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应从三个方面加以理解与把握。在内部结构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它的各个重要组成部分之间具有连贯性和一致性;在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上,它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基础,社会主义制度为其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证;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系上,它是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产生并发展,又给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具体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形成奠基于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毛泽东1956年倡导"进行第二次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起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其历史起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是其理论起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其逻辑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其产生已经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邓小平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江泽民成功突破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胡锦涛成功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人民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并贯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人民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生命力的东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灵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必须全面理解和把握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条件下产生的伟大理论成果,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指导思想,它源自于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是二者结合下所产生的综合性指导思想。在目前社会发展中,通过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创造性进行分析,它有效的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理想是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产生并发挥作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来自于并发展于现实的社会主义实践之中,集中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价值认同和精神力量。广大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主体,社会主义实践是他们做出是否认同和接受其理想的客观依据。理想的意识形态本质只能在实践中显现,并产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6.
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指出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理论基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历史必然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历史依据;社会主义建设、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实践基础;科学发展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科学理论指引下,在中国特殊国情和社会发展逻辑规律的历史必然中产生,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必将在科学发展的引领下更加自信地走下去。  相似文献   

7.
《宜宾学院学报》2017,(2):112-1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协商是具有鲜明中国个性特征的民主政治形式。中国历史上的协商试验和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协商的生成奠定了深厚的历史根基。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民主政治理论中的协商思想因子与中国的"和合"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协商的思想来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协商产生和发展的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对协商式民主的探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协商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协商的发展,要坚持历史性、理论性、实践性和价值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集中体现,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保障。制度自信,是基于国民对这一制度高度认同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一种政治情感归属、稳定的心理预期和自觉的实践遵从。制度自信不是凭空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具有其深刻的内在依据:从理论维度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坚持科学的指导思想;从历史维度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经受历史考验;从现实维度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践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条件,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认识: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和发展的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成果;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党通过理论上的觉醒逐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条件,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认识: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和发展的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成果;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党通过理论上的觉醒逐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价值观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实践价值观;它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体系的基础。新时期,邓小平实践价值观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自觉转向。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色就是理论内容具有实践性,即理论植根于中国的实践之中,对实践具有依赖性和指导性,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它的产生和发展是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迫切需要和对实际问题的成功解决。它的形成和完善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社会实践的反复检验。它的作用和品质是善于指导实践的深入发展和推进理论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大众文化是在工业化技术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它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是高度一致的。中国大众文化发展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作出新的丰富和发展。在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具有特定本质和规律的实践活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谛和要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高举的伟大旗帜。在"怎样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牢牢把握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进一步解决前进道路上存在的不足、困难和问题;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及其实践是在当今世界全球化背景下展开的。“世界公民”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的世界视野范畴。没有“世界公民”的意识和视野,就不可能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做出科学的判断。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包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多样性的体现,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矛盾运动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内在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所产生的两次飞跃和两大理论体系。两者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关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坚持毛泽东思想,就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实现了中国化,产生了毛泽东社会发展动力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体系两个成果。本文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及其中国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体系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基础。改革开放的进程就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又指导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提出的“以苏为鉴”是贯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过程始终的思想方法。“以苏为鉴”关键在于摒弃苏联模式的弊端,重点在于有选择地学习苏联等国的先进经验,主线是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