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尊重学生一次,德国一所学校里的一个班上劳动课。内容是学习切苹果,榨苹果汁,播种菜种和清理菜园子的垃圾。两名同学来晚了,老师安排他们去清理垃圾。一名学生马上表示自己不愿做这种工作。老师告诉他没关系,老师可以替他完成这项工作;同时老师建议他到园子里走一走。后来这学生也加入了清理垃圾  相似文献   

2.
辛华邦  辛华湘 《考试周刊》2009,(40):222-222
尊重学生,是班主任老师开展班级工作的首要条件。自尊心理是一种自爱、自信与自我尊重,并期望受到他人或社会尊重的情感。中学生的自尊心很强,在学校里,他们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尊重,关注老师和同学们的评价。当他们在学习上取得了成绩,或做了某些有益于同学、班集体或学校的事,得到肯定的评价时,  相似文献   

3.
及时发现和捕捉教育契机,生成有价值的探究内容,是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效果的良好途径。以下是笔者的一些教学尝试:一、尊重兴趣爱好。教师若能关注和尊重学生的兴趣,就能及时捕捉教育契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在教学《学校里的发现》时,为了让学生更了解我们的学校,我让他们在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去寻找自己的发现。下课时,一位同学来到我面前说:“侯老师,我们学校环境优美,但缺少一些特色,让我来设计一下,一定会更棒!”我反问:“你行吗?”没想到,他更来劲了,另一些同学也叽叽喳喳提议附和,看来他们对这个问题很…  相似文献   

4.
一天,我去同学小锋家玩,看见他家很脏。小锋告诉我,他的父母工作很忙,打扫卫生的“重任”常常落到他的肩上。今天,只有打扫完卫生,才能和我一起玩。于是,我只得和他一起打扫卫生。要知道,我可最讨厌打扫卫生,学校里每星期一次的值日工作我都是“偷工减料”(别告诉我们老师)。所以,我一边帮他打扫卫生,一边就在想如果这打扫卫生是自动的,那该多好啊!突然,我的灵感来了,如果去研制一条专吃垃圾的狗,它一看到垃圾就会走过去,把垃圾吃到肚子里,如果垃圾吃满了,它就会自动到垃圾箱里把垃圾吐出来,那狗肚子里又空了,又可以…  相似文献   

5.
福禄培尔(1782—1852)是德国学前教育家。1837年,福禄培尔在勃兰根堡开办了学前教育机关,收了几名学龄前儿童,他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教育他们,但这所学校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名字。有一天,他在树林中漫步,走着,走着,忽然触景生情地想到,他的学生就象大自然中这些茂密葱郁的花草,需要有教师象园丁那样的培养和护理,学校好比是花园。于是,福禄培尔便称他的学校为“幼儿园。”福禄培尔认为,幼儿园的工作是收容学龄前儿童,管理、保护他们,让他们做合适的游戏,使他们身体强壮起来;训练幼儿的感觉,活动他们的精  相似文献   

6.
<正>一、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新的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所以,教师不仅要是一名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是学生思想的塑造者。"让每一位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走路"就是指要尊重学生,平等相待。学生都喜欢和蔼可亲的老师,愿意和他们交往,也愿意听他们的教导,接受他们的教育,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他们往往有一种自卑心理,所以,作为教师,首先应尊重学生,坦诚相见,师生情感越融洽,越和谐,学生就越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如我班上有一名学生,他学习、纪律各方面表现都很差,经常迟到、旷课,不和同学们一起玩,但自尊心又特别强,身上有不少坏毛病。平时要是谁说他一句不好听的话,握起拳头就想打架,同学们也都不愿意和他在一起玩。我注意到他的这些特点,就经常主动找他谈心、聊天,  相似文献   

7.
沈阳市和平区振兴二校,最近决定公开推行“学生选老师” 的试行方案。校领导在全校教师大会上宣称:小学生不满意老师的教育方法、家长不认同老师的工作,可以流动择班,学校支持家长的要求。如果一个老师教的班级有10名学生要求择班,说明老师的教学能力等方面令人怀疑,学校将请这位老师下岗。 2000年秋季开学,有三名学生家长提出了换老师的请求,尽管他们的理由各不相同,学校都满足了他们的要求。一名二年级学生想上一位三年级老师的课,学校对这名学生进行必要的考核后,破格让他跨人三年级,如愿以偿地进人了他所喜欢的老师的…  相似文献   

8.
龙飞刚走进校园,"校园宝贝"就向他走了过来。这个"校园宝贝"其实是三井老师新研制的一个高智能机器人,它不仅能及时发现校园里的安全隐患,还能清理校园里的各种垃圾。如果发现学生有不文明的言行,它就会上前提醒。龙飞见"校园宝贝"一直跟在自己身后,就大声说:"有没有搞错?我  相似文献   

9.
张老师刚参加工作,学校领导安排他担任班主任。可是年轻的张老师缺乏工作经验和管理能力,所带的班级乱得不成样子。学生早晨睡懒觉,课间操乱糟糟,课余学生打架斗殴,自习课人声嘈杂,班级里黑板桌椅门窗等公物经常损坏,教室宿舍垃圾满地。总之,他的班级堪称学校差班之最,不到半年,学校将他的班主任撤了。在和张老师的多次交心中发现了他当班主任失败的原因——1.差的初始印象蕴藏了失败的萌芽班主任首次在学生的面前亮相,要给学生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张老师第一次和初二学生见面时未作任何准备,于是信口开河地说:“我需要更多的时间复习考研,…  相似文献   

10.
<正>在英国教育的核心理念中,不管学生的才能如何,他们每一位都很重要,因此学校关注的是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发展,对各个学生都给予关怀和指导。那么他们教学过程中怎样尊重和关爱学困生,帮助他们学会学习和进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呢?根据我的教学观察﹑查看资料和英国老师的交流,我认为他们做到了如下几点:一.展现友好尊重平等相待的的态度,使学困生快乐。(1)在英国校园里,常常可以见到老师亲切友好的笑容,和学  相似文献   

11.
终极密码     
<正>1二战期间,18岁的彼得被德国人关进了集中营,和他同牢房的是个叫别尔夫的青年。在患难与共的日子里,他们相依为命,情同手足。那天,集中营新来了一个叫休斯的囚犯,他自称是一名英国飞行员。一次,别尔夫、休斯和几个囚徒躲在牢房里商量着什么事,彼得走  相似文献   

12.
2002年,德国发生了一桩血案。一个19岁的小伙子,2001年留级,2002年又因伪造假条,被校方开除。他决心报复学校。4月26日上午,他戴着恐怖的面具,一手握一支手枪,一手拎着连发猎枪,闯进学校,见人就打,主要是瞄准老师,他觉得是他们让他蒙受了羞辱。在20分钟的疯狂射击中,他的手枪共打出了40发子弹,将17人打死,其中有13名老师。他还有大量的子弹,足够把数百人送进坟墓。这时候,他的历史老师海泽先生走过来,抓住他的衬衣,试图同他说话。这个血洗了母校的学生认出了他的老师,他摘掉了自己的面具。海泽先生叫着他的名字说,罗伯特,扣动你的扳机吧。如…  相似文献   

13.
尊重他人是学生应形成的一种良好品德,教育学生尊重他人是学校、教师应尽的责任。进行尊重教育,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教师身正为范,言传身教,营造尊重氛围,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学会尊重他人。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时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迎面走来一位学生喊了一声“老师好”,那位老师却视而不见,自顾向前走了;课堂上,一学生“开小差”,老师当众厉言相向,采取“措施”……教师这些做法无疑会给学生带来心理伤害,又怎能教育学生去尊重他人呢 ?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倡导的“以爱育爱”的教育观提得很好。他们是这样去努…  相似文献   

14.
"3 2"、"五年一贯制"学生在现在的高职院校还有相当一部分数量存在,但是当部分高职院校老师一提到这些学生时,他们总是摇头感叹,"这些学生真是太差,没法教"、"他们简直是社会的垃圾"……这些学生真有他们形容的那么差吗?是偏见,还是事实?我们都强调尊师重教,学生应该尊重老师,但老师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又有没有充分关爱学生、重视对这些学生的教育呢?为什么学校老师会对这些学生产生如此偏见?我们应如何正视这些偏见呢?  相似文献   

15.
<正>人们常把老师比喻为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喻为春蚕,难道老师非要牺牲自己才能换来别人的尊重吗,换来学生的喜爱吗?我个人认为做一名幸福的老师才是教师的最高境界。我是刘关小学的一名老师,对大杨镇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由于对教育的这份热爱让我成为一名幸福的老师。幸福之一:幸福体现在每天的教学中每天早晨来到学校,听到同学们一声甜甜的问候:"老师,早上好!"心中就充满了无比的幸福。我一定会给学生打招呼,摸摸他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德育》2008,(12):4-7
栏目编辑 吴晓燕 这是一位老师叙述的发生在他所在学校的一件真事。李老师和王老师是大学校友,毕业后同年进入同一所中学任教,都是高中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李老师认为,教育的精神元素在于尊重生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种希望。因此,他以极大的工作热情关爱每一个学生。课堂上,他善于激活学生的思想,融语言、文学、人文教育于一体,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面对紧张的高三学习,他依然给学生提供很大的自主发展空间,从不给学生加班加点,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美国中学生在世界比赛中成绩落到了后边?应该说许多学生的学习还是努力的。但最拔尖的学生说,他们认为他们的学校没有活力。他们的老师也同样认为学校缺乏生气,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美国中学生名人录》每年要对70万名今后决定上大学的青少年进行民意测验,结果发现上述结论是过去10几年里尖子学生  相似文献   

18.
化"敌"为友     
晚上,学校将在操场上播放露天电影,因为今年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所以电影选的是《太行山上》。我走在操场边的路上,突然有两个学生跑过来,其中一个用很大的声音对我说:“老师,他骂我!”我定睛一看,原来是六年级学生肖飞。六年级学生我认识的不多,肖飞是其中一个。他的脸从小被开水烫伤过,脸上留下非常明显的疤痕,我们老师都很同情他。我顺着肖飞的手指望去,骂他的人是初二的一名学生,名叫王胜利,长得又高又胖。王胜利在校园里有点能量,算是他们年级的“小霸王”了,到我办公室就做过几次检讨,我对他的印象十分不好。我招招手,王胜利…  相似文献   

19.
笑话四则     
尴尬的校长在德国,学校变得越来越大。所以许多校长认为,假如记住曾在他们学校读过书的孩子的名字是一种光荣。一次聚会上,一位校长认出了他一位从前的学生:“喔,您是勒威尔·米勒,1964年您读六年级,对吗?”“正是,校长先生。”这个年轻人说。“您看,我从不忘掉我的学生。”校长自豪地说,“那么,您现在在哪里工作呢?”年轻人的脸红了:“我现在是您学校的一名教师,校长先生。”  相似文献   

20.
家访,作为教育工作中的一种方法,经常被教师们采用。可是在农村学校,一些教师的家访往往事与愿违,产生逆反效应。 笔者曾见到这样一件事:某校一名学生学习成绩差,有不完成作业和旷课的坏习惯。一次又因犯错,老师领他去见家长,走在半路上,这个学生趁老师不备便逃跑了。半个多月以后,该生因在银川参加偷窃团伙作案,被公安部门抓住送回学校。事后了解,才知该生的爸爸是个铁匠,常为自己的孩子学习差而伤脑筋,每次老师家访走后,总要用顶砖下跪的方法来惩罚孩子。这个学生这次逃跑外出正是因为害怕老师的“告状”招来皮肉之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