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意义《阿Q正传》是辛亥革命时期农村生活的一面镜子,是旧中国劳动人民的奴隶生活的深刻写照,也是中国近代民族被压迫历史的缩影。为此,为全面、深入研读这篇小说,教学该文时安排  相似文献   

2.
阿Q是鲁迅的著名小说《阿Q正传》里的一个主要人物。这篇小说以我国近代社会生活为背景,深刻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和革命风貌。作品里的阿Q是一个落后雇农的典型形象。后来阿Q也曾有过反抗和革命的要求,可是由于投机钻进革命队伍中的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并联合赵太爷、举人老爷,把总等以莫须有的罪名把他逮捕、游街,终于阿Q又糊里糊涂被他们杀掉了。对于阿Q的“革命”,历来存有争议。起初有人认为落后愚味的阿Q根本不可能革命,近来又有人走向另一个极端,即过  相似文献   

3.
鲁迅因其深刻的思想性使得他的作品在"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坛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他坚守着启蒙的立场,在作品中深刻地挖掘国民的劣根性,他笔下的一些典型人物为一代又一代人所熟知.作为民族劣根性集大成者,阿Q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民族性格的弱点,阿Q形象的深入人心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这部小说的广泛传播,其传播的手段之一就是中学语文教材的选编.纵观语文教材选编史,我们发现《阿Q正传》的选编与接受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其中涵盖着我国特定历史时期深刻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背景,因而,探究《阿Q正传》在中学语文中的传播与接受则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抓住小说开篇所言"仿佛思想里有鬼似的",探讨鲁迅先生写《阿Q正传》的三个原因;分析了阿Q恋爱的悲剧根源;并探讨了小说结局"大团圆"的悲剧因素,深入地分析了阿Q的悲剧命运及小说深刻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抓住小说开篇所言“仿佛思想里有鬼似的”,探讨鲁迅先生写《阿Q正传》的三个原因;分析了阿Q恋爱的悲剧根源;并探讨了小说结局“大团圆”的悲剧因素,深入地分析了阿Q的悲剧命运及小说深刻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打开鲁迅的小说,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丰富多彩的民族生活斗争的画卷.而对于旧中国的生活,表现得最集中、最典型、最深刻的是<阿Q正传>.本文就两方面来阐述作品所蕴涵的民族性.  相似文献   

7.
阿Q诞生记     
《阿Q正传》(见高中《语》教材第五册)是鲁迅先生最名的作品.被誉为“现代中国小说中唯一享有国际盛誉的作品”(美国学夏志清语)。无人不晓的主人公阿Q是鲁迅以惊人的艺术才华塑造出来的个性鲜明、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是《现代汉语词典》唯一收入的小说人物词条。在世界各国出版的百科全书和辞书中.都可以查到《阿Q正传》的条目和有关阿Q的评语。阿Q是说不尽、谈不完的典型人物。关于阿Q的诞生,说来还挺有趣的呢。  相似文献   

8.
一九八一年九月二十五日,是中国伟大作家鲁迅的百年诞辰,同年十二月四日又是他的著名小说《阿Q正传》发表的六十周年。这两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都同在一年里,而且相距很近,这虽然是个偶合,但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事。在《阿Q正传》发表之后的六十年当中,这篇小说陆续不断地被翻译成各国文字,受  相似文献   

9.
王京娜 《文教资料》2006,(20):80-81
《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的代表作,是中国新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它以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生活为背景,记述了落后的不觉悟农民阿Q一生的遭遇,成功地刻画了阿Q的思想和性格。在小说中,鲁迅先生为阿Q深受压迫而不知作出真正的反抗感到痛心,对他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进行了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阿Q正传》不仅是鲁迅最优秀的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上最杰出的小说,所谓“旷代文章数阿Q”。小说集中塑造了一个充满精神胜利的阿Q形象,这一形象不仅高度概括了辛亥革命时期落后农民的共同特征,而且概括了当时整个中国人的某些人性弱点,揭示了国民的劣根性。无论从艺术概括的深度和广度来说,阿Q这一形象都是高居于中国现代文学的一切形象之上的。另一方面,其塑造形象的方法也是相当高明的,其精当的环境描绘,精彩的对话描写,深刻逼真的心理表现,冷峻峭拔、含蓄精练又饱含讽刺的语言都让人赞叹。可以说,《阿Q正传》已经成为后人…  相似文献   

11.
《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因文体而引起长期争论的作品。从作者的陈述和形式上看,它接近史传文体,但研究者将它归为短篇小说。鲁迅之所以用史传之名行小说之实,原因有三:其一,用建构的史传形成文体意义上的反讽;其二,小说文体符合社会变革的需要,不仅《阿Q正传》如此,《故事新编》也是一个旁证;其三,彰显了鲁迅关于“立人”的深刻启蒙思想。  相似文献   

12.
文学作品常常借助艺术形象反映社会,揭示生活的本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之称的鲁迅先生的小说《阿Q正传》以其独特的手法,幽默的笔调塑造了畸形社会中畸形人的形象阿Q,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制度的黑暗和统治阶级摧残人性的罪恶本质。而被称为20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中颇为重要的作品,  相似文献   

13.
朱永芳 《语文天地》2011,(19):60-62
《阿Q正传》以其深邃的思想、娴熟的技巧、独特的风格赢得世人的喜爱和赞赏,被誉为"现代中国小说中唯一享有国际盛誉的作品"(美国学者夏志清语)。大名鼎鼎的阿Q不仅是中国现代小说人物画廊里的精品,还是揭示人类普遍心理弱点的精神典型。阿Q和  相似文献   

14.
问:对于《阿 Q 正传》节选为中学教材你有哪些看法?答: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从鲁迅的著名小说《阿 Q 正传》中,节选了第七章《革命》和第八章《不准革命》作为教材。我觉得,这在教材编选方面是一个突破,也是一个创举,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因为就我所知,在建国三十年来,还没有把《阿 Q 正传》这篇著名而比较不易理解的作品选入过中学语文教材。我还认为,这样做是一次大胆的尝试,效果如何?恐怕还有待于教学实践的检验。因为这是一篇难度很大的教材。鲁迅曾经说过:拿他的作品“给不到二十岁的青年看,是不相宜的,要上三十岁,才很容易看懂。”现在的青年,对于复杂的人物性格和生疏的社会生活,大都觉得费解,他们对理解和欣赏《阿 Q 正传》这样的世界名著,还  相似文献   

15.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揭露和鞭挞国民劣根性的代表作,被选进了高中语文教材。在短短三万字的小说里,鲁迅先生为我们塑造了阿Q这个文学史上独特、鲜明又光辉的典型形象,也创造了假洋鬼子和赵秀才这样的读书人形象。本文试图对两位读书人的特点作一些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阿Q悲剧命运的根源,以及现代国人的灵魂。  相似文献   

16.
朱永芳 《语文天地》2011,(10):60-62
《阿Q正传》以其深邃的思想、娴熟的技巧、独特的风格赢得世人的喜爱和赞赏,被誉为“现代中国小说中唯一享有国际盛誉的作品”(美国学者夏志清语)。大名鼎鼎的阿Q不仅是中国现代小说人物画廊里的精品,还是揭示人类普遍心理弱点的精神典型。阿Q和一切不朽的文学典型一样,是说不尽、谈不完的。  相似文献   

17.
《阿Q正传》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最初发表于《晨报副刊》,后收入《呐喊》。是鲁迅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说它既是中国文学园地的杰作,也是世界文学园地的杰作。鲁迅塑造的阿Q这一艺术形象,在中国早已是妇孺皆知,在世界也是公认的典型形象。鲁迅在谈到这篇小说的写作动机时曾经说过,主要是为了揭示"国人的灵魂。"(《阿Q正传?英文版序》)鲁迅在这篇小说中表现出来的改造"国民性"的思想;鲁迅对阿Q表现表现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小说的中心人物是乡村流浪汉阿Q。《阿Q正传》通过阿Q和他周围人的冷漠形象地揭示了中国农民的麻木和不觉悟,揭示了人性的弱点,也折射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致命弱点。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旗手鲁迅先生,在二十年代初,为了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抨击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反映人民生活的苦难,激发国人奋起抗争改造旧中国的精神,就以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为背景,成功地创作了一部中篇小说《阿 Q 正传》。在小说里,作家精心塑造出了阿 Q 这一鲜明的人物形象。作家企望通过这一文学典型达到创作的目的。作品发表至今,八十年的时间过去了。鲁迅先生的夙愿早就实现了。但由于阿 Q 这一典型具有极为丰富深刻的内涵,学界对他的研究从未停止过,对其理解也有较大的分歧。经过数载的研究与思索,我认为有两个问题是需要更深入一步进行探讨之必要;一是阿 Q 究竟是不是一个农民典  相似文献   

19.
浅谈阿Q     
阿Q是鲁迅著名小说《阿Q正传》中的主人公。他生活在旧中国,是一个贫苦落后尚未觉悟的、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严重残害的农民典型。阿Q的一生是悲惨的一生,是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精神上受毒害的一生。他的形象具有  相似文献   

20.
今年元旦前后,电视屏幕上那位穿着破衣衫、戴着旧毡帽、拖着长辫子的"阿Q"又和观众见面了.千万观众除了对阿Q付之一笑之外,恐怕多数人无暇思考关于阿Q形象典型性的争论问题.笔者不妨在这哆嗦几句.鲁迅先生于一九二一年十二月至一九二二年二月以辛亥革命前后江南某农村一-未庄故事为背景,写出了著名小说《阿Q正传》,塑造了阿Q这个典型人物形象.《阿Q正传》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一座高高耸立的丰碑",但对小说中的阿Q这一文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