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张敏 《网络传播》2005,(1):70-71
随着国家对游戏产业的重视和正视,游戏玩家的群体越来越大,目前已经超过了6000万,由此催生了职业玩家和游戏设计师等职业,但是,目前网络游戏职业玩家的生存状态并不乐观,玩着游戏也能赚钱的工作并非外人想象中的轻松,最近,记者了解到了一些完全不同于普通人生活的现实……  相似文献   

2.
任桐 《现代传播》2023,(2):135-143
作为游戏行业实现内容精品化的技术路径,云游戏已成长为对游戏产业有深刻影响的“破坏性技术”。云游戏的研发初衷是释放游戏存储,为玩家提供更流畅、真实的游戏体验。在现实层面上,行业监管能够通过产品的云端展示,更好地了解玩家动态,完整掌握游戏作品的内容,使云技术的交互价值最大化。但随着游戏行业围绕自身平台的战略发展,各游戏公司似乎对破坏性技术如何扩大网络效应,获得付费玩家青睐更感兴趣,这客观上造就了云游戏的难题。如今,云游戏平台化战略主要通过基础性媒介优势争夺平台定价权,整合游戏发行渠道,这间接增加了产品去游戏化以及技术衰败的风险。失序的商业化平台生态,令游戏形成“趣缘”公共领域,建设新型数字共创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21,(9):34-43
近几年女性游戏玩家的发展壮大与关于这一群体的刻板印象形成了鲜明反差。性别偏见限制了女性在游戏文化中的能见度,但也激发女性玩家采取包括性别转换在内的手段来建构性别身份展演策略。由于网络空间的匿名性,电子游戏玩家出于不同动机,通过虚拟化身来建构与真实性别身份不同的虚拟性别成为一种常见现象。通过对游戏玩家的深度访谈,本研究发现,男女玩家的这种性别转换行为表现出不同的动机,而性别转换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性别刻板印象和文化秩序,为游戏玩家,尤其是女性玩家回避或消解主流性别秩序的束缚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但这种潜力始终是有限的,既有的性别秩序和刻板印象依然主导着游戏文化空间,塑造着游戏玩家的性别认知和反应模式。  相似文献   

4.
模拟人生2     
看看北美游戏销售排行榜你就会发现,《模拟人生》(The Sims)及其众多的资料片长期占据了排行榜的前几位。今年,玩家终于盼到了其真正续作——《模拟人生2》(以下简称《模2》)。相比前作在几乎各方面都做出了扩展和提高,游戏画面更好,人物细节更加丰富,脸部和动作更加真实。模拟人有了记忆以及生活的目标,他们的一些品质还能遗传到孩子身上。  相似文献   

5.
《战国英雄》的游戏画面.在同类型的游戏当中属于“佼佼者”。通过精细且古朴的美术制作,游戏逼真的虚拟出泱泱神州多种特色地形地貌.巍峨的城池、丘壑的平川、广袤的原野,以及宏伟的宫殿让玩者可以从视觉上感受丰富细腻的游戏世界。在视觉效果上极大增强了国人自主研发游戏的深层文化底蕴。此外天气变化在游戏世界中真实的再现日夜交替.风雷变幻.带给玩家意外的惊喜.  相似文献   

6.
韩国游戏产业开发院院长郑永洙:从游戏玩家的角度来分析看.网络游戏玩家在所有游戏玩家中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高。根据我所接触到的数字,到2003年这一比重已经达到近六成(详情见左表)。其中女性玩家的比重会迅速提高,到2003年女性玩家在网络游戏玩家中的比重已由2001年的23%上升到了59%,首次超过了男性玩家的比重。如果从玩家  相似文献   

7.
光荣公司制作回合策略类游戏的水平堪称一流,深受玩家的关注与喜爱。如果说国内玩家都是在该公司系列游戏的陪伴下成长起来的也绝对不夸张,《三国志》系列、《太阁立志》系列、《大航海》系列游戏等如数家珍,都是光荣公司精心打造的。尤其《三国志》系列更是受到玩家的宠爱。在今春推出第九作并获得众多玩家好评的基础上,光荣公司不负众望如期推出了《三国志九威力加强版中文版》相信玩家们将再次进入那热血沸腾的三国时代!  相似文献   

8.
日本Square—Enix公司海外部部长小林大介:同单机版游戏商务模式相比起来,网络游戏的商务模式还是存在巨大差异。单机版游戏的销售收入是同玩家对游戏的期待值成正比的,而网络游戏的销售收入,是同用户对游戏满意度成正比的也就是说单机版游戏玩家的消费不会随着游戏满意度的变化而改变,而网络游戏则不然。  相似文献   

9.
电脑用的耳机、耳麦.一个因互联网而红火的电脑周边产业.却经常被电脑用户所忽略。对于游戏玩家、网络聊天和DVD爱好者来说,夜深人静之时无扰他人,或想在花费不高的情况下获得更强烈、真实的立体声效果.那么这个小部件却是他们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0.
在历经了诸多坎坷与曲折后.我们终于在游戏的指导思想上回归了原道,提出了“健康游戏”的观点,这无疑是指导游戏事业健康协调发展的一个历史性重大突破。此次征文的主题是“我是一个健康的玩家,我健康的玩着游戏”,道出了游戏事业发展的要求和方向。玩家源自Player一词,自此词被引进以来,某某玩家的称号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某一行业或业余爱好高手的代名字。  相似文献   

11.
《大清帝国》以清朝268年的风云史为背景,从清兵入关开始.以章节式的游戏架构,展现给玩家一个史诗般的历史画卷。玩家通过完成任务的方式全方位领略游戏从前清盛世经帝国中衰直到辛亥革命胜利标志着清王朝的覆灭的全过程.游戏中的任务系统可推动着游戏章节进入下一个历史时代,并以在此过程当中所得的经验也可以使玩家的等级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2.
国产游戏《全网公敌》利用游戏媒介机制实现了对数字化生存中诸种暴力形态及其伦理问题的表现与反思。游戏通过黑客的角色扮演反映出窥私的暴力性,经由解谜机制促使玩家在批判性距离中反思公共审判的凝视性暴力与网暴的发生过程,而游戏的仿真性更折射出数字生活中隐私流动与透明性暴力。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迎合更多玩家的口味.游戏采用了日本漫画风格。游戏中的所有角色都是Q版造型,尽显可爱卡通风格。而且这款Q版3D网游操作简便,玩家上手特别轻松容易。  相似文献   

14.
吴洁宜 《东南传播》2022,(2):116-119
游戏模组是由一串计算机代码组成的编程内容,它可以插入并展现于游戏画面之中,从而转导为充满视听特征的媒介形象。基于其数码物媒介的属性,模组具有不同于游戏叙事、游戏视角的实在感,它承载并发展了玩家对游戏的想象与对游戏极限的试探,既是玩家在游戏过程中的创造性技术产物,同时也是玩家主观意识在游戏文本上的再映射。作为一种数码媒介物,模组的出现不但解构了游戏元文本、再现了玩家在游戏中的身体符号化存在,也影响了游戏系统内部的权力控制。  相似文献   

15.
角色作为游戏的灵魂。贯穿游戏的情节始终,是玩家关注的焦点。《古墓丽影》《最终幻想》《黑客帝国》《007》等游戏角色作为一种特殊的虚拟形象在商业化包装下。成为一种特殊的大众化情感体念载体和文化艺术价值传承体。硬件和软件技术的进步,推动着更高分辨率、更多多边形,更清晰图象、更真实表情与动作的游戏不断推出,使得游戏CG角色的创造的作用日益凸现。  相似文献   

16.
陈雨菲 《今传媒》2020,28(5):74-76
市场中针对女性用户玩家的游戏都有其特殊性,无论是从其视觉、听觉等直接感官方面、游戏中NPC的设置方面、游戏的情节方面以及主题游戏里面所嵌套的小游戏方面,都与一般性的手机游戏有所不同。自2017年《恋与制作人》为代表的乙女向游戏风靡中国成为现象级事件之后,女性向手游不断发展——数量大幅度提升、种类多样化、游戏产品的设计流程也逐渐完善,但总体来说在理论研究方面,无论是针对此现象级事件背后所蕴含的社会因素的研究,还是针对女性玩家情感心理活动的研究都相对较少,多数研究还是从游戏产业发展的角度,所以本文旨在从女性主义发展的角度出发,去研究针对女性用户玩家的游戏中所蕴含的文化修辞。除此之外,以人为核心的"沉浸式传播"贯穿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女性手游中也将其充分体现。传播实践中,"沉浸"与"场景"常常相辅相成,在乙女向游戏中,通过不同游戏场景、游戏人物的设置,玩家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也在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接受着游戏中传递出来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内容。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款被广泛关注的卡通类网络游戏,《希望Online》一出现在市场上就吸引了众多玩家的目光。目前游戏已经快速地进入到内测阶段,看起来距离游戏公测也不会有多少时间了。在这里我们放出一个最快速的前10级升级指南,以帮助玩家迅速转职。  相似文献   

18.
海盗时代     
海盗的一生如游戏一样,而人物角色的一生就是游戏。“迷你游戏”是海盗时代的核心系统,人物的成长、技能的变化、战争的发生及玩家的互动都依托迷你游戏进行。海盗时代中的迷你游戏分为两类竞技类型游戏.如对剑和比酒,工作类型游戏,如排水、挂帆、掌舵、填炮和补船、只有成为正式的船组成员才能进行填炮,只有长官才能掌舵,所有玩家都可以对剑或比酒。  相似文献   

19.
说到Lan Party,较为资深的游戏玩家可能会比较熟悉。国外一些游戏发烧友经常举行这样的聚会很多玩家携带自己的电脑.在聚会场所组建局域网.进行网上游戏.并且面对面地交流游戏经验,这样得到的提高远优于在互联网上孤军奋战。  相似文献   

20.
杀戮开关     
《杀戮开关》是Namco去年秋天在PS2平台上推出的一款第三人称射击游戏,当时获得了众多玩家的好评。这款游戏中强调的并不是以往那种一味的杀戮,玩家要善于利用周围的环境,以各种物体来掩护自己。打个形象的比喻,此游戏就像是动作版的“生化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