《工人日报》主办的《新闻三昧》,为什么呢?因为,她是我写作的启蒙老师。笔者初次写稿,不得要领。一位搞宣传工作的好友赠给我一本《新闻三昧》,内中栏目既有《采访生活》、《编读往来》、《传媒天地》,还有《新闻内幕》、《业务研究》、《充电乐园》……新颖别致、丰富多彩,文章给人以启示,且各具特色。打学了《三昧》以后,她教给我写稿的基本常识,帮助我提高了写稿的能力,使我在几次参加征文活动中得奖。之后,我试着写了《从喜宴上抓出新闻来》被《新闻三昧》采用。从此,我按期收到这份刊物后,就像老师来到我身  相似文献   

10.
读者之声     
山东省平度市档案局刘保国:1993年,我用12元续聘了新闻辅导老师——《新闻与写作》。我订阅《新闻与写作》刚两年多,但已十分喜爱她。她一年为我辅导12次“课程”;她设有我特别喜欢的“讲座”如:“新闻采访系列谈”、“新闻来稿评析”、“新闻标题写作”、“视听之友”、“当好通讯员浅  相似文献   

11.
很早就想采访张泉灵,一直没有好的由头。3月24日,中国援助阿富汗物资从新疆喀什启程。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子栏目《时空连线》节目组派出记者张泉灵全程跟踪报道。3月26日,阿富汗发生地震,由于环境恶劣,外国记者无法到达震区,作为惟一来自中国的声音,张泉灵的报道成为沟通中国人民与阿富汗人民的桥梁,她出色地完成采访任务。回国后的张泉灵对这段独特行程感触深刻,为此,在《时空连线》会议室,我专门对她进行了采访。当开始讲述这段经历时,张泉灵滔滔不绝:“现在阿富汗的情况是从危险的战争状态逐步走向和平,所以,基…  相似文献   

12.
访柏生师     
“不,我从来不午休。”电话里,陈柏生老师快言快语地说道,就这样,我们约定,在周末的中午,我去采访她。一走进会客室,我一眼看到桌上放着一本大红封面的获奖证书。柏生老师告诉我,她的《卢嘉锡的抱负》一文,新近获得了中科院颁发的“首届科  相似文献   

13.
去年9月30日,党的十四大召开前夕,香港《快报》记者梁慧珉,经有关部门同意对即将召开的中共十四大进行采访。临行前她所在的部门主任交给一项特殊的使命。梁慧珉一下飞机,便急忙拨了电话。话筒里传来了那个熟悉的显得很年轻的男中音。“我是梁慧珉,你好。我刚刚到的,来采访十四大呀!……对,还是住在老地方。前几次多谢你的关照了,这次还要麻烦你。……这一次嘛,要得可是很急呀。你看一看能不能在10月4、5日之前弄到……”她渐渐把声音放得很低很低。对方似乎是在犹豫。  相似文献   

14.
寻书     
1994年初,中央电视台女主持张越来采访我,光阴荏苒,现在我已记不清采访内容,但她借给我的一大堆书中有几本给我印象颇深,如英国作家奥威尔的《一九八四》。这本  相似文献   

15.
有人在新闻报道中创一奇迹:不见被访问者而竟写出了“专访”。诀窍是:把别人采写见报的报道照抄一遍,署上自己的名字,就成为“我写的”专访。不花费很多时间,不用跑腿,也勿需动脑子。“妙哉”,“妙哉”! 登载在本年7月7日《河南日报》二版上的《黄河问题大意不得——访地质水文专家王涌泉》,就是这样的“作品”,张文郁就是这样的“作者”。可惜,文中涉及的单位和个人均不买账,严肃地提出了意见。王涌泉同志郑重声明:“我不认识张文郁,张根本没采访过我”。一查资料明白了,原来张的文章是1985年12月30日《世界经济导报》一篇访问记的翻版。那篇题名《明年起黄河的治理大意不得》的文章,是该报记者阮江宁采访后写作的。  相似文献   

16.
曾三同志是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今年恰逢曾老诞辰100周年,我专门采访了曾三同志的女儿曾晓前同志。6月29日,我如约来到曾晓前位于北京三里河的家中。初次见面,她的热情使我打消了顾虑。这一天正好是她的生日,采访就从她的名字开始……  相似文献   

17.
我的拙稿《落榜志不衰,自学能成材,张宏文受聘当了农技员》,被去年11月8日《陕西农民报》采用。尽管是“丑小鸭”,但心里却喜欢.因为是1987年第10期《新闻知识》杂志给我作了具体的指点。先从采访说起。前多日,我曾四次去甘井乡地段医院,采访一位多年带病辛勤工作的妇科医师赵翠竹的事迹,出力不少,事与愿违,也不知所故。自从去年8月份开始订阅了《新闻知识》后,较前明晁进步。特别是看了第十期李其贵老师的《采访过程即写  相似文献   

18.
方仁 《传媒观察》2008,(2):17-19
“记者不仅是我的职业身份,做新闻也是我生存的一种方式,记者的天职就是调查事实真相。” 当年的“非典”采访,让很多人记住了柴静这个名字。“2007绿色中国年度人物”2007年12月14日揭晓,柴静又凭借《山西:断臂治污》的报道榜上有名。一直以来,她对事实真相的不懈探寻,她对获取问题答案的执著以求,她提问方式的与众不同,更让人们对这个有着清澈眼神和凝重思考的记者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19.
《新华日报》1990年1月15日一版刊登我和另外两位同志的通讯《机场上,惊心动魄的一幕》,编辑部还专门配发了短评。作为作者之一的我,深感这篇通讯来之不易。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说:采访是一场探求事实真相的战斗。回顾此文的采访经过,正如场站政治  相似文献   

20.
近日读到一篇文章,题目是《郭梅尼作品的生命之源》,介绍的是科技日报记者、《生命的支柱——张海迪之歌》的作者(和徐家良合作)、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郭梅尼“磨笔头”的故事。文中说,有次她到岳西一个贫困偏僻的山村采访,“是一家一家 地跑,打开碗厨看看剩菜,掀起床单摸摸铺垫”,“样样事都那么一腔热情”,“吃饭时还要和村干部聊天”。 郭梅尼采访为什么有“一腔热情”,被采访者为什么与她“心有灵犀”?在读她的属个人体会性的文章《在人生的跑道上》中,我找到了答案,她说:“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往往有一堵墙”,“这就要求记者掌握一把打开人物心灵宝库的金钥匙”,“尽快地推倒”这堵墙,“使自己的心和采访对象贴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