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西藏芥菜型油菜资源的地理分布与表型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05份西藏芥菜型油菜,对子叶类型,基叶形状,萼片宽度,花瓣类型,种子大小、籽粒颜色等表型性状进行了,发现西藏芥菜型油菜的表型性状分化类型多样,已远远超出以往文献的记述。  相似文献   

2.
选用314份西藏白菜型油有,对基叶形状、苔茎叶抱茎状,萼片宽度,花瓣类型,种子大小、子粒颜色等型性状进行了分析,发现西藏白菜型油菜的表型性状分化类型丰富多样,已超出以往文献的记述。  相似文献   

3.
以植株高度、基部粗度、分枝部位、分枝总数、每株角果数等14个考种性状为指标,对西藏各地(市)搜集而来的27份野生芥菜型油菜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当阈值为0.94时,将供试材料分为上生分枝型野生芥菜型油菜(G1)、下生分枝型野生芥菜型油菜(G2)和匀生分枝型野生芥菜型油菜(G3)三大类群;可以根据育种目标及当地的生态因子等选择不同的株型,从而达到稳产、丰产的目的;2)当阈值为0.61时,将材料分为SG1、SG2、SG3、SG4、SG5、SG6、SG7等个七亚类群;发现西藏野生芥菜型油菜种质资源在地理分布上的距离并不能确切反映其遗传上的差异,因此提出研究西藏的作物生长环境时,不应以行政区划为研究标准,应参考当地的区域小气候;3)各西藏野生芥菜型油菜种质资源分类群的考种性状差异明显,生物多样性丰富。  相似文献   

4.
以植株高度、基部粗度、分枝部位、分枝总数、每株角果数等14个考种性状为指标,对西藏各地(市)搜集而来的27份野生芥菜型油菜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当阈值为0.94时,将供试材料分为上生分枝型野生芥菜型油菜(G1)、下生分枝型野生芥菜型油菜(G2)和匀生分枝型野生芥菜型油菜(G3)三大类群;可以根据育种目标及当地的生态因子等选择不同的株型,从而达到稳产、丰产的目的;2)当阂值为0.61时,将材料分为SG1、SG2、SG3、SG4、SG5、SG6、SG7等个七亚类群;发现西藏野生芥菜型油菜种质资源在地理分布上的距离并不能确切反映其遗传上的差异,因此提出研究西藏的作物生长环境时,不应以行政区划为研究标准,应参考当地的区域小气候;3)各西藏野生芥菜型油菜种质资源分类群的考种性状差异明显,生物多样性丰富。  相似文献   

5.
西藏芥菜型油菜品种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调查与搜索集获得芥菜型油菜地方品种101份,其中大叶芥油菜(Brassica juncea coss)46例份,细叶芥油菜(B.juncea var.gracilis)55份,发现西藏芥菜型油菜的表型多样性十分丰富,已远远超出以往文献记述,并讨论了芥菜型油菜的种质资源特点,分布特征及其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6.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和模糊综合性评判分析方法,对来自西藏各地野生芥菜类型油菜植株主要性状的优势及各县(区)植株综合性状的表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对植株高度影响最大的性状依次为主花序长度(y3)〉主茎粗(y5)〉角果粒数(y6)〉主花序角果数(y4)〉角果长度(y7)〉分枝个数(y2)〉分枝部位(y1)。说明各县(区)植株主要性状对植株生长发育影响最大的性状为主花序长度。主花序长植株高、分枝多、结角多、产量高。(2)各地野生芥菜类型油菜以拉萨达孜县植株综合性状最好,其次为堆龙德庆县〉左贡县〉当雄县羊八井〉工布江达县〉墨竹工卡县。(3)生产上芥菜类型油菜育种可选用拉萨达孜县野生芥菜作杂交亲本资源,利用其主花序长度增加单株角果数,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7.
西藏野生油菜种质资源的品质鉴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49份西藏野生油菜种质资源的含油量、芥酸、硫代葡萄糖甙和油酸含量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1)西藏野生油菜种质资源种子平均含油量44.49%,明显高于周边省份和我国油菜种子平均含油量;削藏野生油菜种质资源种子平均硫代葡萄糖甙含量48.95μmol/g,芥酸含量20.75%,油酸含量为10.79%,均低于周边省份种子硫代葡萄糖甙、芥酸和油酸含量;2)西藏野生油菜种质资源的品质,无论在水平分布上,还是在垂直分布上,均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其中:优异品质的种质资源在水平分布上,主要集中在28-31°N×89-93°E之间;在垂直分布上,主要集中在海拔3550~4000m之间;3)发现了6份含油量50%以上的野生油菜种质资源,5份低硫代葡萄糖甙的种质资源,3份低芥酸材料,1份油酸含量接近50%的高油酸材料,为油菜生产和育种提供了珍贵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印度芥菜型抗寒性油菜在西藏的生长情况,并对其进行抗寒性评价,以期能为西藏芥菜型油菜抗寒性育种提供更多的种质资源。从而对引自印度的11份芥菜型油菜和1份西藏当地芥菜型油菜(对照)的抗寒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11份材料与西藏当地油菜做对比,得出各材料对低温的适应性能表现出一定差异,虽然总体上都具有一定的抗寒性,但各生理生化指标所反映的结果不尽一致。对亩产量在175kg以上的材料,以单一指标所反映抗寒特性频率排序,发现抗寒性最强是RM-110,其次为RK-05-1和PRB-2004,再次为JMWR-941,最弱的是RH-9902。  相似文献   

9.
利用10对AFLP引物,对43份来自西藏地区部分野生类型油菜种质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得到276条清晰的谱带,其中214条呈多态性,多态性位点比率为77.5%,平均每对AFLP引物得到21.2条多态性带。通过NTSYS软件聚类分析,可将供试材料分为两大类群,并把西藏各地方来源及类型不明确的野生类型油菜划分到相应的类群中,从而对这些材料进行初步的鉴定,以充分利用野生类型油菜丰富的遗传资源,培育优良的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为西藏芥菜型油菜抗旱性育种提供更多的种质资源,本研究试种了引自印度的9份芥菜型油菜,并对其进行了抗旱性评价。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通过对9份印度芥菜型油菜叶片抗旱性数据与对照品种叶片数据的对比分析,综合分析出三个抗旱性比较强的品种:JM018、J0009、Kranti。  相似文献   

11.
对采集于西藏那曲地区的野生垂穗披碱草种子进行成苗试验.结果表明:采集于西藏那曲不同地区的野生垂穗披碱草种子,在西藏曲水县成苗情况良好;采自那曲县的野生垂穗披碱草在每次灌水量为1055.56m3/hm2、施N量为250kg/hm2、施P2O5量为118kg/hm2时成苗率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2.
西藏油菜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⑴播种到出苗;⑵出苗到现蕾;⑶现蕾到初花;⑷初花到终花;⑸终花到成熟。同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分析了春油菜生育期与各生育阶段的关系,发现了白菜类型和芥菜类型油菜的生育期主要受出苗到现蕾阶段天数的影响。此外,还分析了西藏春油菜生育期的分布规律,发现随着海拔的升高,生育期缩短。  相似文献   

13.
对2005、2006两年度,西藏的11个油菜品种(品系)进行两年的区试比较试验,综合分析品种在林芝地区的生态适应性及丰产性。结果表明,11个油菜品种中,单株实际产量最高的是山南农科所提供的甘蓝型油菜品种96014-2,(10.4g),其次是94081-1(9.2g),96014-2产量最高,与994031-2、青油46号、藏油3号(对照品种)、蜀8号差异达到极显著;芥菜型油菜品种94081-1、90(12)-4,产量都超过品种年河1号,两品种的生态适应性及丰产性表现也较突出。据两年的观察比较,自治区农科所提供的蜀油8号的适应性及丰产性最差;两年的试验结果还表明,白菜型油菜品种的全生育期平均约为95天,芥菜型油菜为96天左右,甘蓝型油菜最长,为104天。  相似文献   

14.
油菜菌核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在油菜菌核病症状、油菜菌核病危害、菌核病发病条件、病原菌致病机理、油菜抗病性、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油菜菌核病研究中存在的矛盾和尚未解决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利用林芝不同生长期的幼嫩蕨菜,进行了护绿保脆保鲜试验和若干种制品加工研制。结果表明:通过对蕨菜进行各种处理,制成盐渍蕨菜、蕨菜干、蕨菜罐头、即食品蕨菜等系列加工产品完全可行。并通过本文给我区林下资源开发提供蕨菜产品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西藏9个地方的野生阿热托启的株高、一级分枝角度、一级分枝角果数、一级分枝长、一级分枝粗、角果长和角果宽等7个主要性状与单株产量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各主要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大小依次为:一级分枝角果数、一级分枝粗、一级分枝长、角果宽、角果长、一级分枝角度和株高。因此在野生油菜阿热托启育种和高产栽培中,应当侧重一级分枝角果数、一级分枝粗和一级分枝长等主要性状,并兼顾其他有利生物学性状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