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截止到2005年9月,2005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只有72.6%,就在上百万毕业生就业无着的时候,2006届毕业生就业高峰已呼啸而来。2006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预计将达413万人,各大高校的准毕业生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 大学生就业“不仅牵动着莘莘学子们的心,还牵动着无数家庭的心,牵动着各级政府、教育者、社会工作者的心。本刊记者就此进行了针对“大学生就业”的专题报道.希望这些来自一线的声音能给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人们带来些许思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促进非正规就业:解决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在传统的正规就业之外非正规就业,是不失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促进毕业生就业模式多样化的另一条途径。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方兴未艾,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必然趋势,并有很大潜力可挖。我们必须采取进一步提高对非正规就业认识,切实转变观念,积极引导扶持;全面保障非正规就业毕业生权益,实现非正规就业正规化;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创业教育,提高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能力等措施,促进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2003年为212万,2004年为280万,2005年将增加至338万。2003年、200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2003年9月初统计,200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0%;2004年9月1日统计,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3%。3个百分点的增长,给我们的感觉似乎2004年就业率比2003年也只不过好一点点,但是究其基数之大,我们便不难发现,增长了3个百分点就说明50多万人已经成功就业。那么2005年呢?高校毕业生基数为338万,就业率要想与2004年的73%持平,就要再为40多万人解决就业问题。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一年紧过一年的严峻局势,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领导人给予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专题讨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相信,在总结前两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宝贵经验的基础上,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将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4.
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对于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目前还有很多高校就业管理存在许多问题,本文试图在结合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职毕业生是高校毕业生中重要而特殊的一个群体。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给高职毕业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如何健全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是非常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本文比较全面地探析了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初步探讨了解决这些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复杂,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群体规模不断增加。这反映出高校毕业生在当前就业环境下的现实态度与选择,也深刻揭示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意义。为精准指导帮扶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通过实证调研剖析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主要成因、帮扶需求等。结果表明,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成因主要受就业能力高低与就业意愿强弱双重影响,就业帮扶需求集中在求职核心能力指导帮扶、求职多元保障支持两个层面,就业帮扶关键人物排名靠前的分别是学生本人、家族成员和高校辅导员。据此,引入二维度“象限”分析法,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分为5个群体类别,并针对性提出具体就业帮扶建议。  相似文献   

7.
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社会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经逐步地应用到了各行各业,并使各行各业的生产结构发生变化。这些因人工智能技术导致的变化为高校毕业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提升了就业质量,并增强了就业幸福感,但与此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就业岗位机制与需求造成了破坏,从而导致企业对人才的规格要求不断攀升。因此,高校有必要采取教育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并促进实践教学、实施就业培训等措施,以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8.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要求,毕业生就业面临多重困难,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应深化改革,研究对策,积极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9.
高校扩招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同时也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了新的课题,本文着重分析高校扩招后毕业生就业的形势,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浅谈人武院(校)学生创业与就业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毕业生就业在“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双向选择”的新形势下,迈向市场化,市场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基础性、主导性作用及其对就业工作的影响日益显现。与此同时,随着国家用人制度的改革和乡(镇、街道)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缩编减员,凡进必考,以及毕业生就业存在着供大于求的状况等等。所有这些,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同时也给人武院(校)毕业生就业带来了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清醒认识当前毕业生就业形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总量的限制,经济运行本身所提供适合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就有限,从而产生…  相似文献   

11.
创新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是高校和毕业生始终关心和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创新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是高校半业生就业工作的关键。同时,必须认真把握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后的关节点,毕业生就业的重要环节以及一些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及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逐渐把大学毕业生(包括高职毕业生)推向人才市场,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呈现出新的特点,从而促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职能部门的职责发生了新变化,并赋予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更加艰巨的使命,同样也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素质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人员问题,也就包括了高职院校的就业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3.
高校就业工作任重而道远,同时也给高校档案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文章从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档案的重要性出发,结合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档案工作现状,分析毕业生就业信息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做好毕业生就业信息档案工作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危机影响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就业是民生之本",毕业生就业已经成为评价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在毕业生数量急增和经济危机的双重压力下,高校应从自身出发,多措并举,教育引导学生降心调姿找工作.文章结合济南大学信息学院所采取的系列措施,探讨了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方法和措施.实践证明,这些做法能有效地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促进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15.
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难以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给曾是“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带来了就业危机,给高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也成为各级政府乃至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大学生就业工作不得不被迫成为原本应该以培养为主业的高校“一把手工程”。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最难毕业季”在网络上引发热议。疫情冲击下的大学生就业备受重视。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但不限于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对于就业感到无能为力,这也给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带来巨大的压力和严重的影响。文章旨在分析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就业情况,并提出对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17.
周颖  靳伟涛 《学周刊C版》2019,(15):182-182
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脚步不断加快,高校毕业生就业由"包分配"变为了"自主择业",这给高校毕业生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本文就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与相关的解决策略进行了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18.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分析与解决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特别是高校扩招后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使得高校毕业生择业形势已由供方市场变为需方市场,就业难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本文通过对毕业生就业困难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初步探讨了就业困难的成因,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9.
◎拓宽渠道,强化举措,力促高校毕业生就业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10万,加上100多万历年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在金融危机导致经济增长放缓、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益发严峻.鉴于此,国家及时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给广大的高校毕业生带来了希望和信心.请问<通知>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曾恒 《教书育人》2008,(1):54-57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就业已由国家统一分配转变为毕业生直接与用人单位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这一制度的建立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加之高校连续扩招,就业人数急剧增加,就业难度日渐增大,给广大的毕业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下,一些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障碍,这非常不利于毕业生的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