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记者是令人羡慕的职业.在很多人眼里,他们消息灵通、见多识广,他们可以伸张正义、针砭时弊;他们每天和奇闻逸事打交道,他们的工作富于挑战与传奇,他们的工作既是有趣的,又是很有意义的.从事这样的工作也会发生职业倦怠吗?曹茹新著的<新闻从业者职业倦怠研究>以大量的数据显示我国新闻从业者的确已经发生职业倦怠,其中重度职业倦怠者占一成以上.书中对新闻从业者发生职业倦怠的原因进行了系统、全面、科学的剖析,对如何解决新闻从业者职业倦怠也进行了深人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刘波 《出版广角》2016,(8):79-81
教师的职业倦怠在现代社会当中是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教师职业倦怠与应对》一书针对当前教师出现的职业倦怠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本文从职业倦怠的成因出发,深入细致地对职业倦怠的表现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职业倦怠的应对方式,值得高校教师学习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新闻美学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国内兴起的一门新闻边缘学科,它既是当代美学向实用美学不断分化的产物,也是新闻实践合乎逻辑的理论追求。尤其是近些年来,由于世界性技术革命和信息革命浪潮的冲击,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加之新闻改革实践不断深入的呼唤,这一领域的研究已有了较长足的进步。这不仅表现在付梓的成果逐渐增多,而且还呈现于研究方法、角度和途径的多样化与创新上。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宋汉炎同志的新著《新闻与美学漫谈》应该说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部力作。该书围绕新闻与现实生活的审美关系、新闻采写传受中的审美…  相似文献   

4.
周泽新 《青年记者》2009,(19):90-90
也许是孤陋寡闻,"新闻发现学"这个词,我还是第一次从《怎样发现新闻》这本书里看到。这本书冠名《新闻发现学》未尝不可,也许这样就可能多了一些中国式教科书的气息,但不太通俗的学术概念包装起来的书让人难读。这本书的作者潘堂林是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社长,他从一个新角度为传统应用新闻学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5.
也许是孤陋寡闻,"新闻发现学"这个词,我还是第一次从《怎样发现新闻》这本书里看到。这本书冠名《新闻发现学》未尝不可,也许这样就可能多了一些中国式教科书的气息,但不太通俗的学术概念包装起来的书让人难读。这本书的作者潘堂林是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社长,他从一个新角度为传统应用新  相似文献   

6.
陈秀云 《新闻记者》2008,(12):78-80
理论通常都是写出来的,新闻理论当然也是写出来的.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最近二十多年来的新闻理论教材,给人留下了"写得不好看"的印象.陈力丹教授的新著<新闻理论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版),则是"讲"出来的,录音整理,结构上跳出了原有新闻理论教材的套路,讲得让人入境,所以值得一看,而且确实能让人读下去.这是一本致力于应用却又超出应用目的的理论著述.  相似文献   

7.
李彬的《全球新闻传播史》经过20余年的经营,如今终于杀青问世,这是新闻传播史研究的一项新的成果,是很值得高兴的一件事。在百余年的新闻传播学历史上,新闻传播史的研究一直是学科的重要基础。按照通行的学科划分方式,新闻传播学乃由三大板块构成。一是新闻传播理论——致力于揭示新闻传播的规律和本质,包括新闻理论、传播理论、媒介伦理等;二是新闻传播史——致力于展现新闻传播的发展历程,包括中国新闻传播史、外国新闻传播史、各种专史(广播电视史、新闻教育史、新闻学术史、媒介发展史、广告史……)等;三是新闻传播的技能——致力于培…  相似文献   

8.
一期期报纸的新鲜出版,不应该是日复一日的机械重复过程,而是办报人思想不断创新的脚步。评价一份报纸的总编辑,其思想高度决定这份报纸的高度。阅读一份报纸后,用不着再和总编辑交谈,完全可以从中领略其思想脉波。《绥化日报》  相似文献   

9.
郑保卫 《新闻界》2000,(3):62-63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 ,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深刻的变化。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废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全党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由于坚决地实行了改革开放 ,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得以进一步解放。90年代初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我国成功地实现了经济转轨这一伟大变革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呈现出一派前所未见的崭新景象。1997年9月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公有制多种实现方式”的重大命题。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 ,我国先后出现了三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  相似文献   

10.
17年前,我在1987年第4期《中国图书评论》上发表的一篇书评中写道,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畅销书《灵感学引论》是作者十多年业余研究、辛勤探索的成果。这个探索的意义,在于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当然,既  相似文献   

11.
同题新闻这一话题,是在近年来新闻媒介飞速发展,媒介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媒介内容生产方式不断创新等新的媒介环境下提出来的。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同题新闻是一种同质信息过剩而异质信息欠缺环境下的新闻竞争,也就是说,同类信息出现了超量,而异质信息出现了低量。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南宁新闻从业者为样本,从宣传价值、商业价值和专业主义三个方面探讨新闻从业者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在2016年5月17日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新闻学被列为11个对完善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性作用的学科之一,再一次明确了新闻学的支 撑性学科地位,从而引发了业界和大众对新闻学科的认可和重视,同时也掀起学界对新闻学研究的高潮.  相似文献   

14.
21年前,我刚学做新闻报道工作时,总想读到新闻行家谈他的一篇篇新闻佳作是怎样采写出来的书。但那个年头,报纸办得不象报纸,新闻写得不象新闻,哪里得到这样的好书。如今这类书不难找了,而梁衡同志写的《没有新闻的角落》(书海出版社,1990年7月),是其中出色的一本。杜导正同志为该书作序时说:“这本书值得一读,特别值得青年记者和通讯员阅读。”我相信,如果我当年能读到这本书,会是入门更易,深造更快。这本书收集了作者1980年至1987年作为《光明  相似文献   

15.
保障新闻业健康发展,需要新闻传播工作者具备健康的新闻精神,也需要社会公众提供一种利于弘扬健康新闻精神的土壤.以"新闻精神"为研究对象.探讨新闻精神的内涵,杨保军教授的新著<新闻精神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第l版)充满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6.
白润生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少数民族新闻学研究学者.他孜孜不倦,勤于探索,为我国民族新闻学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迄今为止,他出版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史纲》、《民族报刊研究文集》、《中国新闻通史纲要》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相似文献   

17.
捻军起义可称得上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长期持续、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在当时的人民反抗斗争高潮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上海师范大学郭豫明教授在前人和自己研究捻军史成果的基础上,历经数年刻苦钻研,于2001年1月出版了长达45万余言的《捻军史》(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丰富了近代农民战争史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从《痛并快乐着》开始,《白说》作为白岩松出版的第十本书,书中收录的大多是近五年来他在各种场合的讲演文字记录,涵盖教育、改革、音乐、阅读、人生等多个领域,温暖发声,理性执言.仔细阅读《白说》,品味白岩松新闻实践的经验之谈,让我们感慨.学会思考,新闻要目中有人,让尽责成为新闻的自觉,是新闻从业者在新时期需要的坚守和责任.  相似文献   

19.
新闻研究不能新闻化,只求今天的轰动。研究也要分工合作,也要生态平衡。它更多要靠深入细致的微观研究来推进。内部研究就是文本研究,外部研究就是生态研究。[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赵彦昌老师是辽宁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也是档案学界颇有成就的青年学者,尤其是在中国档案史研究领域,2009年4月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档案史专题研究>就是他近四年来档案史研究成果的结晶. 本书的写作目的,本人不敢臆测,谨录赵老师原话为证:"<中国档案史专题研究>……更是我写作<中国档案史>的前期积累."[1]一"更"字道明了赵老师的意图,老师重写<中国档案史>的雄心壮志和自强自信溢于"文"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