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1月26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在若干条具体意见中,最受家长关注的莫过于要求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完成小学和初中之间的单校划片、多校划片,并允许小学毕业生填报优质初中,当出现初中的报名人数多于招生人数的情况时,采取随机派位的方式确定录取学生。但在兰州市,实施意见中的细则影响并不大,从2006年开始,兰州市小学毕业生升初中就开始实行“免试入学,相对就近,整校划拨,兼顾户口”的原则,因此,家长不必过多疑虑。  相似文献   

2.
桂文 《广西教育》2008,(14):4-4
近日,桂林市出台市区小学毕业生升初中方案。方案规定,市区初中招生学校(含城区初中、民办学校)原则上只招收市区(不含十二县)小学毕业生,市教育局按就近入学的原则划定市属公办学校学区,实行小学毕业生免试升学。各招生学校对市教育局分配的学生不得拒收,各公办初中学校也不得自行接收借读生。任何中学不得在市招生工作之前提前组织招生或到市内各小学选拔录取新生。  相似文献   

3.
《湖南教育》2014,(5):F0003-F0003
湖南卫视去年推出的《爸爸去哪儿》节目红遍了大江南北。随着今年小学毕业日期的临近,“爸爸,去哪儿读初中”成为了广大“小升初”学生新的热门话题。今年初,国家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中规定:对公办学校“小升初”实行“对口划片招生,免试就近入学”等政策。这意味着小学毕业生不能像过去一样自由择校了,而跨县跨地区选择优质公办初中就更不可能了。  相似文献   

4.
儿子13岁了,去年个头还在我的肩下,今年一不留神就蹿到了我的鼻尖,嘴唇上铺满了一层淡淡的不长不短的绒毛,说话瓮声瓮气,听声音像来了一位"老山东"。他今年读六年级,面临小学升初中考试。年初报纸报道,今年暑期后,重点中学初高中分离,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入学,儿子好一阵高兴。接下来学校作业减少,放学早了,看来真的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了。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又宣布仍然  相似文献   

5.
继年初《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人初中免试就近人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后,教育部将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聚焦到19个大城市,印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2014年制定完善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免试就近人学方案。  相似文献   

6.
仁化县实验学校创办于1994年9月,是一所集小学、初中为一体的九年一贯制学校.该校充分利用九年一贯制办学模式的优势,实行就近入学,小学免试直升初中,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教委负责人谈初中入学改革1998年,北京市应届小学毕业生将全部免试就近升入初中“就近入学”的操作方法初中的“就近入学”,是建立在小学就近入学的基础上的。我市小学已实行就近入学多年,小学生一般是按照户口所在地到相对较近的小学登记入学的。但是由于中...  相似文献   

8.
免试就近入学是实施义务教育的基本原则,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公益性的有效途径。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2014年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教育部《实施意见》),对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做出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9.
李俊主 《师道》2007,(11):57
儿子13岁了,去年个头还在我的肩下,今年一不留神就蹿到了我的鼻尖,嘴唇上铺满了一层淡淡的不长不短的绒毛,说话瓮声瓮气,听声音像来了一位"老山东"。他今年读六年级,面临小学升初中考试。年初报纸报道,今年暑期后,重点中学初高中分离,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入学,儿子好一阵  相似文献   

10.
《青年教师》2006,(4):3-3
2006年小升初将继续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任何学校不能通过文化课考试录取新生。记者从日前市教委发布的“荚于2006年小学、初中入学工作的意见”获悉。今年本市小升初将分划片分配入学等十种方式入学。  相似文献   

11.
“就近入学”面面观本刊记者张葳初夏的五月,随着北京气温的步步升高,“就近入学”的话题又再度热了起来。今年,是北京市改革小学升初中招生制度,实行“就近入学”的第三年,全市又将有18.4万多小学毕业生升入780余所中学,开始新一轮的学习。“就近入学”牵动...  相似文献   

12.
正湖南卫视去年推出的《爸爸去哪儿》节目红遍了大江南北。随着今年小学毕业日期的临近,"爸爸,去哪儿读初中"成为了广大"小升初"学生新的热门话题。今年初,国家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中规定:对公办学校"小升初"实行"对口划片招生,免试就近入学"等政策。这意味着小学毕业生不能像过去一样自由择校了,而跨县跨地区选择优质公办初中就更不可能了。"公办不择校,择校找民校"。于是,优质民办初中就成了众多小学毕业生及家长心目中的"香饽饽"。长沙金海教育集团作为湖南民办基础教育的"领头羊",无疑成为了"小升初"学生及家长的首选对象。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课程》2006,(4):64-64
北京今年将继续完善小学、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办法, 在全市范围试行小学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法。市基础教育领导干部会议决定,今年中招将试行示范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学校的政策,还将首次从高校选派博士、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阶段取消升学考试.小学升初中免试就近入学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然而,就近入学的作用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完美,通过就近入学并不能完全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并不能一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并不能完全把希望寄予对薄弱学校的改善上。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各地教育管理部门就小学升初中的问题采取了一定的改革举措:如各小学自行命题组织考试,划片就近入学,保送、推荐生在一定区域内选择就读等等,应该说政策上的调整已走向了极限,而学生超负荷学习的现状未有根本改观。不久前,《信息快报》发表了“南京今年‘小升初’全部免试就近入学”的消息。而美国教育总署测量问题专家彭森明博士认为几十年来美国  相似文献   

16.
<正>教育部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要求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要求,为初中合理划定对口小学,实行阳光招生,逐步减少特长招生,到201年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招收特长生的学校所招收的特长生比例应降到5%以内,没有特长生招生方式的地方不再增设该方式。同时,将不低于50%的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并完善  相似文献   

17.
动态     
正国内教育部出台小升初实施意见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地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要求。《意见》明确了小升初工作流程:一是合理划定招生范围,二是有序确定入学对象,三是规范办理入学手续。要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所在学区、学校规模等因素,按照就近入学原则依街道、路段、门牌号、村组等,为每一所初中合理划定对口小学(单校划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为贯彻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使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适应新时期学籍管理工作的要求,日前自治区教育厅重新修订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义务教育学籍管理办法》。修订后的义务教育学籍管理办法处处体现“以学生为本”和关注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等弱势群体的管理理念,具有十个亮点:一是重申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实行免试入学,公办中小学校实行免试就近入学。小学升初中实行免试就近入学,小学毕业班的所有学生,不论是否达到毕业程度均按就近入学原则升入初中。各级各类中小学校不得以任何名义、通过任何形式的…  相似文献   

19.
基教之窗     
●小学、初中免试就近入学,不设重点班、快慢班。 ●对社会择校需求,要向民办学校引导。 ●民办学校(班)三年内要与公办学校彻底分离。 4月9日:省教委颁发《关于做好1997年中小学招生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的招生实行免试就近入学,一律取消小学新生  相似文献   

20.
《基础教育参考》2014,(10):11-12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小学升人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教基一[2014]1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人学工作的通知》(教基一厅[2014]1号)精神,结合当前全市教育实际,现就做好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