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沈德符《野获编》“四六”条叙述了明嘉靖至万历这一历史时期骈文创作的流变,包含了极为丰富的明代骈文创作内容.本文对这条资料进行笺证,再现了明嘉靖至万历这一历史时期骈文创作的大致情形,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自清代以来人们对明代骈文的看法.因此,我们认为:沈德符《野获编》“四六”条这条资料对研究明代骈文发展史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制钱是明代重要的货币种类,分由京局、地方铸局进行鼓铸。地方鼓铸时兴时废,京局鼓铸则相对稳定。据《明会典》《春明梦余录》等史籍记载,明廷在京师设立的铸局分别是工部所属的宝源局(1)和户部的宝泉局。(2)前者明初即有,明成祖迁都北平后,南北两京俱有宝源局(3);后者迟至天启年间方才设立。自从朱棣迁都以降,有明一代,除上述工部宝源局和户部宝泉局之外,明廷在京  相似文献   

3.
段帅帅 《兰台世界》2016,(16):119-121
清代吴廷燮编著的《明督抚年表》是关于明代督抚沿革的一部力作,是研究明代督抚相关问题的重要工具书。该书收集史料丰富,结构排列简洁,明代的督抚设置沿革清晰可辨。然而,因受当时编著条件限制,史料搜检难度较大,使得该书存在一些疏漏和讹误之处,主要体现在人员任职和升职时间讹误、任职时官衔讹误以及收录遗漏等方面。今对该书中的十七处讹误进行校补,以期对明代督抚相关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清宫武英殿刻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的宫廷刻书是在明宫廷刻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由内务府领导,世称“内府刻书”。因内府刻书以武英殿为刻书中心,所刻图书统称“武英殿刻本”,简称“殿本”。据统计,清代各朝刊刻的殿本书达七百余种,清宫武英殿刻书在清代的文化发展、历代典籍的保护、利用和传播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 清宫武英殿刻书处的设立 清代的宫廷刻书最早始于入关之前。清顺治三年(1646年),修成《大清律》,同年刊刻,次年颁行全国。这是目前所知清代入关后宫廷最早的刻书之一。刻书地点仍在明代宫廷刻书处“厂”,并利用原有工匠承办…  相似文献   

5.
牛平汉副编审编著的《明代政区沿革综表》最近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本书是继编著者的《清代政区沿革综表》(中国地图出版社,1990年)之后又一重要研究成果。 本书记述1438年至1644年明统辖或曾统辖区域内的地方行政沿革。凡三级以上政权机构的建置、裁并、徙治、异名、归属等均予收录。按直隶、布政使司划  相似文献   

6.
屡见于清代文献记载的连厢并不是同一种民间艺术。从它们的艺术形态来看,清代的"连厢",实际是同名的两类艺术:一是以唱小曲为特点的歌舞艺术,又可分为连像、连相花鼓和霸王鞭三种;二是一种口技表演,又称为间壁戏。这四种连相具有不同的艺术渊源和发展轨迹,连像、间壁戏来源于傀儡表演,而霸王鞭和连相花鼓分别来源于宋代的杵歌舞队的转踏队舞。  相似文献   

7.
紫禁城建于明代永乐四年,直至永乐十八年才完成这项建筑,后来又经过明代以及清代后世皇帝的扩建、重建,规模逐渐扩大,成为明代和清代帝王的皇宫,同时,它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最雄伟、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宫建筑。  相似文献   

8.
紫禁城建于明代永乐四年,直至永乐十八年才完成这项建筑,后来又经过明代以及清代后世皇帝的扩建、重建,规模逐渐扩大,成为明代和清代帝王的皇宫,同时,它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最雄伟、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宫建筑。  相似文献   

9.
明代御用瓷器是明代瓷器最高艺术成就的代表。明代御用瓷器厂在规模上远超历代,而且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开创了青花彩瓷、甜白瓷、斗彩、五彩瓷等新型瓷器品种。明代御用瓷器的烧造盛况空前,为清代及近代瓷器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常欣 《历史档案》2002,(4):86-91
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朝重地 ,安全设施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宫殿周围不仅筑有高大的城墙和宽阔的护城河 ,还设有守卫值房 (明代称为红铺 ,清中期后称为堆拨 )等防守体系。出于宫城守卫的需要 ,红铺在明代经历了从少到多的发展过程 ,进入清代以后 ,由于施禁范围的调整 ,又形成红铺向围房的变迁。一明初都城定在南京。早期的南京宫殿是以宫城为皇城 ,宫城以外没有外禁垣。《明太祖实录》记载 :“吴元年 ( 1 36 7年 )九月癸卯 ,新内成……周以皇城 ,城之门 :南曰午门 ,东曰东华 ,西曰西华 ,北曰玄武。”1 这一记载正反映了明代早期的皇城规制…  相似文献   

11.
王士性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其著作<五岳游草>明代早有刊刻,却一直未见其踪迹.苏州图书馆所藏的两卷残本,经过反复论证,确认是明刻本.本文试图通过该残本与清代冯甦重刊本在形式、内容上的不同,并结合其他有关文献,揭示王士性原稿的模样.  相似文献   

12.
南苑即南海子,位于北京永定门南10公里.它东西长约17公里,南北宽约12公里,总面积约210平方公里.原是元、明、清三代封建王朝著名的皇家苑囿.据史籍记载,明代“曾籍海户千余,守视南海子里的麋鹿雉兔”;清代“设海户一千六百人,各给地二十四亩”.  相似文献   

13.
雕版印刷术发展至明朝已进入成熟阶段,明代的刻书事业相当发达,存世的明刻本数量颇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明代高度强化,对明代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明代的刻书业在高度强化的中央集权的统治下,自然也呈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论述清代贴黄制度的种类、具体形式以及发展改革过程,并且通过与唐、宋、明三个朝代贴黄制度的对比,更加深入地揭示清代贴黄制度的特征,以求对清代贴黄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5.
王鹏  鲁姝谨 《兰台世界》2015,(6):120-121
清代时,大量的元、明时期的说唱音乐被诸多艺人传承下来。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清代是中国古代说唱艺术发展的高峰阶段。本文则就清代时期说唱音乐的艺术形态进行系统的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16.
北京作为封建时代最后一座都城,其具有标志性的院落式住宅形式,经历了金、元、明、清各个不同时期,在逐渐演变中呈现出不同特色。明代在京城集中建造了皇宫、皇城、苑囿、坛庙、城垣以及部分显贵官宦的豪宅,而大多数达官显贵引退之后会告老还乡,并不想在京城内倾力营建“归所”,因此,当时京城的豪华住宅并没有形成很大的规模。进人清代,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论述清代贴黄制度的种类、具体形式以及发展改革过程,并且通过与唐、宋、明三个朝代贴黄制度的对比,更加深入地揭示清代贴黄制度的特征,以求对清代贴黄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8.
八旗驻防是清代特有的一种军事制度,在明代以前,军队驻防地方大多为戍防险要,并未形成制度化。满洲兴起。在固有的八旗制度基础上,结合明代戍防的做法,创建了一套独特的军事驻防体系。营口地区是当时八旗驻防要地,设官驻兵,垦地戍边,对于清代营口地区的政治稳定和农业经济发展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笔者偶然从史志中检得明清时期与滇有关的几位外省状元:明代才气横溢的状元杨慎、清代西门骄子"二元"汪如洋、清代第一位连中"三元"的状元钱棨、清代"四朝元老"、"苏州三杰"之一的状元潘世恩、清代以一篇"民以食为天"策论高中的状元张建勋。他们和云南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引领云南社会进步的知识分子,对云南儒学教育的发展及汉文化的传播起了重要的作用,加速了云南与内地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清史研究和档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历史档案在历史研究中的地位 研究明代、清代的历史比研究历代的历史有其优越的条件,这是由于明代、清代的《实录》都保存下来了。明清以前的《实录》已大都亡佚,只有唐《顺宗实录》保存了下来,宋《太宗实录》只残存八卷,惟独明清的《实录》全部都有。研究清史比研究明史条件更好,不仅有《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