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成败得失的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对生产力标准的补充和发展,生产力标准是“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核心。  相似文献   

2.
(一)历史的回顾今年是纪念真理的标准讨论20周年,20年前那场声势浩大的理论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观的束缚,澄清了多年来人们头脑中一个模糊观念,更重要的是使人们懂得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不再把它当作一种不变的教条,而是当作一种伟大的武器,并且重新确立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认识路线,体现了邓小平理论的始基,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也无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因而中国人民只能更多地“摸着石头过河”“大胆试,大胆去闯”…  相似文献   

3.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凝结着邓小平的时代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的依据和根基就在于我们这个时代。这是它能拓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的重要谈话中,明确提出:“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即“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衡量姓“社”还是姓“资”的标准。邓小平同志的“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试对“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是澄清是非以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决策和行动的标尺;是社会历史变革的必然产物;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轻所始终坚持的基本路践、解救思想、实事求是的特色理论精髓是完全一致的;是社会主义本质与任务的具体化,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份。只有将其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来正确理解和把握,才是最恰当的。  相似文献   

6.
全面深化改革已步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四个有利于"为改革导航。"四个有利于"不仅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同时具有丰富的哲学意蕴:只有通过生产力创新实践,才能多推有利于增添经济发展动力的改革;只有不断调整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关系,才能多推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改革;只有坚持人民群众观点,才能多推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改革;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活动能动性,才能多推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是澄清是非以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决策和行动的标尺;是社会历史变革的必然产物;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始终坚持的基本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特色理论精髓是完全一致的;是社会主义本质与任务的具体化,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份.只有将其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来正确理解和把握,才是最恰当的.  相似文献   

8.
“三个有利于”标准内涵新探李朝阳,王璇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提出了"三个有利于"作为判定各项事业是非得失的标准,它把改革开放释放的巨大能量集中到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从而解决了解放思想的落脚点,为警惕右,主要是防止"左"提供了...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则是对实践标准的深化与展开。首先它突出了生产实践的基本内容和生产力标准;其次它体现了实践的价值尺度即人民利益尺度;再次它强化了实践结果而不是实践过程的检验功能。坚持实践标准,在社会历史观中就是要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认为,判断我们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对国际共运史经验教训的高度概括,也是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科学总结。 一、“三个有利于”是反对极“左”思潮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1.
十五大报告指出:“一切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台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不断开拓我们事业的新局面。”这对于我们进一步摆脱姓“社”姓“贷”的抽象争论,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提出了一个重要思想,就是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成败和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十四大修改的党章中,又把这个观点写入总纲,指出各项工作都要把“三个有利于”“作为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这个思想与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密切联系,成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坚持生产力标准就是坚持历史唯…  相似文献   

13.
实践标准属认识论范畴,“三个有利于”标准属价值论范畴,但二者之间是一种内在的统一的逻辑关系。实践标准涵盖着“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思想内容,而“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实践标准的深化和具体化。没有实践标准,就不可能有“三个有利于”标准。  相似文献   

14.
“三个有利于”是邓小平在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条根本性的思想。这个标准中,最根本、最关键的是生产力标准。历史唯物主义把是否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的客观要求作为衡量和评价一切社会制度和人们社会活动的根本尺度。“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正是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命题的必然结论。“三个有利于”标准所体现的内容都是与人们的实践活动紧密相关的,是蕴含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智慧结晶。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精髓。而“三个有利于’则是这个精髓中的核心和灵魂、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大胆利用各种组织形式来实现公有制,不仅能解除人们“姓公姓私”、“姓社姓资”的疑虑,更能折射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光辉。社会主义的目的除了消灭剥削和压迫外,更主要的是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三个有利于”不仅具有真理性,更具有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性。  相似文献   

15.
在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中,生产力标准是第一标准,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发展目标和生产目标的标准。作为一个相互联系、互为促进的有机整体,它们体现了改革的三个不同层次,回答了改革的是是非非,成功失败。  相似文献   

16.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针对改革进程中,屡屡出现的姓“资”姓“社”的困惑而提出的。是衡量改革成败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不能简单的将“三个有利于”标准看作是区分姓“资”姓”社”的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生产力标准和社会主义标准的统一,是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的统一。既不能将“三个有利于”标准和生产力标准简单等同起来,更不能对立起来。  相似文献   

17.
社会是一个活的有机体,社会进步及其标准是一个系统,要把“三个有利于”标准放在整个社会进步标准系统中去理解。“三个有利于”标准本质上是生产力标准,它以人民利益标准为前提,以社会制度和思想道德观念标准作保证。  相似文献   

18.
实践标准与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雍涛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至今已经整整20年了。认真回顾和总结20年来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及其以后的历史发展,对于我们继续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深入研究邓小平哲学思想,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实践观和生产力标准加以阐述,认为“三个有利于”的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发展,是判断我国当前社会主要问题的根本标准.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行动纲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对中国目前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三个有利于”标准既进一步坚持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我们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理论依据,又进一步坚持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还为我们正确评价人生价值确立了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