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洪波 《留学生》2014,(11):30-32
现在互联网教育很热,大家都认为互联网教育前程远大,所以尝试者甚众。我们为什么要搞互联网教育呢?有人说,我们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所以应该搞互联网教育;有人说,互联网已经改变了新闻、商务和金融等行业,互联网也应该能够改变教育;有人说,互联网可以超越时空,所以未来的教育可以实现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基于这些认识,先知先觉的探索者开始大胆介入互联网教育,但现实很骨感,有人很快铩羽而归,继续坚持者至今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模式,就连互联网特别发达的美国,目前也处于互联网教育的探索阶段,没有形成有效的、公认的模式和案例。鉴于此,人们不得不回到原点,重新审视我们到底为什么要搞互联网教育?既然互联网与教育结合的时候到了,为什么那些誓志用互联网改造教育的探索者、实践者却迟迟找不到正确的方向和模式呢?  相似文献   

2.
如何使我们的学生既能德智体全面发展,又能提高考试成绩,这对教育工作者来说的确是一个大考验。有人叹息说,我们在素质教育的大旗下不折不扣地在搞应试教育;有人埋怨说素质教育越搞学生的素质越差,老师不敢批评学生,学生无法无天,学生被这个社会惯坏了;有人无奈地说,我们的学生什么书都看,就是不看课本,没办法……难道错误都是学生的,这个社会、老师、家长以及各种教育制度的制定者,不应该反思一下吗?  相似文献   

3.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O2O正在加速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O2O模式继C2C、B2C、C2C之后已经成为电子商务模式中的后起之秀。有人说O2O模式的出现将会加快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有人说O2O模式的出现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便利;也有人说O2O模式的出现给商家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不管如何,我们应该合理地利用这种模式,享受它给我们带来的服务。  相似文献   

4.
论考试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不是创新教育离开素质教育另起炉灶,另搞一套,而是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有人说,创新教育把素质教育推向了一个新的台阶,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核心,这几年搞素质教育总感到不知从哪着手。先是多搞活动,多搞点音、体、美,但又感到光停留在这个层次上也不行。现在感到创新教育抓住了素质教育的一个核心内容,创新教育搞了几年还是不知具体从哪着手,我们认为首先要从考试改革着手,现行考试制度不改革还会回到应试教育的老路上。1…  相似文献   

5.
主持一位父亲说起这么一件事:我儿子天性调皮好动,常常惹是生非,几乎天天都有让人告状的时候。我们骂也骂了,打也打了,可孩子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过了几天照样老方一帖。为了这,我还请教了不少搞教育的朋友,有人说,你应该  相似文献   

6.
怎样才能搞好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呢?我以为必须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对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提高认识,摆正关系。在我们实验小学,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现在没有一个教师会说它不重要,但还应该看到,在我们教师队伍中,对开展教育科研工作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比如,有的同志当别人一提到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就感到头痛,认为它深不可测,高不可攀。有的同志还总结了三句话“一缺人才,没人搞研究;二缺时间没法搞研究;三缺办法,不会搞研究”,言下之意搞研究是上面的事,  相似文献   

7.
每当谈到考试的问题,我总有一番无可奈何的心情。教学方法再难改也能想出改的办法来,但是面对严重束缚教改者手脚的现行的考试制度和考试方法,我却只能仰天长叹!有人说,我们的教育已经变成升学教育,我们的教学已经变成统考教学,我们的学校已经变成一部庞大的应考机器;考试已经成了主宰教育和教学命运的“上帝”,我们的广大师生已经沦为考试的奴隶!我以为,此说确实,并无夸张。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网络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正在改变着世界,同样也改变着我们的教育。作为班主任应该与时俱进,把网络用于教育和班级管理,积极开展探索网络时代下班主任工作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网络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正在改变着世界,同样也改变着我们的教育。作为班主任应该与时俱进,把网络用于教育和班级管理,积极开展探索网络时代下班主任工作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也有人说数学是所有学科的女皇,作为数学教育工作和,我们更应该引领学生感知到数学的这种魅力,搜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更应该在数学思想和方法上引领学生的成长,让孩子们在方法的指引下能够站在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最终能够学以致用,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我们的数学教育便有了内涵和思想,充满了魅力和期待。  相似文献   

11.
蒋友晨 《考试周刊》2013,(21):36-36
<正>互联网在中国大面积推广有十多年了,它的影响逐渐渗透进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说,如今,一个识字却不上网的人同一个文盲已没有两样。它如此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以致我们几乎一天都离不开它了。信息时代,互联网已经在不经意间改变了语文教学的生态环境,可以说,网络对语文教学产生了强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现在素质教育搞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做得扎扎实实。这句话的潜台词是:素质教育只注重了表面形式,而应试教育的局面并没有改变。这话说的不是一点根据没有,根据就在我们周围,甚至就在我们身边。素质教育绝不能只停留在理论、认识层面上,更不能搞形式主义,搞花架子。素质教育是科学,搞素质教育是一件非常严谨的事情,来不得半点虚假。说起来,素质教育也好,全面发展学说也好,其关键还在于如何操作。毛泽东同志讲过,学生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后来又强调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邓小平同志也讲过,学生要德、智、体、美、…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事物,在各行各业中,出现了诸多"互联网+",在教育行业中,也有人提出使用"互联网+",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事实上,早在多年以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就已经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作者发现了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教学中要想恰当地用好多媒体,真正发挥多媒体的功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至少应该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什么?到底是什么?众说纷纭!有人说教育是对自我和他人的一种提升,有人说教育是一种职业。我觉得哪种说法都有道理,但是我们是否应该考虑教育应该回归到做人的根本上去?我带的是中学各类学科中档次最低的学科——地理。记得自己刚进入"教育"这一行的时候,除了激情壮志外,满  相似文献   

15.
数字与声音     
正"有人说,在互联网时代,个人隐私已经荡然无存了;我倒认为这种说法很不靠谱。我们必须建立起能够保护个人隐私的系统,人们有权看清他们的数据将被如何使用。"——万维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爵士(Sir Tim Berners-Lee)近日应邀出席了伦敦IPExpo Europe大会并发表演讲,他认为,提高对用户隐私的保护对互联网来说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20年代,夏丐尊先生在其译著《爱的教育》的序言中这样写到“:学校教育到了现在,单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马灯似的更变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从未闻有人培养顾及。好像掘池,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这段话至今读来仍发人深思。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教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巨大的教育投入极大地改变了学校的硬件条件,一些示范学校的硬件条件实际上已达到或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全社会对教育的关注也前所未有,教育已真正从社会生活的边缘走到了社会生活的…  相似文献   

17.
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已经多年,但是对于素质教育的内涵缺乏一个比较公认的界定.有人说,任何教育都是构建学生素质的,区别似乎仅在于构建的是哪一种素质而已.但是我们首先应该正视的一个基本事实是,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与日俱盛的状况而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什么?有人说教育是职业,有人说教育是事业,有人说教育是科学,有人说教育是艺术。北京市宣武区师范学校附属第一小学校长杨英认为,人们对教育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理解,但始终贯穿于教育过程中的,应该是“仁爱”。正所谓“仁者爱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有了这种仁爱之心,教育工作者才能视学校为家庭,视学生为子女,视同事为手足;才能有信念、有责任、有激情;才能真正把教育事业当作人生大事,全心全意,坚定不移,无怨无悔。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他俗,有人说他狂,更有人说他另类、缺乏修养。但不管怎么说,或者怎么骂,在这个真正讲究个人奋斗的时代——尤其对于草根阶层,他无疑是成功的典范。他无需自谦,无需客套,甚至假惺惺地去感恩。相反,我们应该感谢他,感谢他用精彩的段子为我们心理按摩;我们应该敬重他,敬重他对事业的付出、坚守与执著。我们更应该学习他,因为他为青年人展现了一种不等不靠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唱响了个人奋斗的时代主旋律。  相似文献   

20.
“老实人”真的吃亏吗?姚蓉儿现在有人认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老实人”要吃亏,或“老实人”不吃香了,也有人说,搞商品经济,就伯“老实人”。应该怎样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呢?我们先来谈谈什么样的人是“老实人”。邓小平同志早在60年代评价大庆人的“求实”精神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