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几个分句分别说出有关的几件事、几种情况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或论述密切相关的事理,分句之间不分主次,彼此平行,这种复句叫做并列关系复句。并列关系复句,常常不用关联词语来连接,几个分句只借助语序直接组合,偶而也用“还”、“又”、“也”、“并”、“既……也”、“也……也”、“又……又”、“一边……一边”、“不是……而是”等等表示并列关系。并列关  相似文献   

2.
有些小学教师在教学和进修中,对“只有……才……”的用法提出一些问题: 1.小学高年级教材要求学生会用“只有……才……”造句,有的学生造出“只有勤奋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这样的句子,这个复句前后分句都没出现主语,能否算作完整正确的句子? 2.“只有……才……”是否只限于连接复句?对“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种句型应如何分析? 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只有……才……”是一组表示条件关  相似文献   

3.
同学们知道:并列复句的几个分句,分别说明的是有关的几件事,或一件事情有关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不分主次,彼此平行。这类复句,可以不用关联词语,也可以用“既……又……”、“一边……一边……”、“一方面……另一方面……”、“不是……而是……”、“也”、“又”、“还”等  相似文献   

4.
从幼儿观察事物的基本方法及兴奋点看观察活动中语言发展的最佳区域和落点。为了有效地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必须学会从幼儿观察事物过程中所用的基本方法及兴奋点来确定观察活动中语言发展的最佳区域和落点。幼儿在观察事物时,一般都采用顺序观察法和比较观察法。在单一对象的观察中,最常用的是顺序观察法。教师一般都是引导幼儿对具体对象进行有顺序的全面观察。以使幼儿对观察对象的全貌有一个完整的印象。而幼儿在观察过程中,往往对观察对象特征明显的部位产生浓厚的兴趣,大脑并为之兴奋,注意最为集中。例如,幼儿观察兔子时,他们对兔子那对红红的眼睛、长长的耳朵、雪白的毛、又粗又短的尾巴以及一蹦一跳的走路姿态最感兴趣。在组织引导幼儿对同一类或不同类的若干事物进行观察时,常用比较观察法。观察过程中,幼儿往往对同一类事物的不同特征或不同类事物之间的明显差异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深刻的印象。例如,观察救护车和消防车,幼儿印象最深的便是救护车是白色的,而消防车是红色的;救护车上有个红色“十”字,而消防车上却有水龙和梯子。这些明显的不同点,使得幼儿大脑异常兴奋,思维十分活跃。而他们对这两种车辆都有四个轮子却丝毫不感兴趣。现代心理学和认知学的研究表明:事物的特征部位,同类事物的不同点,不同事物的明显差异以及事物发展中的特有变化,对幼儿大脑憾受反应器的刺激最强烈,因此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与幼儿交谈时,发现有的幼儿语言表达不够完整,尤其是农村幼儿有时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愿望。为了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幼儿对事物的观察,培养幼儿对周围环境观察的积极性,对自然景物有诚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  相似文献   

6.
儿歌《伞》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分组活动让幼儿知道儿歌的名称,理解儿歌的内容,并初步学习朗诵。 2.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丰富词汇:“池塘里”。“山坡上”、”花园里”、“一把伞”(san)。 4.各水平组活动目标。 低水平组:通过操作游戏材料,找出与小动物相对应的“伞”,并会用语言表达出来 中水平组:通过操作游戏材料,学习儿歌中的词汇“池塘里”、”山坡上”、”花园里”,并会讲出儿歌的部分句子。 高水平组:通过操作游戏材料,理解儿歌的内容,并会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  相似文献   

7.
这得从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谈起。表示因果关系的复旬,偏句部分在主句前面时,关联词语可以用“因为”,也可以用“由于”,都用以表示原因。但是“因为”和“由于”的意义和用法不尽相同。“因为”这个连词表示原因,经常和“所以”配合起来使用,构成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如: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  相似文献   

8.
一般来说,只有那些带上“因为”“所以”“由于”“因此”“因之”“由此可见”“由此得出”等关联词语并且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或句群,才表达推理。因果关系复句是表达推理的,这毫无疑义。非因果关系复句,比如假设关系复句、条件关系复句、选择关系复句、并列关系复句,它们一般情况下只能表达判断,或者假言判断、或者选言判断、或者联言判断。就是说非因果关系复句还有例外的情况,这个例外指的就是有的非因果关系复句有时也能表达推理。 下面就从三个方面来谈谈哪些非因果关系复句在什么情况下能表达推理。  相似文献   

9.
所谓素质,是指事物本来的性质。素指“本来的”,引申为“事物的基本成分”。素质具体讲是事物的基本成分的性质。素质教育指“事物的基本成分的性质教导和启发”。只要是一个完整的人,人类有的能力都应该具备,如一个人能打球、唱歌、跳舞,能学语文、数学、物理、英语、化学……具有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所以所有教育都是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0.
设计意图: 语言文学中的故事不仅能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本活动通过幼儿扮演小动物在“小猴连锁店”购买圆圆的东西的游戏活动,丰富《小猴卖“圆”》这个故事的内容,让每个幼儿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去学习故事,提高描述事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读今年第五期《“肥皂象什么”争议的启示》一文后,有点感想,不揣简陋,提出来与该文作者商榷。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信息系统,是人们用来进行交际和思维活动的有效工具,它是属于全民的,必须大家能懂会用。婴幼儿在学话期间,说话有语病或说小儿话,是难免的。而我们老师和家长,则应时刻注意自身语言的规范化,起个示范作用。如该文说“肥皂象长方形、椭圆形、鸡心形……”这一说法,就有语病。应把“象”改为“是……的”。因为“象”是表示两个事物有较多的共同点;“是……的”表示对主语的描写或说明(见吕叔湘著《现代汉语八百词》507页和436页)。“长方形”等,不是具体事物,而是说明主语“肥皂”的形状的。因此,不如说肥皂是“长方的”或别的形状的要规范得多。因为“方”可指四个角都是90°的四边形,亦可指六个面都是正方形的六面体(见《现代汉语词典》301页)。在中班幼儿没有学过立体几何图形知识的情况下,这样说,不会干扰幼儿对平  相似文献   

12.
再谈“虽然……,但是……,所以……”这类复句的层次划分河南省卫辉市安都一中孟庆甫“虽然……,但是……,所以”这类复句第一层如何划分,《中学语文教学》曾接连登载文章,进行讨论。有主张“一刀切”的:“这类复句的第一层应该、也只能在表转折的地方划分。”(1...  相似文献   

13.
汉语要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多半靠复句。复句中的分句常有省略成分的现象,特别是主语承前省略。最常见的主语承前省略,是后一分句的主语承前一分句的主语而省略。如:“我万料不到她说出这样的话来,[]诧异的站着。”([]表示承前省略主语) 《祝福》中复句的主语承前省略,除了如上面一例的一般方  相似文献   

14.
一、要学会观察一个好教师,只有注意观察幼儿在一日生活环节中的行为表现,才能发现许多有教育价值的事物。如秋天散步时,幼儿发现地上有许多落叶,他们便主动询问我:“为什么地上的叶子多了?”“树上怎么会有黄叶?”“不同的植物叶子为什么不一样?”……于是主题活动“树上的叶子”在不经意中产生了。画叶子前,我先带幼儿到自然界中,听听风吹叶子如音乐般的声音,闻闻叶子的  相似文献   

15.
“我是小小调查员”活动已开展了几年,通过活动的开展,我们感到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观察事物的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是: 一、贴近社会生活选好调查课题 幼儿中开展调查活动的目的是激发其求知的兴趣,这与成人的调查活动有很大  相似文献   

16.
韦妮 《山东教育》2002,(9):61-61
一、培养幼儿观察兴趣,提高幼儿观察能力我们生活在一个千变万化的世界里,没有一种图像是永恒不变的。因此我们首先应该教会幼儿观察,只有幼儿亲自去观察事物,掌握事物的主要特征,才能对它们有一个较完整、生动、形象的了解。以往我们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时总给幼儿一个框框,比如:“你们看小鸟的头是圆形的,身体是半圆形的……”使幼儿就用教师给的框框去观察,自己不动脑筋,这是一种有目的但无兴趣的观察;幼儿天生就有探索事物的本能,当他们看到蚂蚁搬食时,会自然地去“观察”,这是另一种有兴趣但无目的的观察。如何培养幼儿有兴…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教幼儿编“猫”、“兔”谜语。教学要求:1、引导幼儿概括事物的外形、功用等特征,从而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分析综合能力;2、教幼儿学习自编谜语的简单方法;3、要求幼儿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教学准备:飞机、猫、兔的贴绒图片。教学过程: 一、示范分析谜语,教编谜语方法: 1.猜谜语:有人说我象老鹰,我说我象大蜻蜓。请你到我肚里坐,立刻带你到北京。2.出示飞机图片,与幼儿一起分析。提问: ①飞机有什么本领? 还有什么也会飞?(飞机象老鹰、蜻蜓一样会飞。机翼和蜻蜓的翅膀有点相象,但不象老鹰的翅膀,所以编成“有人说我象老鹰,我说我象大蜻蜓。”) ②飞机有什么用处? 人坐在飞机的哪里? 飞机会飞,我们坐上飞机,想到哪里去? (飞机可以乘人,人坐在机舱里,机舱的外形象鸟肚子,飞机飞得很快,我们都希望坐飞机到北京去,所以编成“请你到我肚里坐,立刻  相似文献   

18.
并列复句是初二学生学习复句关系的入门课。一般认为,并列复句是复句关系中最容易的一种,其实不尽然。应该说,掌握简单的并列复句最容易,而要掌握复杂的并列复句却需费一定功夫。关于并列复句的概念,初中第四册语文教材第91页中已有阐述。我们需要把握的特点是:1.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2.各分句分别叙述相关的几件事情、几种情况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3.几个分句之间不分先后、主次,且互不包含。在组合形式上,并列复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关联词组合,另一种是直接组合。前如:“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后如:“读书使人的头脑充实,/讨论使人明辨是非,/做笔记则能使知识精  相似文献   

19.
在公开发行的《教学参考书》、《练习册》、语文刊物上,有时出现一些错误的复句分析,这本不足为怪;但是有些误析,却涉及到了分析复句的一些原则,这是需要注意的。一、形同实异,重在辨义。有些复句,关联词语相同,但层次关系有异。例如,从第一层切分看,同是“虽然……但是……所以……”,可以是“虽然……但是|所以”(因果关系),也可以是“虽然|但  相似文献   

20.
商先·限选·决选──小语十二册中选择关系复句分析四川黄天福第十二册“基础训练6”要求学生能用“宁可……也不……”和“与其……不如……”造句,“基础训练8”中又要求掌握“不是……就是……”这种句型。我们认为选择关系的复句在语言表达中应用较多,为了让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