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中有关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及有毒性这两个性质,没有完整的实验来验证,且难溶于水这一性质也仅限于文字叙述.为了增加教学的直观性,本人设计了一套能同时验证一氧化碳这两个性质,并带有一定趣味性的实验,效果显著,如图1.  相似文献   

2.
在实验前,预先收集好一锥形瓶和一烧瓶CO,塞上橡皮塞。将直径为0.3~0.4厘米左右的铜丝一根,一端绕成螺旋状,另一端插在单孔橡皮塞上,备用。 〔实验一〕 打开锥形瓶,马上用火柴点燃,立刻可见CO在锥形瓶口燃烧,火焰成蓝色环状,自上而下,持续近半分钟,燃烧完毕,向锥形瓶中倒入少量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相似文献   

3.
4.
在学习初中化学第五章第一节《一氧化碳的性质》时,沿用教材上的演示实验装置存在以下不足:学习一氧化碳性质时,需要较大量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的用量难以估量,造成浪费;实验次数较多,实验现象不明显;反应体系开放,容易污染环境。尾气处理也存在弊端:教材上是将未反应的CO和产生的CO_2收集在一个塑料袋中,若CO和产生的CO_2量大,很容易使塑料袋炸裂,而导致污染。用点燃的方法处理时,实验开始通入一氧化碳并同时点燃尾气,则点燃的是一氧化碳和  相似文献   

5.
在学习初中化学第五章第一节<一氧化碳的性质>时,沿用教材上的演示实验装置存在以下不足:学习一氧化碳性质时,需要较大量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的用量难以估量,造成浪费;实验次数较多,实验现象不明显;反应体系开放,容易污染环境.尾气处理也存在弊端:教材上是将未反应的CO和产生的CO2收集在一个塑料袋中,若CO和产生的CO2量大,很容易使塑料袋炸裂,而导致污染.用点燃的方法处理时,实验开始通入一氧化碳并同时点燃尾气,则点燃的是一氧化碳和空气的混合气体,易发生爆炸;排空后点燃,一氧化碳会散失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实验结束后,各装置内部有残留的一氧化碳,也会造成一定的污染.  相似文献   

6.
<正>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活动与探究建议"里,建议"用实验方法将氧化铁中的铁还原出来"。由于传统的一氧化碳的制备装置复杂(用到分液漏斗、烧瓶及加热装置),药品用量大,浪费和污染也大,且CO有毒,收集和储存有一定难度,故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是"纸上谈兵"。然而,钢铁工业的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炼铁是钢铁工业的基础,炼铁的原理和实验便成为中考的热点。因此,笔者将教  相似文献   

7.
氧气的性质与制取是九年级化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涉及很多实验。但有的实验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若将其稍作改进,会起到很好的效果。现将本人在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想法提出来与同学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8.
利用喷泉实验验证氮的氧化物的性质江苏铜山候集中学(22112)张邦程一、反应原理二氧化氮有毒,易溶于水。它溶于水后生成硝酸和无色的一氧化氮。3NOz+HzO。ZHNOs+NO一氧化氮不溶于水,在常温下很容易跟空气中的氧气化合,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Z...  相似文献   

9.
一氧化碳实验的改进宜昌县小溪塔三中徐发江(443100)实验装置一、用常见漆泡铜丝绕成直径为1.5~2cm的圆盘,并将钢丝的另一端插入橡皮塞(或软木塞),上酒精上灼烧,除去绝缘漆,并使其表面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备用。二、实验前用排水法收集两瓶(瓶的容积...  相似文献   

10.
一、实验目的 1.使学生掌握一氧化氮的制取和收集方法。2.使学生理解NO、NO2、HNO3的物理、化学性质。3.以创新实验激发学生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 ,我们设计了食盐水的电解及产物性质验证的联合实验 ,增添了实验的趣味性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收到了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一、仪器装置二、实验方法如图装置好仪器 ,用小漏斗在具支U形管中加入饱和食盐水 ,两端食盐水液面上各加 2滴酚酞试液 ,U形管左右两端各插入电极 ,塞紧胶塞 .连在U形管支管上的尖嘴玻璃管内加入少量CuO粉末 ,用以试验H2 的还原性 .W管内按图示各加入适量试液 .装置末端尾气吸收管内装入适量用Na2 S2 O3溶液浸湿的棉球 ,用以吸收多余的Cl2 ,减少污染 .将仪器各部件连接并固定好 .接…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初中《化学》“一氧化碳”一节中的两个演示实验 ,即 (实验 5 -10 )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 (实验 5 -11)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可用一套简易装置来完成。a .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图 1 CO性质演示装置1.甲酸和浓硫酸  2 .澄清石灰水3 .以石棉绒为载体的氧化铜  b .操作步骤。①取少许石棉绒 (或玻璃纤维 ) ,尽量多附上氧化铜粉末 ,放入普通的细玻璃管中 ,固定在铁架台上。②在小的具支试管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 ,塞上带有玻璃导管的胶塞。③在大的具支试管中加入 2mL甲酸和 4mL浓硫酸 ,塞上带有玻璃导气管的胶塞。当环境温度在…  相似文献   

13.
我是用下列装置进行教学的 1.实验前强调学生观察烧杯内的现象。 2.实验时两手掌紧贴烧瓶外壁到不再放出气泡时移开两手。  相似文献   

14.
CO的还原实验因气体产生及还原,贮存装置较复杂,又因CO有毒,初中化学教学实验中,多数老师对CO的化学性质实验只讲不做,这种现象对学生学习CO知识不利。本人结合教学实际,将CO的性质实验作如下改进,较为方便易行,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在一氧化碳的燃烧实验中 ,为了验证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 ,通常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由于能附着在烧杯内壁上的澄清石灰水量很少 ,所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不是很明显。但如果在操作中稍作改动 ,其结果却大不一样。这就是在一个烧杯中装有少量的澄清石灰水 ,将烧杯倾斜 ,把CO火焰移到烧杯口内 (见附图 ) ,轻轻摇晃烧杯。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所以澄清的石灰水很快变浑浊 ,现象很明显。附图 一氧化碳可燃性实验装置一氧化碳可燃性实验的改进$安徽省合肥市润安公学@汪永胜  相似文献   

17.
取一锥形瓶,用排水集气法直接把一氧化碳收集在瓶中,用橡皮塞塞紧,倒放。如果放它  相似文献   

18.
CO的还原实验因气体产生及还原 ,贮存装置较复杂 ,又因CO有毒 ,初中化学教学实验中 ,多数老师对CO的化学性质实验只讲不做 ,这种现象对学生学习CO知识不利。本人结合教学实际 ,将CO的性质实验作如下改进 ,较为方便易行 ,可供参考。1 装置连接  按装置图顺序连接 ,烧瓶用 2 5 0ml的 ,加入约 5 0ml98%的浓H2 SO4,分液漏斗中盛甲酸约 1 0ml。如用草酸代替甲酸 ,因生成的CO中混有CO2 ,故前面的澄清石灰水装置要换用浓氢氧化钠溶液以洗去CO2 。装置图2 实验步骤2 1 检验气密性 :将末端导气管伸入水槽中 ,给浓H2 …  相似文献   

19.
把铜丝绕成螺旋状,固定在橡皮塞上,螺旋部分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使铜丝表面生成一层黑色的氧化铜。(此操作也可以在实验前先进行) 在水槽中用排水取气法收集一小试管一氧化碳气体,用食指堵住管口拿出水面,再用胶头滴管迅速向试管中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堵住管口振荡,石灰水不变浑浊,然后把表面带有氧化铜的螺旋状铜丝加热(不要烧红),插入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化学一氧化碳的教学中有两个演示实验;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实验。这两个演示实验可以集中成一次实验全部演示,同时还可以总结出一氧化碳的其它性质。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