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晋国 《今传媒》2006,(9X):29-29
2002年,《榆林日报》记部为探索“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有效途径,用新闻照片生动、直观地反映大开发大发展中的新榆林,用生动活泼的内容和形式来吸引受众,而创办了“塞上视角”专栏,打开了通向百姓生活的一扇窗户。  相似文献   

2.
倪嘉  马玉龙 《新闻知识》2004,(10):57-58
2003年,安康日报为了适应市场而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摄影部创办了图并重、以图为主的《广角镜》新闻摄影专刊,每周一期。编委会把它作为强化新闻图片宣传的手段,当做新闻和报纸改革的重要措施来抓。创办之初,我们就把《广角镜》定位在“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上,力争用新闻照片的“广角镜”透视纷繁复杂的大社会,用生动、活泼、多味的内容和形式来吸引受众。创办仅一年多时间,就在读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在军事摄影繁荣发展的大背景下,军事新闻摄影这些年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新闻照片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官兵生活,注重了新闻性和时效性,突出了突发、进行性和抓问题新闻,涌现出一大批新闻价值高、新闻时效快、反映基层连队实际、为广大官兵欢迎的优秀新闻照片。以(解放军报)为例,自1990年以来,继1991年抗洪救灾涌现出一大批新闻价值高、现场感强、生动感人的突发新闻照片后,近几年大家有口皆碑的优秀新闻照片有:(瞧:女老板当兵来》、《孤独的“迟到席”》、《轻生女海河获救记》、种看不中吃的“龙凤呈祥”落榜了》、(百…  相似文献   

4.
以鲜明的新闻性赢得读者如果“新闻照片”无“新闻”,那就不能称其为新闻照片了。这就是说 ,新闻摄影的新闻属性 ,规定了新闻照片必须具有鲜明的新闻性 ,这也是新闻摄影的自身规律和最基本的特性。那么 ,怎样才能做到新闻摄影具有鲜明的新闻性呢 ?核心问题是要突出“新”。这个“新”有两层含义 ,一是要拍摄现实生活中正在发生、发展着的事实 ,在采访、编发上体现“快” ;二是指新发生的事要具有新闻价值 ,新闻事件本身能被社会所关注。为了更好地解决“新闻照片无新闻”、增强新闻性的问题 ,我们沧州晚报在讨论落实报社党委“贴近群众 ,贴…  相似文献   

5.
办好《市场特刊》三议宁夏日报编辑部我报《市场特刊》创办一年来,每周两期,以“两大”、“三贴近”,即面向大市场,报道大视角,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为宗旨,很好地发挥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作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紧紧抓住重大经济题材,及时反...  相似文献   

6.
落实“图文并重,两翼齐飞”方针首先要求总编辑思想认识要到位。早在1995年初,《襄樊日报》就提出总编辑要实现四个方面的观念革命,即革除新闻照片只能当“陪衬”的旧观念,大胆地让新闻照片领衔唱主角;革除“重大主题只能用文字报道”的旧观念,大胆地尝试用新闻照片反映重大主题;革除“摄影记者只能受支配”的旧观念,大胆鼓励摄影记者用精美的创意来主导总编辑;革除“摄影部只是单纯供应照片”的旧观念,大胆地让摄影部独立编发重点版面。正是由于总编辑较好地实现了上述观念革命,“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方针才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贯彻落实,创造性地实现了版面到位。 版面到位之一:向头条推进。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照片上头版头条,在襄樊日报已经形成共识。自1994年8月至1998年8月,报纸共在头版头条刊发新闻照片百余幅,这在过去是少有的。  相似文献   

7.
现在恐怕是新闻照片产量空前高的时期,原因明摆着,报纸多了,版面多了,摄影记者多了,加上方便的、无须担心浪费胶片的数码相机。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大部分照片被人遗忘了,只有少数照片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这少数被人记住的照片中,有一幅是《三秦都市报》摄影记者杨小兵拍摄的《孩子上学“走钢丝”》。 让人过目不忘的优秀新闻照片,大多是用“心”拍摄的。 杨小兵说,他1994年去陕北采访,路过安塞县谭  相似文献   

8.
曾薇  许亚荃 《青年记者》2007,(16):57-57
“报纸上采用的照片可分为新闻照片与非新闻照片两大类”。新闻照片是指照片信息中包含某些新闻要素的照片。[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山东人民广播电台第六频率——乡村频率于2003年10月1日开播.全天播音19.5小时。结合学习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1号文件和全国“两会”精神,总结半年来的对农广播实践,我们初步认识到,办好对农节目,应该用三种视角看待“三农”,概括地来说就是:高瞻远瞩看待农村.近距离审视农业,零距离贴近农民。  相似文献   

10.
李建伟 《青年记者》2006,(16):65-65
近年来,在“三贴近”宣传思想的指引下,愈来愈多的文艺工作者脚步往下走、目光向下移,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将文艺创作的视角投入基层群众,写出了许多洋溢时代气息的好作品。而作为副刊编辑来说,就是要把握时代脉博、了解社会需求、洞察审美时尚、分析观赏心理,及  相似文献   

11.
王海城 《青年记者》2006,(16):74-75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新闻宣传极为重视,提出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三贴近”为新时期新闻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新闻宣传中的具体体现,是更好地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讲求宣传艺术、  相似文献   

12.
据了解,陕西日报社在1994年新闻改革中取得的重要突破之一,是创办了一张以新闻照片为主的《陕西日报·社会大视角》副刊,充分体现了新闻界喊了多年的“文图并重,两翼齐飞”的办报思想,为增强党报的思想性和可读性,乃至可视性,找到了一条新路子。作为全国省级党报中唯一的一张以新闻照片为主的副刊,《社会大视角》已崭露头角,受到读者的欢迎和新闻界的广泛赞誉。《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说它“琳琅满目,多姿多采,是实现文图并重的一个突破,是新闻改革中的一个新事物”。1994年11月下旬,陕西日报社举行《社会大视角》专题研讨会,80多人莅会,40多人发言。他们对这张副刊给予充分肯定,并提了很多宝贵意见和建议。本刊特发表刘荣惠同志的讲话和尹维祖同志的发言,以资交流信息,并希望能得到新闻界的进一步关注和评论。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图文并重”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各家报纸都力争版版育照片,必要的情况下,不惜版面用大照片。但是在图文并茂的热闹背后,还存在一个新闻照片的表现力尚显不足的问题。如何增强新闻照片的表现力,已经成为进一步提高运用照片质量中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新闻照片的表现力是指新闻照片对于新闻事实表达的深度和力度。由于新闻照片反映事实具有瞬间性的特点,增强新闻照片表现力,也就是尽量使瞬  相似文献   

14.
一位作者常给《南通日报》、《江海晚报》寄新闻稿,有时附上新闻照片,报社将不采用或采用后的照片退给他。有的稿子是报道社区活动的,新闻照片是社区出资提供的,他又把照片送给社区。社区同志说,报社将照片退回来就不需重印了,照片可供搞展览用。报社为作者、社区着想,这也是“三贴近”的一种表现。给作者退稿、退新闻照片,是报社的好传统,可惜,近些年许多媒体都不再这样做了。南通日报、江海晚报恢复一度中断的这一做法,理所当然地受到作者和群众的欢迎。诚然,现今越来越多的报、刊、台编辑是在网上阅读、选择和修改稿子,哪有多少稿子要退?…  相似文献   

15.
来丰 《新闻记者》2005,(9):75-77
“前程无忧”是国内少有的在媒介经营上成功的媒介公司之一。1998年从一份与《中国贸易报》合作的《前程招聘专版》起家,凭借其有效的模式和有力的团队,用很短的时间。建起了容量达数百万的人才简历库和覆盖全国城市的网络;《前程招聘专版》在全国的发行量超过500万份,其招聘网站的每日页面浏览量,当之无愧成为招聘类网站“第一”;整个公司从成立至今,在销售额上完成了近25倍的增长;  相似文献   

16.
熊高 《新闻记者》2005,(1):61-63
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一个事关新闻传播效果的大问题。本文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对新闻报道“三贴近”与传播效果的统一以及怎样践行“三贴近”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陕西日报》副刊《社会大视角》从1993年12月创办至今,试刊快一年了。 《陕西日报·社会大视角》截止现在已试刊15期,刊登各类报道221篇,其中属改革热点、社会热点和工作重点方面的稿件37篇,共刊发新闻照片和纪实照片400余幅(平均每期27幅),其中组照83组、314幅。这一新闻改革中的新生事物从一诞生,就受到各级领导和广大读者的欢迎和支持,给予热情的鼓励和较高的评价。最近在福州召开的全国省以上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上,我们陕西日报的要闻版被评为文图并茂一等奖,《社会大视角》在会上展出后受到与会领导、专家和摄影界朋友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在开幕词中赞扬它“琳琅满目,多姿多采,是实现文图并重的一个突破,是新闻改革中的一个新事物”。我社摄影部从《社会大视角》创刊以来接到上百封赞赏和鼓励的群众来信。这说明,作为全国省级党报唯一的一张以新闻照片为主的副刊,《社会大视角》已经打开了局面,赢得了读者,是一个好的开端,有一个光明的前景。这样,《陕西日报》除原有的两个副刊《经济特刊》、《周末》之外,又新增了一个副刊,从1995年1月起随正报正式发行。它将对更好地高扬时代主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北京日报在新闻摄影报道上有不少改观,摄影记者拍摄了一批新闻性强、有特色的新闻照片,一些摄影作品在北京市和全国获奖;编辑在新闻照片的版面安排上冲破了一些旧框框,用通栏大照片作头条。甚至在一版出画刊,在“全国报纸第一版运用新闻照片好版面评比”中获一等奖;第十一届亚运会报道,进一步打破常规,编报以新闻照片为中心,出版彩色照片专刊,给人面目一新之感,版面编辑获“全国亚运会优秀新闻作品”特别奖。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北京日报编委会领导,特别是总编辑刘虎山重视新闻摄影工作,不断挖掘新闻摄影潜力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9.
刘丹  刘谦 《青年记者》2008,(10):61-62
在2008年的两会报道中,有一批平民视角下的“另类图片”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热议。3月11日,《南方日报》在头版重点位置上,用大篇幅版面刊载了即将卸任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仰天长笑的新闻照片(图1)。这张图片得到了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的肯定,认为“报纸敢这样发这种照片,是解放思想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新闻照片,当它的新闻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消失之后,它就成了“历史的见证”。因而,可以这样说,新闻摄影记者所肩负的不单单是“简单的记录影象”,他既是“历史的见证人”,他就应担负起“历史的使命”这一重任。角色的多重性要求他用相机真实地、形象地去理解社会、以及变化中的世界。要“清楚地”、“深刻地”去反映这个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用独特的形象语言将这些信息向公众传播。特别是当今高速发展的时代,应该使这个独特的视觉语言──新闻照片的传播力度加大,改变公众喜好从文字上获得“新闻信息”的传统,使观众乐于把新闻照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