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首先从语义和语用的角度考察了“望”字的特殊涵义,指出它不仅是个体超出自身的姿态,更是趋向无限的隐性途径。通过对韩愈、欧阳修和袁枚的三篇文本中“望”的分析,揭示了它的三种情态:聆听、期待和呐喊。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艺家从古人哲学中“有”和“无”的辩证统一观得到启发,创造了“虚实相生”法,目的在于突破艺术的物质手段对于丰富复杂的生活的表现的局限。有形;空间,蕴含无限的追求。共产生的机制在于作者和受众对文本的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3.
刘敏惠 《成才之路》2022,(10):76-78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涵,并引导学生在共情的基础上对文本主题和内容进行思辨性解读."三层批注"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感悟文本,并通过对文本内容的共情,实现对文本的深度阅读,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章从原始阅读下的预习批注、共鸣阅读下的圈画批注、思辨阅读...  相似文献   

4.
论"长文短教"与"短文长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们的语文教学(尤其阅读教学)历来受诟病颇多,于是,我们不断地“改革”。从“量”入手,增加学生的阅读篇幅是方法之一,但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中引导学生与“无限”的文本对话.却一直难以解决;从“质”入手,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与密度也是方法之一,但怎样对一篇短文章进行“充实”,又是一个棘手而有争议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文本意义的生成是无限的,解释活动也是无限的。文本的解读有作者中心论、文本中心论、读者中心论三种情况,要进行有效解释,就必须符合文本自身。本文从文本解读理论视角考察目前教育界流行的对蒙氏游戏思想的各种解读,分析各种对蒙氏游戏思想的误读。  相似文献   

6.
徐江  冯真真 《新作文》2022,(1):54-56
《庖丁解牛》是一篇经典课文.我们常规的阅读教学,大多仅仅止于明白庖丁从自己的解牛实践中总结出了"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的"解牛之道";止于文惠君能将庖丁的话迁移到"养生",从"牛"转向人,从中汲取要尊重事物的运动规律,要按规律做事的道理.其实,这种阅读教学仅仅完成了文本所传达内容的认知,停留在文本本身.因为将这些内容逐...  相似文献   

7.
<题李凝幽居>这一文本的生成是成功的.因为文章作者在约定文本内容的情况下,却引发了意见不同的大规模的接受活动,然而这些意见并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从广义修辞学的角度看,其实这些意见都是对文本作出的不同的修辞预设.虽然预设不同,却都是见仁见智的.  相似文献   

8.
"教学中的阅读"往往带有一定的功利性--以准确、具体获取文本有用信息为目的,即文本写了什么.而"阅读教学"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内容以及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来感悟文本的表现形式,即文本怎么写的,从而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可见,"教学中的阅读"和"阅读教学"有密切联系,但又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9.
教科书文本有双重意义结构,一是语言文字表面的意义世界,它是有目的的、预先设计好的内容,也是按计划、有组织地来进行实施的,是典型的显性课程;二是语言文字背后的意义世界,它内隐和镶嵌在文本之中,但其"意"却在文本之外,它是教科书显性文本背后的隐性课程,通常借助于隐喻来产生"意义",隐性课程就是一个隐藏在教科书背后的"意义场".这要求我们在教科书编写过程中,应把关注的焦点从教科书语言转向教科书话语.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中的"空白"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和实践(操作)层面探讨“空白”艺术问题,追述“空白”这一古老的美学概念的审美特性。中国古代的“空白”是一个模糊而无限的概念,文论家认为“空白”的审美效应是由“道”的性质决定的;从操作层面看,“空白”是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法,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把它嫁接到语文教学中,阐述“空白”在语文教材(文学文本)和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审美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