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针对当下部分研究生道德教育状况参差不齐、社会责任感缺失等问题,阳明心学的致良知思想追求个体修身养性,其致良知事上练和知行合一精髓思想,对于处于日益浮躁的现代社会中的研究生来说具有重要启示.研究生应当认真领会王阳明致良知德育思想的传统文化价值,从德育层面不断完善自我,从而传承中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相似文献   

2.
西方教育文化的重要理念是“致真知”,中国传统教育文化的主要倾向是“致良知”;前者的片面追求导致了人和社会的单向度发展,后者的长期积淀形成了社会层面的空泛道德说教和对科学技术的轻视。在当前大学素质教育提倡高尚思想品德、多维知识结构、综合创新能力、健康身心素质的背景下,应把“致真知”与“致良知”辩证地统一起来,作为大学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作为二者结合桥梁的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应使大学生有明确的政治方向和道德观念,实现从态度、方法和思维方面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3.
4.
“为善去恶”是王阳明“四句教”中生活德育思想的集中体现。为善去恶中的善恶观源于本心的良知,要求以良知作为道德判断的标准,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观。为善去恶的过程中要顺应学生的天性,坚持知行合一的原则。为善去恶之初要静坐,之后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进行道德实践,并自我反省,其德育思想对当前道德教育实践有着诸多启发。  相似文献   

5.
袁莉 《文教资料》2012,(1):73-74
"致良知"是阳明学的核心和基石,也是王阳明一生讲学的宗旨。"致良知"说包括"良知"本体和"致良知"的工夫两个重要部分,本文从这两部分的哲学涵义出发,进而探讨"致良知"思想对现代主体性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提到王阳明,首先想到的是他晚年的论学宗旨"致良知",进而人们会自然而然地给他贴上"唯心主义"的标签。虽然王阳明立论"心外无物",但他也重视"致"的实践性,强调格物以致知,以及知行合一的实践观。而且从王阳明论述的致良知工夫中,不难看出其所体现的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王阳明从来不提倡悬空去谈论良知与致良知,而是时时刻刻从外部世界的坐卧立行中体悟良知,在行动上磨练以致良知。  相似文献   

7.
8.
当前的儿童道德教育存在着误入规范理性与知识理性、注重目的善而遗忘手段善的困境。借鉴新儒学代表人物牟宗三先生的良知坎陷说观点,道德境界不是高高在上的,它要关怀生命,关注人世间,所以要有坎陷,惟其如此才能真正领悟道德教育的精髓。道德教育不仅仅是道德知识的传授,更需要转化为个体切身的践行;不是帮助儿童寻求客观知识的理论活动,而是促进儿童良好道德品性的成长;不仅需要理性与规范,更需要教师的情感投入。道德教育是先验与经验、本质与存在、理性与情感、潜在与现实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着认知主体能力不足、情感认同度不高、行为意向不强等现实困境。社会目标与个体目标的失衡、认知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割裂、道德教育与生活教育的抽离是造成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实困境的主要原因。以王阳明"致良知"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德育方法论资源,可以为开解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困境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0.
从实体到过程:过程哲学视野中传统课程观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课程观中,课程是一个静态、封闭的实体。它引发出课堂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重模仿轻创造、重接受轻发现、重统一轻差异等一系列问题。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课程观,必须首先对其深层的哲学基础进行置换,也就是实现从认识论哲学向过程哲学的转向。在过程哲学视野中,课程是一种过程性的存在。强调课程目标的发展性与生成性、追求课程结构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倡导课程资源的“生活化”与“事件化”、坚持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是过程课程观的具体内涵。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教育要获得质的提升需要完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人的哲学、生命的哲学。人的身心是一个整体,心灵则是生命之体,身体则为生命之用,身心畅通是生命机体活跃充沛的条件,自孔子"六艺"到阳明"良知学"都以此为本。依照心灵大体的观念,当下及未来之教育必须着眼于具有平民人格的"精神贵族"即儒家之"大人"或"大丈夫",如儿童教育则重在心灵开放、气机通达,使之身心舒畅,进而步步提升前进。教育理念上必须"由器入道",方法上要以生命的养成为鹄的,才能造就健康、向上、奋进的社会栋梁。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与古代的认识哲学是任借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建构起来的,处处显示了差别和对策,本文以认识器官的更迭,认识对象的转变,认识方法的变化和认识宗旨的差异为切入点,分析了中国的认识哲学从古代的道德论向近代的知识论的转型,为深入理解中国近代哲学的变革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3.
幼儿文学教育认识论倾向的主要缺陷在于强调主客体二元对立和知识中心主义取向。幼儿文学教育应从认识论走向存在论。存在论把幼儿文学视为促进幼儿精神品质提升的另一主体,强调“文学对我意味着什么”。存在论的幼儿文学教育旨在让幼儿在与文学的亲近中从一个人的世界里走出来,与自然、社会、他人建立广泛而美好的精神联系。  相似文献   

14.
知行合一如阴阳一体,是不分先后的。知行合一可以解决言行不一之二重道德问题。知行合一了才能致良知。  相似文献   

15.
知识理论构成教学理论的重要基础。传统知识取向导致教学理论的种种偏误。当代知识发展与变迁引发知识观念的变革,呼唤着教学理论的转型与教学概念的重建。  相似文献   

16.
哈贝马斯认为,自近代以来认识论的发展是实证主义的知识学取代认识论。认识论从事于认识的批判,解答认识可能性问题,而实证主义知识学则局限于经验科学的方法论,将知识与科学等同起来,取消了认识的主体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陷入了唯科学主义和虚假的客观主义。哈贝马斯从认识对自身的反思入手,揭示了认识与兴趣的关系,批判了实证主义的认识论及其科学观,为奠定社会批判理论的认识论基础扫清了道路。  相似文献   

17.
探讨波兰尼缄默知识理论引发的对知识结构、学习理论与实践的影响,以及缄默知识理论视阈下的知识与学习的重构,以期为当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这个实践活动提供全新的视野.通过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实践育人,在师生教育教学实践中使学生的缄默知识显性化.  相似文献   

18.
“尊德性而道问学”:传统儒学知识伦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知识伦理学相当发达,突出表现在对于知识与道德关系的研究和把握上。儒家对于知识与道德关系的探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尊德性而道问学“是儒家关于知识与道德关系的最为全面的阐释。总体上讲,儒家关于知识与道德关系的回答是:知识与道德是统一的。这对于我们当今处理好科学技术与道德的互动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宗白华作为一代美学大师,在其论著中可以清楚地感受到理性把握与感性体验相结合的风格。从虚与实的表现角度来分析宗白华的理性把握与感性体验,他的虚实思想可以理解为两方面:虚实结合、因虚得实。  相似文献   

20.
知识社会学作为研究知识与社会之间关联的理论和方法,将知识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知识的价值负载性与社会建构性的命题,为课程思政提供了新的分析路径。课程知识在不同的教育场域中,依据不同的建构规则存在着不同的内在规定性和表达。知识的“生产场域”蕴涵课程思政的育人本源,“再脉络化”场域孕育课程思政育人的生长点,“再生产”场域中教学实践的转化推动着课程思政育人价值的实现。知识社会学视域下课程思政的实现,必须尊重课程知识的特性,把握课程思政育人的内生路径;须关注不同形态的课程知识,探索课程思政与社会境域的双向互动;须增强不同类型课程知识的内在联系,系统推进“大思政”格局;须转变教师课程角色,实现课程知识的再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