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感体验是诗歌教学的灵魂,诗歌教学要引导学生从多方面体验诗歌情感:1.反复阅读,多方位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2.再现形象和画面,体会诗歌中丰厚的情感;3.开拓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2.
潘军 《现代语文》2005,(10):72-74
中华诗词相当重视艺术表现的含蓄性,诗人的志、情、意通常不是直接告之读者,而是以艺术形象为中介或载体来转告.我们在诗歌教学过程中,研究这些载有诗人思想情感信息的艺术形象中介时,一般较为重视对"意境"的认识与讨论.其实,在探讨意境时,还可以再深入一层,去关注比意境更基本的艺术范畴--"意象".  相似文献   

3.
在古代诗词教学中,我们常会提到“意境”二字。有的教师总想让学生感受更真切,因而分析得透彻,讲得精细,学生却毫不领情,越听越觉索然,越讲越觉无味。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艺术的情感变形表现手法,知觉的情感变形表现,想象的情感变形表现,意象的情感变形表现四个方面论述了诗歌意境的情感变形,从心理学的角度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如果把握得好,极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而就一个人的一生而言,对诗歌萌生兴趣也是在青少年时期。因此,诗歌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美好情操,建立理想品格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那么,如何搞好诗歌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效果呢?以下是笔者在诗歌教学方面的粗浅尝试。  相似文献   

6.
《永州八记》作为柳宗元山水记文的名作,有着较强的艺术代表性,它对山水风景独特的描绘手法体现出深刻的诗歌情怀:以或隐或显的诗歌语句将读者带入美轮关奂的风景之中,以蕴藏丰富的诗人情感挥发着自身的身世兴叹,以深邃自然的诗歌意境牵动着后人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7.
诗歌鉴赏的终极目标应该是通过对诗歌内容情感的解读和意境美的感悟,提升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境界。而在诗歌教学中,要使审美层次不高的中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理解诗歌的情感和意境,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适时巧妙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诗歌的华彩乐章中去。在课堂上创设情境的主要方法有:故事引导法;场景渲染法;相关链接法;背景烘托法;诵读指导法;巧妙设问法。  相似文献   

8.
诗歌与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作品相比,它的语言更为精练,更具音律性。诗人的情感更为浓烈,更注重艺术意象或意境的构造,诗人的思想感情也主要通过意象或意境表达出来;诗歌的传统色彩浓厚,教学中如何把它同现代信息技术完美地结合起来是目前教学中实践探索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诗歌教学渗透着审美教育,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感知美、理解美、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语文教师的神圣天职。  相似文献   

10.
齐银风  李志军 《天中学刊》1998,13(3):103-104
映入诗人眼帘的是具体实在生动形象的人、事。物、景,欲使学生获得与诗人一样的激情与感受,教师必须费一番心思,把僵死不动的文字还原成具体生动的人、事、物、景,引导学生走进诗人描绘的意境之中,与诗人同哭同奖,共悲共乐,收到神随物游、情随景迁的效果。我们根据经验,总结出诗歌入境教学六法,就教于同行方家。一、因声入境法1.诗句中有明显的摹声词,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把摹声词代表的具体音响用口摹拟出来,造成声波回荡的氛围,由此而入境。如(找植)每章开头一句分别是:坎坎伐棺兮、坎坎伐辐兮、坎坎…  相似文献   

11.
读诗,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诗词鉴赏历来在语言教学和考试中显得非常重要,担负着学习和继承中国文学传统的任务和使命。  相似文献   

12.
蔡昌洁 《课外阅读》2011,(12):331-331
诗歌有其自身的特点,它的功能是抒情述志,那么诗歌的赏析与教学,就必须遵循诗歌的特征,紧紧抓住意象、形象、意境进行施教,从审美这个途径去指导学生感受诗歌中那跳动于字里行间的深邃的思想、丰富的感情和精湛的艺术魅力,从而提高诗歌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3.
“立象尽意”是诗歌艺术的根本特征。诗人创作诗歌的时候,其审美感知和审美体验不会只停留在客观事物的表层,而是寄情寓景,寓意于象,突破时空之间,物我之间的界限,赋予没有生命、没有感情的具体物象以生命和情感,借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与思想。这种生成意象的艺术创造手法,使诗歌意象心物交融,意象与意象跳跃组合,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联想意象、把握景物的特点""领悟情感,把握情境""品味意境,把握情感"三个方面对诗歌中的意境教学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理解,希望以此提高诗歌鉴赏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5.
教学中要遵循诗歌教学的规律,克服随意肢解诗歌意境的弊病,成为诗歌教学应注意的问题。本文对诗歌教学肢解意境的现象做了些深入的探析,认为有原因两点:教师没有弄清诗歌的意境内涵,没有弄清意境与诗歌语言品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意境是诗的灵魂,诗的生命,是诗歌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即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感情,它是通过诗人描绘的事物和画面来外化的,这些描绘的事物和画面即是“境”,在诗歌中,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意”和描绘的物象——“境”融合而成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7.
潘慧莉 《文教资料》2006,(24):94-95
中国古典诗歌的本质特征为“意境”美,本文从“意境”的概念入手,探讨了在古典诗歌教学中实现“意境”教学的途径,指出教师只有通过对古典诗歌“意境”的分析,才能抓住诗歌的内质,才能把分析古典诗歌落实到实处,才能使学生受到古典诗歌美的熏陶,也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诗歌是用精练、形象、富于音乐美的语言抒情言志的一种文学体裁。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集中表现在作者对意境的审美创造上。何谓意境 ?意境是诗的艺术境界,是“意”和“境”的统一,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描绘的画面和塑造的形象的统一体,是“意”、“象”合一的艺术升华。意境是诗美的集中表现。正如王国维所说:“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有境界自有高格、自有名句。”因此,诗歌教学应突出意境教学,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揣摩、探寻、发掘意境,领略诗美,进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9.
别林斯基说:"在诗歌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创作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诗歌中的想象丰富而大胆,如李白诗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王维诗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李清照诗中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毛泽东诗中"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等诗句,都能让人神思飞扬,浮想联翩。多读诗,多鉴赏这样的好诗,无疑能培养和提高学生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中,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教学氛围轻松愉悦,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对诗歌内容准确掌握,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其教学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有效教学资源与信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